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所学知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2)了解浮力的应用,知道轮船、潜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2)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2.过程与方法(1)感受白光分解为七种色光的探究过程(2)感受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过程(3)经历物体的颜色成因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光的色敞的各种现象,培养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验"白光分解"、"色光混合"、"颜料混合"的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二、教学重点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三、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电解氯化铜水溶液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共点力的平衡".教学对象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高一学生.本节课还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理科倾向性学生理科素养的培育,又要兼顾文科倾向性学生物理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衡的概念.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2)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三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3)会初步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候风地动仪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等效、图示、归纳、推理演绎等科学方法;(2)通过参与探索的过程,感受猜想假说、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理论推演、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知道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定义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 .能力要求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2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德育要求通过观察光学现象、做光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2 .难点 :法线的建立 ,漫反射现象的解释。三、教学方法并进式实验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教师首先提问 :“什么是光…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力、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了解.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使用 VCMlab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2)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观察和正确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联系生活实际,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自主探究与发现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技能目标: (1)探究铵盐的性质,理解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反应的性质. (2)学会NH4+的检验方法. (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能力方法目标: (1)改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探究铵盐遇热分解和遇碱的反应,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废旧电池中NH4+的检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8。教学目标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3.初步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互助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勇 《考试周刊》2014,(92):144-144
<正>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3.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过程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能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并能够让学生体会探究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年的含义。③了解影子的形成,通过手影游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验证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3.态度与情感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正切函数的概念,会用正切概念计算或解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思考等过程理解正切概念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2.重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说课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定量地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7.
<正>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如何去探究a与F、m的定量关系; 2、会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和处理数据; 3、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切身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欢乐; 2、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能有效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3)知道实验推理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理想条件下的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了解科学进步的漫长、艰难的历程,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