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好导师大致有三种风格:逍遥派导师对研究生只“问”不“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科研和生活的能力,和学生保持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慈父慈母型导师对研究生既“问”又“管”,注重情感育人、细节育人,构建起亲密无间的“家人关系”;良伴型导师视研究生为平等的合作者,在共同科研中培养研究生,张扬了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指出对于这三种风格,青年导师只可理性借鉴,不可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2.
“企业导师”协同育人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意指政府、高校、企业在共同愿景驱动下协调运行,相互作用,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构建的长效合作模式。通过面向22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研,剖析“企业导师”协同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入协同理论基本观念,构建基于“全员育人”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模型,提出基于“全程育人”的“企业导师”工作机制模型,提升“企业导师”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成为导师的过程中会遭遇角色适应的挑战,但在学术研究和实际管理中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研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构建导师角色适应分析框架,通过对22名“双一流”建设高校青年教师的深入访谈发现,导师角色适应存在先验主导型、任务取向型、主体关怀型三种类型,青年教师在适应导师角色时会受到个体认知、信念、指导行为、院校制度、社会规范和学生特征等因素的交互影响。针对初任导师角色适应的特点,高校应注重导师角色准备期的前置教育和实践锻炼,重视导师角色探索期的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加强导师角色发展期的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以此来有效提升青年初任导师的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导师师德问题受到政策高度关注,但制度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从理论上对研究生导师师德进行透彻的分析。该文引入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揭示了研究生导师师德的复杂性。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师德存在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的混同,“习俗道德化”“道德习俗化”和“个人领域被侵占”是这一复杂性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师德的道德领域内部也存在复杂性,研究生导师的综合性身份造成教师在不同身份间随意切换,模糊甚至消解了教育伦理的统筹作用。研究生导师角色的分层分类也为培养目标的设定带来了一定难度。最后,领域理论可以对师德建设提供三点启示。第一,应该对研究生导师责任进行层次区分,依据类别制定管理方案。第二,应该对研究生导师教育能力展开培训,优化常态师德问题处理。第三,还应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共同体建设,凝聚专业共识。  相似文献   

5.
时广军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49-58+121-122
导师团队可以整合群体资源,促进研究生多面发展。基于江苏省两届“十佳导师团队”事迹的分析发现,优秀的导师团队表现在:有卓越的领衔人,重视成员水平与团队设计;承担学识专家、意识榜样、规范者、支持者、领导者、关爱者六大角色;团队行为有指导、交流、支持、协作四个特点;任务绩效是团队首要关注的,并关照个人成长与团队生命。当前优秀导师团队建设面临学科失衡、高中心关系、导师衍生化、人员梯度过窄、制度淡化等问题。建议注重投入,从成果证明转向过程证明;注重分工,从角色重叠化转向角色专业化;注重规范,从制度虚无转向规则引导。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周玉清)2006年9月23日,南京大学第七届“创新与育人”博士生导师交流会在无锡召开,共有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近4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及有关领导到会并讲话。与会的三位专家介绍了他们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师德、教风、导师的责任和使命、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建设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把控和“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内在要求,是提升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水平的时代要求。充分认识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的内涵本质和内在要求,理解“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的实践意蕴,对引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概述了“三全育人”视角下的研究生育人理念,然后分析了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了“三全育人”视角下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路径,包括构建导师—辅导员全程参与的研究生育人体系、构建导师—辅导员全方位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构建导师—辅导员全员参与的交流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出现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缺少关爱。作为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和"心灵导师",关心型教师将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关心者。通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在实践关心中培养留守儿童需要的关心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隋译萱  刘栋  王冠 《科教导刊》2023,(30):95-97
“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责任人,其队伍建设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对此,文章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转变理念、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三个层面着眼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导师队伍发展新思路,更好地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最终促进研究生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