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务实性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本质特征;辩证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维品格,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协调发展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并结合中国国情及改革开放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动态协调关系,并引导社会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而且已经形成科学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体系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仅就邓小平同志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作一探讨。 (一)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从整体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邓小平同志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国情结合,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提出和实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他的教育理论也日臻完善.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石第一,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划界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机制。运用划界思维,邓小平不仅澄清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观念的诸多误区,而且也解决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难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是我国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功的思维基础.邓小平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抽象的物质本体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一地遵循真理原则的思维方式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并重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向的、绝对的思维方式到多元的、相对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形而上学地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到辩证地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的转变.研究和把握邓小平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坚持并发展邓小平理论,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史前提的变化,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完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充分发展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党内和谐观富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体现为理论逻辑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思维的辩证性与逻辑性、理论品质的实践性与人民性,就其历史地位来说,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内和谐理论的伟大创新,也是新时期推进党内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反"左"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即辩证性特质,历史性特质,现实性特质和超越性特质;邓小平反"左"理论的正确指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实践性哲学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思维、认知或理论的客观化要求,即通过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理论的结构体系及其具体内容也是以实践为依托的,生动朴实,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邓小平理论的实践精神还在于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性和拓展性。邓小平理论的全部目的就是实践,唯有实践化,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理论,才能获得一种理论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