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列维一斯特劳斯是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他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音位学理论运用于神话研究,历来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对斯特劳斯神话研究中最著名的俄狄浦狄斯神话研究和最能代表其神话分析模式及方法的阿斯迪瓦尔神话故事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结构主义文论对其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述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6-10,19
在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受挫相关,结构主义的政治意义在于转移法国知识分子在失败中的沮丧和虚无。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马克思被视作结构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被非政治化。阿尔都塞则以结构主义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主观上希望复活马克思主义,点燃激进文化革命的可能,客观上造成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和实践迁移到认识论问题。结构主义建构的语言观与社会观启发了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多元政治与霸权结合理论。 相似文献
4.
张宇维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83-85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格明福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4):8-11
本文在比较维柯争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的基础上找出原始思维的真相,即它是艺术化的思维、类比的思维、多重意识的思维。同时,文章也对二者观点不同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舒宪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219-229
神话是20世纪中国人学科话语中出现的新名词,与它同时传入我国学术界的是以神话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神话学”,神话作为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化意蕴和哲理蕴涵,现代神话学发展迅猛,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在解读模式上可归结为语言学的,仪式学的,自然学派的,历史学的,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的,哲学的和女性主义的八中方法流派,总结神话学的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对于拓展跨学科的人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都是二十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思潮,两者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本文分析两者的异同,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研究的整体考察。研究发现,斯特劳斯在吸取多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将哲学思辩与经验实证相结合。在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引入神话学之后,发现了不同神话深层共有的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9.
亲属结构理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亲属结构理论的产生,从亲属关系的原子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综述了亲属结构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对摩梭人的亲属关系进行了结构主义解读,最后提出结合结构主义观点和心理学方法研究摩梭人亲属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余岱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80-83
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呈现出的根本矛盾是叙事模式的普遍性原则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特殊性境遇之间的矛盾。结构主义叙事学提供了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叙事成规,但当以叙事成规去解读具体文本的时候,则不断遭遇叙事作品特殊性的挑战。结构主义叙事学式微之后,后结构主义倾向于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予以探讨,比较多地照顾到叙事模式变化的特殊性。这意味着,当代叙事学已经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了与政治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上来。 相似文献
11.
12.
该文从汉字解释的角度,依次对“示”、“柴”、“神”、“禅”、“社”的神话意义进行了描述,在与古希腊及日本神话的参照下,指出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漫长的神话时代,这些神话的故事文本虽然消失了,但它们的意蕴却通过汉字保存了下来。本文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存在及消失的可能性进行了简要的勾勒。 相似文献
13.
史阳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9(6):22-27
菲律宾洪水神话异文的具体情节不尽相同,但其隐含的基本叙事结构却是共同的,都可以划分为开端、中介、结尾三个发展阶段,于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情节结构纲目来归纳各异文中的情节发展。它们在宏观叙事结构上具有“蜕变型”的统一范武,意味着由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蜕变。 相似文献
14.
陈连山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9(6):17-21
中国古代人把“神话”称为远古历史,因此,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立场上,即可发现中国古代并非只有神话而没有神话概念,只不过直接把神话当做历史,用“历史”的概念包括了“神话”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素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149-151
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是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由于历史时代、地理位置、经济形式、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之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6.
宁旭东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120-122
文章借鉴西方人类学、宗教学的研究成果,尝试运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来梳理中国至上神的演化,对中国至上神的神格做出确认。西方的至上神——天帝,是创造世界的大神,他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神格。据此,对中国神话的诸神作一梳理,帝俊以其生出日月的创造神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生神格,有资格成为中国的至上神。帝俊神格的确认,可以明确中国至上神,弥补中国神话至上神研究的缺失,进而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分类和梳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虽然他的教育改革运动并不算很成功,但其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却给我们带来启发与思考:科学的安排教材结构,内容设计要新颖、循序渐进;强化内在动机,内在的激励比外在的奖励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发现中学习,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掌握概括化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韩晓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4):69-72
通过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建构主义翻译观对\"信\"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它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缺陷的对比分析,指出建构主义视角下\"信\"的翻译标准提倡翻译过程中的开放性、人文性、社会性,对翻译学学科建设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112-115
希腊开辟神话有关太古时期的天地观念与中国神话相似;中希神话中人的诞生都经历了一个原始血婚时期;都存在对动物的崇拜——图腾崇拜,并以主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神的统治集团。但希腊神话构成了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系统,而中国神话的重要神缺乏婚配和子嗣的亲缘关系,形象创造一般呈兀自分散状态;中希神话还有“感生”与“感性”之别;中希开辟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发展和演变,是与社会的发展、变革同步的,人们的目光逐步由神转向人、由自然转向社会、由神灵转向人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