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自学指导》2006,(1):F0003-F0003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传统戏曲、口传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9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人。中心主任为康保成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黄天骥、叶春生、康保成、欧阳光、高小康等教授。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非遗数字化成果关涉公共利益,其是否有必要采取私法保护的路径、是否能够作为财产权的客体,亟待澄清。为纾此困,通过“Encoding/Decoding”理论窥探非遗数字化成果受财产权保护的理据,从而明确非遗数字化成果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法律地位。值此,既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内在契合,又形成了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效用。依据非遗数字化成果生成与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不同私益品性,可将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界分为创作者的财产权与传播者的财产权,二者虽然在具体客体上有所差别,但权利内容均以控制权、利用权和处分权为核心。同时应当看到,拘囿于非遗的数字化系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为旨归,且其亦是对非遗利用方式的延展,非遗数字化成果财产权主体的权利须受到非遗权利人的制约,并应当以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权利保护的边界,藉此消解非遗数字化成果的确权保护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主管部门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公共性意识不够等。为使我国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政府必须转变态度和做法,避免使其功利化、加强有关非遗的基础教育等措施。面对如火如荼的非遗保护,大力研究非遗的内在含义、分析其问题所在、探索其保护对策,将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明宇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F0003-F0003
去年11月8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文理学院新落成的红河校区恪勤楼多功能厅举行。专程莅校的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肖敏,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遣产体护中心主任段明,副主任谭小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牟延林,重庆文理学院全体校领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数百人出席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笔者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保护模式、相关主体、旅游开发和涉及的法律及政策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且指出文化空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型、对国外成熟理论和个案研究的借鉴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无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日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邢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同层次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外宣翻译现状并不理想。本文探讨与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3):18-19
端砚是肇庆市的传统手工制品,并且享誉海内外。最近,“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推动“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旅游科学研究中心牵头,肇庆学院组成了师生共同参加的课题组,就“端砚制作技艺”进行资料的搜集、采访、整理和研究,并于2006年5月14日召开了由学校和黄岗镇领导、肇庆市端砚界知名人士及课题组成员参加的“‘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现将此次座谈会发言摘要发表,以期引起各方重视,共同为肇庆市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个民族由于生活区域不同,所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千差万别,其共同特征是人类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生活和生产经验。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非物化流变性等,成为区分各个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显著特征,也构成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丰富性、文化差异性和特色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也是各个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价值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数码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任何国家来说,经济上越是全球化,文化上越是要求本土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本土文化的直接表现,民俗艺术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部分。本文就传承的目的与中国目前的现状谈起,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的措施以及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去加强对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刘阳  曾志 《华章》2010,(27)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角度,对我国目前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几个主要学科的研究领域及其特定进行梳理.以期获得一个对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一个整体认识,并为未来多领域、跨学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人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都不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效果,因而应强调从转变观惫、更新理念、深层研究、动态保护等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以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力求通过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此更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当今,从国外到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热潮,各国政府在讲,地方政府在讲,学界在讲,民间也在讲,但真正落实到保护上,却又难以操作。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贾曼 《文教资料》2009,(33):59-60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入手.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提出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传承人传承的。但随着遗产濒危程度的加剧和各国政府的出手相救,除传承主体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由政府、学界、商界以及新闻媒体等共同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从表面看,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均基于遗产保护而生,但实际上两者功能完全不同。传承主体负责传承,保护主体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动、弘扬等外围工作。如果我们弄乱了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职能上的区别,作为保护主体的政府放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而亲自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来,就很容易将自己所熟知的官方文化、当代文化等外来文化添加进来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基因使“民俗”变成“官俗”,使“真遗产”变成“伪遗产”。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破坏,许多都与各级政府亲自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编风”有关。这种错位性制度安排,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9.
以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不当等,从高科技数字化保护技术、公众参与、实施登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深入开展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科学开展金坛"非遗"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国上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因国家政治权利的参与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推动,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从文化主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