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沉默权的中国化是一个把根源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律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且良性运行的过程。因此,沉默权的实行一定要和中国现实“对接”,否则盲目引进就会“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沉默权的中国化会在立法、司法及其人们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并且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来诗人”和五六十年代的“南来诗人”最大不同是没有“难民”心态,他们有的较快溶入当地社会,有的则一直“水土不服”。他们多半到香港后才出版诗集,和本土诗坛很少交往。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在职年轻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我以为,除进师范院校进修深造外,更大量的,主要是靠“离土不离乡”的在职学习提高。我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这样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外出“取经”往往“水土不服”说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花钱外出,到一些牌子响的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听课取经,用“洋”经验来武装和提高我们的年轻教师。按理说,这确可让老师们大开眼界,茅塞顿开。但在许多情况下却事与愿违。我就听过外出的一些老师回来反映说:“…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理科式”的固定思路。而正是这个固定思路,使得英语教学走进了一些误区,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下文就从“理科式”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产生的“水土不服”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几个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境、饮食等改变而产生的各种身体不适现象统称为“水土不服”。水土不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环境以及饮食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外因,而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则是最重要的内因;环境、饮食等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最终导致人体出现水土不服。通过合理膳食、适宜补充益生菌及益生元等能够有效缓解水土不服的发生和症状。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的中国化是一个把根源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律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且良性运行的过程。因此,沉默权的实行一定要和中国现实“对接”,否则盲目引进就会“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沉默权的中国化会在立法、司法及其人们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并且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视野传媒     
观点 教材应注重本土性、实用性、多元性 单士兵在《人民日报》撰文(《教材“水土不服”应改》)认为,当前中小学教材离农村孩子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中小学教材在农村教育中存在“水土不服”。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我们的教育和教材理应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而我们的教育和教材却在不少方面体现出以城市孩子为中心的理  相似文献   

8.
陈永 《教育与职业》2015,(11):104-106
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专业教学是德国继“双元制”后另一个职教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乐于操作和掌握,收获成就感、喜悦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文章从我国引进该教学模式着手,剖析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水土不服”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引进有丰富企业经验的中年业务骨干作为专业带头人,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调整“国培、省培”等项目时间安排和培训模式,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热情,以期达到我国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裔诗人刘庶凝《〈还乡梦〉自序》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文中有这样的一句描写:“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学生初读时弄不明白:橘树为何“水土不服”?它的果实又为何是“苦涩”的?其实,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现代文中不常用的修辞方法——用典。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0,(9):6-6
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刚到异国的中国留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国外生活,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于是,他们选择结识其他中国留学生,这样使他们更快地拥有归属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它虽然能够使刚到异国的中国留学生迅速摆脱一个人的孤单状态,拥有朋友,但也使他们的交流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11.
从西方世界移植的“行”,因不是本土自然熏陶出来的诗歌形式,在往后的培植中总显得水土不服,而这一情况要到“朦胧诗”之后才真正有所改变。“行”并非仅是表面躯壳,其接合反映于社会物质生产,又对接现代世界流动不居的经验,起着“转换器”般的作用。然而,因为缺乏对“行”之物质性的有效把握,中国新诗论者长期淹留于声律的泥沼中无法走出,衍生出诸多关于新诗合法性的论争。唯有将朝向语言的“形式之旅”变换为生成语言的“物质之旅”,抓住“诗歌刊物”这一物质表征,考察以“行”为核心技艺的百年中国新诗,打开一条以“物质-技艺-行-重复”为脉络的研究路径,才能更好地为行之为“行”提供诗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基层搞“创争”活动已经两年了,有许多的收获和感慨。当前困惑职工的主要问题是:“创争”活动是不是又一个“口号”腐败?是否“水土不服”?有用吗?好学吗?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提高基层“创争”活动的积极性。本文想通过探讨在基层如何理解、定位学习型组织理论,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来诠释职工的困惑,希望能对车间、班组的创建工作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理论?(一)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先进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从1886年的管理运动开始到现在共有35种管理理论,其中有我们比较熟悉甚至正在…  相似文献   

13.
拥抱数字     
当尼葛洛庞帝的那本《数字化生存》5年前被译介到中国的时候,许多人可能很难预见到“数字”会如此迅速而又如此强劲地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基于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教育平台付诸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招生规模呈几何级数攀升。下个月在北京还将举行中国数字化教育(DigitalEduCN)高峰论坛会,据说其规模可能是空前的。前不久,某报发表了篇题为《网络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报道。实际上,学生对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水土不服”,却仍然是试点高校普遍感到头疼的事。…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应用,使翻转课堂变得可行.但是舶来品到中国是否会水土不服?在语言教学中能否得到很好的移植?作者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实际进行大胆实践,试图探索一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英语“翻转课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转变学习方式为目的,围绕着新课改突出以人为本,力求师生自主的核心价值理念,不同地域、不同学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范例,取得了很多新鲜的经验。对此,我们应积极地去学习借鉴,有效克服“水土不服”,更好地为我所用。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相似文献   

16.
结果管理以目标为指向、以结果为驱动,不对工作的过程作过多的干涉,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明确权利责任,有利于推进自主管理,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然而,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质,由于配套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结果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陆平 《今日教育》2014,(12):44-45
一、从“内”到“外” “内”,指的是课内,包括课本内和课堂内;“外”指课外,包括课本外和课堂外。“从‘内’到‘外’”,指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朱薇  余白 《中小学管理》2005,(12):14-18
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但在学校中应用却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存在某些缺陷,学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更使其“水土不服”,加之学校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理论知之不多,故而实施目标管理容易强化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应当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补救传统基础教育偏失的重大举措,综合实践活动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从各地实施的总体情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尤其在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起来举步维艰从而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在农村会“水土不服”?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引起相关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新审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种教育理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地被介绍到我国并运用到教育改革实践中,但这些教育理论往往是“我方唱罢你登场”水土不服,难以生根。俗话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经过二年的初中历史课异步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踏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异步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还是作为一种教育模式都是适合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精神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下面我把自己的实验情况作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