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设置跨学科专业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针对制约我国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发展跨学科专业 ,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给学校 ;(2 )改革学科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 ;(3 )建立和完善弹性培养机制 ;(4 )树立专业是课程组合的观念 ;(5 )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设置专业的试验 ,积极进行个性化专业的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发布,加强学科关联和综合性、实践性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跨学科”中包括了综合性内涵和关联性内涵,其综合性内涵能体现学习的完整性,其关联性内涵——跨学科概念可以从知识本质、思维范式中去寻找。跨学科概念作为一系列大概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框架性、基础性、高效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思考,并点明和拓展其中的跨学科概念。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的产生需具备需要和可能两方面的条件。推测汉字产生的时间,除了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这些外部证据,还应利用字形本身提供的内部证据。汉字演变是个由图画而线条化而笔画化的简化过程。汉字的发展表现为数量不断增加,造字方法逐步完善,适当简化以利交际。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概念蕴含了跨越学科界限的普遍性思维方式,为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理解复杂现象、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认知框架。本文基于跨学科概念视角,提出了科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新模式,强调将跨学科概念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支撑,支持学生在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链接已有认知经验,学习并应用科学原理,经历实践活动,提升科学思维,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实践能够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概念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提供高阶思维工具,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分析了生物学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贯通之处,总结出"结构与性质相适应、性质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化学跨学科核心素养,提炼出"生命活动的本质包括化学键的重组和化学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化"这一生物学—化学跨学科大概念,为深入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概念组织和连接了不同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联系所有科学领域内容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建构对科学世界的整体认识。概念为本的教学理论和“5E”教学模式共同支撑跨学科概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跨学科概念理解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路径包括五个主要步骤,即确定跨学科概念教学主题、明晰跨学科概念学习目标与引导性问题、制订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置跨学科概念教学的表现性学习任务、设计跨学科概念教学的学习活动。将跨学科概念教学运用在科学教育中,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跨学科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是新时代对核心素养的呼唤,也是解决当前分科教育弊端的可能途径。因此,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关注跨学科概念的整合、跨学科学习主题的选择、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新样态五个方面论述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从而有效消解原有分科教育模式的局限,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模式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8.
汉代游仙诗的产生过程和楚辞有密切的关系。楚辞中的《远游》篇已蕴含了游仙诗的基本因素。至汉武帝时代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在承袭中将宣扬道家思想的主题改变为永生不死的愿望。以后的汉乐府游仙诗则体现了道家与方士思想的融合,从而形成及演变出汉游仙诗表现仙人自由安乐的生活、表达长生不死愿望及企望超脱尘世的思想形态。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概念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跨学科概念在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课程理念探索、课程内容嵌入和课程全面整合三个阶段.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工具性要素和框架性要素两大类.通过和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的整合,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与评价,并通过反复使用、借助特定情境和真实体验,从而可以强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国家层面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是构建我国宏观层面跨学科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并对中微观层面的跨学科举措及运行机制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本文从我国跨学科研究的总体状况展开,研究分析我国在推进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政策、战略、项目、经费及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总体举措,并对我国在宏观层面上推进跨学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科创新机制 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双重角度,针对以工科为主的重点大学,简要分析了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需要形成的五种学科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发展并不随时代变迁而骤然坠落消失,而是以其惊人的变异的活力,沿着自律性轨迹朝前运动,表现为新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发展及嬗变过程。艺术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今后将继续以它独特的风采装点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其产生既是大学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也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经历了一个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4.
根据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划分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的五个维度阐述相应的培养途径,包括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建立跨学科学习社群、建设跨学科研究团队、完善跨学科导师组制和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等。研究发现:IGERT项目是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围绕有潜力的跨学科研究生组织师资和其他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跨学科身份认同。这为我国高校在强调“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背景下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将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未开发前,原土著少数民族饮食极为落后。明清时期尤其在清代,大批闽粤汉人迁入台湾,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汉族先进的饮食文化,改变了土著居民原始简单的饮食结构,使台湾饮食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深化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根据,经历了一个由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演进过程,即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党的发展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具有坚实的哲学底蕴,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我党发展观的基石;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我党发展观的主线;以人为本,是我党发展观演进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张锐  张燚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5):117-128
品牌学及其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学科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把品牌学及其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划分为提出问题、理论准备和框架建设三个基本阶段,并进一步细分为早期品牌实践与品牌思想阶段、品牌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古典品牌理论阶段、现代品牌理论阶段、当代品牌理论阶段、单数品牌科学阶段和复数品牌科学阶段等七个子阶段,然后对每一阶段的历史轨迹、延展广度及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和刻画,最后指出品牌学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翠 《沧州师专学报》2012,(4):66-70,128
中国宫廷养象历史悠久,但宋代之前没有专门的官方养象机构。宋代始设的养象所,隶属太仆寺。此后元、明、清各代均沿袭设置类似机构,但机构名称、职责范围和所属机构时有变更。养象机构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直接产物,对于该机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存在三个阶段。马克思对人自身发展的这种划分为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