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尽少和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而美国的家长和教师,却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作出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是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相似文献   

2.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教育界人士以及民间团体,都十分重视死亡教育,并把死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在各类学校和全社会逐步普及。一、美国美国是死亡教育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9年,费费尔从行为科学角度写了《死亡的意义》一书之后,死亡成为热门话题,成为死亡教育发展的里程碑。美国儿童教育认为,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新生代作家的“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鲁迅是快老石头”、鲁迅等“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等观点,提出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郁达夫认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精神令人崇拜;鲁迅是我们“民族光辉的人物”.如果愚蠢地打倒鲁迅,我们就可能重回到做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原作节选 蟋蟀 蟋蟀们在草丛中歌唱着.他们唱起了一曲悲伤又单调的、夏天的挽歌.“夏天去了,”他们唱,“去了,去了.夏天正在死亡,死亡.” 蟋蟀感到他们有责任警告每一个人,夏日的好时光不会永远继续下去.即使到了一年中最美丽的日子——夏即将被点染成秋的那一天——蟋蟀们也还是在传唱着这些有关悲伤与变迁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余华《活着》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切入点,也是他们创作的本质表现。对两部小说的死亡意识进行探讨、挖掘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福贵以坚韧的“活”来抗死,而老人选择了与死亡作勇敢的抗争,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生终结的死亡问题,无论在庄子还是在海德格尔那里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死亡既具有相同的一面即存在者在世沉沦中对于死亡的逃避,又具有不同的一面即庄子的死亡观是依乎天道、顺其自然的、洒脱的,“以道观死”面向“道”;而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凝重的、有责任的,人应该听从“良知”的呼声并具有“畏”的勇气,不能总沉沦于常人,是“向死而在”面向“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2003,(4):38-39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人选择恐慌,有人选择退缩,而他们没有恐惧、没有惊慌、没有迟疑、更没有畏缩,他们选择了战斗。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抛开个人安危,奔向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用坚定的意志履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他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捍卫着生命的尊严……自3月底,北京大学医学部的700多名研究生陆续从临床各科室、实验室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因为他们是医学研究生。共担民族危难“不要说我去抗非第一线了,就说我出差了,父母年纪大了,不要再让他们担心。”“我会为医学的圣洁而战!如果我能平安回来,…  相似文献   

8.
死亡是《呐喊》中诸多主人公共同的命运,这是卑劣,奴性的归宿,更是完美人性,健全人格的涅磐。身处铁屋,行将闷死,而不自知,鲁迅既刻画他们的“身体缺陷”更刻画他们的“精神缺陷”,他所怕的不只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而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改掉“奴性”,“不争”等劣根性是艰难的,而揭露国民性的疾痼,正是呼吸健全国民性格的生成。穿越死亡通道,直抵诞生驿站,选定死亡角度来关注中国人的民运是由于其一:鲁迅的进化伦思想,其二:尼采思想的影响;鲁迅不只重批判,尤重建树,“死”之内核恰恰是“生”之向往,诸多“死亡”中诞生的是完整的人格,是死亡,更是对现代人格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论宗教对迟子建与川端康成"死亡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1):123-128
迟子建与川端康成这两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都热衷于描写死亡,但他们对待死亡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态度却同中有异,文章试图从宗教角度分析他们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揭示萨满教、佛教时他们死亡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消融于精神血脉中的文化因子,儒家的“重生轻死”、道家的“厌生乐死”、佛家的“生死轮回”观深深影响着第三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以对死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和思考;以对死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和认识。“死亡”成了他们自我认知与个性传达的言说载体。  相似文献   

11.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便开始关注死亡的问题,而且对死亡产生无可名状的恐惧,甚至害怕和死亡有关的任何事物,譬如坟墓、棺材、黑暗、灵魂等等。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恐惧。如果孩子长久地被笼罩在这种虚幻的恐怖之中,会对其脆弱的心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正视“死亡”这一概念,将有助于他们很快度过这一迷茫期。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关于物价不断攀升的新词汇不断涌现,从“豆你玩”到“蒜你狠”,再到“姜你军”,“糖高宗”、“棉花掌”,物价消费指数(CPI)上升。近日,太阳能热水器原材料也迎头赶上,新一轮的价格“涨”声响起来。一些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本身有限,几近“死亡边缘”,大家齐呼“冬天来了”。企业原来的传播规划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沿袭一贯做法,市场波动从广告开刀。于是多数企业开始准备压缩广告传播开支。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在小说中从“个体”到“群体”的死亡描写体现出他的现代死亡意识的逐步形成和深化,是他的“生命”意识中抗争精神的高场。  相似文献   

15.
“死亡”这一看似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很容易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日常教育体系中,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教育却很少涉及。事实上,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温和地对学生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死亡教育”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亡态度”现状堪忧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因此如何看待死亡和如何处置生命的终结往往最深刻地反映人的生命态度,而正是在死亡态度上,我们这个民族的现状是十分堪忧的。前些时候,遵义市第五位小学女生集体自杀(据8月2日《中国青年报》)令人震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原因是:其中一人因“爸爸没买生日礼物”,便认为“爸妈对我不好”。到她家玩的4位小伙伴也由此联想到自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逐渐享有“现代”婚姻 ,从婚内的重情到重性再到婚外恋 ,这似乎是一种进步。与此相反 ,底层的部分人们却仍然进行着换亲、买卖婚姻之类的“封建”婚姻 ,他们似乎是“落后”的和不“道德”的。但是 ,从底层的生存状态来看 ,他们常常只能领有“封建”婚姻 ,他们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生存”。  相似文献   

18.
死亡,是人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经过生长、成熟和衰老,必然要走向死亡。死亡,事实上就是生命体的灭亡,它是人的必然归宿,然而人们并不能象对待生那样坦然地对待死。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心态,积淀了不同的生死观,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就不同。这种不同的态度,给他们的生存状态以极大的影响。“哲学家们断言,成为原始人智力之谜的死亡现象使他们去思索,并由此成为一切思辩的出发点。”弗洛依德也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一些同学可能问过爸爸妈妈“爷爷去哪儿了”“为什么我没有见过外婆呀”,或许他们听过这样的回答:“爷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外婆是天上那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在长辈眼中,死亡往往是悲伤的,并对此避而不谈。他们不愿意让我们面对残酷的事实,总希望把我们保护在象牙塔里。可是,人总是要长大的,总有一天我们也要面对亲人的离开、我们自己也要和世界告别,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死亡,我们才能好好地和爱的人说再见。  相似文献   

20.
王猛  刘晓愈 《今日教育》2004,(12):13-14
一段时间以来,这样一些信息在媒体上时有所见: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找点儿新鲜和刺激,就把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然后是一顿疯狂的殴打和拳击,结果导致乞丐死亡;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帐”等想法;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到全国10个城市的近6000份问卷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