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琴 《教育学报》2012,8(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2.
1950年新中国第一次有组织地招收研究生,并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经过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构架初建和探索发展,1963年高等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的召开和《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发,标志着新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正式建立起来,使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为1978年以后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易琴 《学科教育》2012,(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发放的农村贷款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农贷发放以恢复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为主要目的,形式灵活多样,覆盖范围较大,利率较低,显示出浓厚的政策性特点.通过对河南省农贷调查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农贷成效显著,在持续性和覆盖面等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对抑制高利贷、缓解农村资金短缺、促进农村生产、改善农民活动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的培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发展研究生教育是高校的得要使命之一。但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往往会面临许多问题,通过对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探索是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高等教育体系的调整发展,订立研究生学位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55至196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新中国曾多次拟订研究生学位制度,并对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遗憾的是,囿于其时人们对学位本质的认识不足,以及国内社会环境和中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几次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深刻分析和厘清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建立历程,既有助于当前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学位制度,亦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借鉴与动力。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快速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在此背景下,1949-1965年,安徽省积极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1949年,安徽省解放后,其凭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优良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有利因素,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安徽省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结合苏联的援助、上海工厂的内迁与学习上海工业先进生产经验等外部助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起步。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内部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参与管理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的形成,不仅是对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的继承、旧教育有用经验的吸收和对苏联高校内部治理经验的借鉴,同时,也与党所采取的党政分开的领导方式和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任务繁重等情况密切相关.这一时期高校内部治理所出现的实践误区及其正反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其关键是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推进.纵观60年的变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坚持提高质量这一基本主题,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本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开拓出一条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改革路线.鉴往瞻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5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结构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加以考察,梳理其发展特点,以期为今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土地制度是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后,国家为建立新土地所有制而进行土地制度变迁的结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确保了土地制度变革得以顺利推行。新中国土地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将制度的经济含义与政治含义紧密相联,促成了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经历了七个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奖助学金停滞阶段、(公费培养)奖助补阶段、(公费-委培并存)奖贷助阶段、奖贷助减补多元化阶段、自筹经费过渡阶段和自筹为主、动态激励阶段,目前正逐步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保障”到“激励”、从“独享”到“共享”、从“单一”到“多元”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工作站是高校联合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师范类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工作站的设立为准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准教师正式踏上教学岗位前的重要成长环节。进站研究生通过教育实践将理论知识联系教学实际,既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京、清华、南开三大学因抗战西迁而停顿下来的研究生教育,在刚刚成立的西南联大得以重建,但由于在西南联大名义下成立的北京、清华、南开三研究院的自身传统与其所保持的某些独立性,因而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继承性、多样性、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不少,而学风建设则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新近掌握的资料,条陈研究生学风的种种不良表现,并进而探究造成诸种弊端的根源,提出改善研究生学风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并紧密结合社会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注重引导与启发,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给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艺术类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纷纷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学科建设成效与研究生培养水平成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艺术类高校如何借助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各高校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分析了艺术类学科建设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制度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引导高校意识形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以三个变迁逻辑,经历了萌芽和探索、继承和发展、完善和创新三个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应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