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高校研究生专业伦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有机统一是专业伦理教育融入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内在依据.应将专业伦理教育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专业生产实践中进行特色鲜明的专业伦理教育.探索将高校研究生专业伦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对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协同育人的关键目标,以及构建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的思政教育大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科研伦理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抓手。美国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标结构包括知识层面掌握科研伦理准则,技能层面提升问题甄别能力,态度层面形成伦理价值认同,行为层面践行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内容体系包括科研伦理规范教育的正向引导和科研不端行为甄别教育的反向规避;实践路径包括建立法律化的伦理规范体系,形成制度化的伦理审查机制,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教育模式,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研究生科研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4.
认为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主体创新动力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培养环境和育人生态有待优化等现实困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趋势,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以“超限”理念全面引领育人创新,围绕理念引领、路径优化、实践育人、优化生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质培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高校工科现行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优势,提出在工程训练实训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搭建了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框架。该项教学改革旨在加强对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述评、明确研究生创新教育中不足的基础之上,本文分别从创新教育的供需原理与理念突破、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辩证关系、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创新教育中主体间的辩证关系、创新教育的核动力、创新教育的定位、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创新教育的实践八个方面阐明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问题。并从基于根性的人生定位、定位匹配能力、重志育强学力、深化创新伦理和交叉学科拓展创新的视角,对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工程伦理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尚未得到普及,工程伦理教育的落地实践主要面临难以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及缺少必要的应用实践等难题。以电气照明设计型实训课程为载体,将工程伦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设计与教学实践,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巩固与提升。工程伦理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训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教育所带来的良好效应得到初步体现。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和价值回归.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价值包括政治内涵、文化内涵、育人内涵等三个方面.当前,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认知困境、教学困境和传播困境,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实践体验、创新宣传方式等方面探索科学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策略,顺应高校立德树人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赋予高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提升高校人才整体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发挥高校人才智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依然存在劳模实践教育不够深入、劳模精神核心观念的传播力弱、缺少传播制度上的设计等问题,应该采取构建劳模精神进入高校系统的教育框架,不断加大宣传、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模资源力度,以及将劳模精神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实践内容等措施,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劳模精神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深刻的思想意蕴、丰富的实践价值,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提供鲜活教育资源。分析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破解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困境,探究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高校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在分析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湖南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教学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打造研究生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加强课程线上协作和辅导;注重课程线下拓展和实践;推进双创型师资建设等,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指导过程中,根据竞赛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其职业素养和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切实提高其专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以校企育人文化融合培养研究生IT创新人才为指导,并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合作培养为例,对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了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和全过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体系。主要体现为一个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三类项目(文化融合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和两种制度(双导师制和联合管理制度),以竞赛为驱动,实现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通过育人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一体化全过程联合育人,经过8年合作,培养了一批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适应IT行业需求的高端应用创新人才,已有1 000余名毕业生入职华为,在育人文化融合基础上造就了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的形成有其特有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强化学校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正确劳动观;又有利于应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增强学生劳动获得感。通过构建思政理论课堂、校园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四课一体”的课程体系,探寻劳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浪潮,研究生教育迅速应对新经济、新文化所带来的挑战,把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结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广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实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承担科教兴国的重任。正是基于上以上考虑,大庆石油学院依托石油企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率先在大庆油田建立校外研究生创新基础地,以探索和实践研究生创新教育。大庆石油学院在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大庆石油学院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进行探讨。一、建设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6.
工程伦理教育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新工科建设的水平。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可归纳为前工程伦理教育时期、基于实用主义的工程伦理教育和基于建制化的工程伦理教育三个阶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起步晚、经验少,其教育理念模糊、理论研究薄弱、实践应用不强的不足促使工程伦理教育要创新发展,以此构建出工程伦理教育的新模式,形成理论研究的新体系,拓展教育的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是工程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相对于在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大幅度增强和提升,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在工程伦理方面的薄弱和缺失严重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工程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普遍缺乏工程伦理教育.本论文主要探讨在工程类研究生课程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丁元  郑春华  陈丽娇 《广西教育》2023,(21):37-40+44
本文以红色文化精准融入党员教育为工作原则和导向,论证红色文化在党员教育中发挥筑牢信仰基石、继承红色精神、发挥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的重要价值,从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课程思政四个层面探讨将红色文化精准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伦理的四大目标:提升工科学生的伦理敏感度,使他们了解伦理的内涵、作用、范围和限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把伦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通过将工程伦理课程设为必修课、加强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测评方式等措施增加工科大学生的伦理知识;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伦理判断力、道德推理水平;增强工科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通过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认证标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价值观,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按照认证标准去规范自身的伦理行为;通过强调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设计责任、监督责任及检验责任,强化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责任教育;通过进行工科大学生伦理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对预防各种伦理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间接经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那里学到的经验)和直接经验(参加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经验),培养工科大学生社会伦理责任实践能力。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把工程伦理列为必修课;以工程伦理章程为标准,规范工科大学生的伦理行为;将网络资源嵌入工程伦理教育;把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建设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一个方向,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战略调整的迫切要求,还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文章结合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三年来的实践和国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经验,介绍该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提高认识、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