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师生关系分为四大类:单项型师生关系、功利型师生关系、间离型师生关系以及和谐师生关系,其中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学生性格等方面以及对教师提高工作效率都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素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以及建设和谐向上的班级组织等措施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化课堂教学三个方面人手,提高教学质量。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1.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第一,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关系好,学生热爱教师,就会喜爱这个教师教的科目,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各种影响,然后作为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为深入学习英语打基础的时期,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跟任课教师有着很大的联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的专注度,还可以提高他们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也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敷衍了事,学习态度差。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万会  刘纳 《成才之路》2020,(9):140-141
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文章论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入学初期,从情感切入,排除学生学习高敷的心理障碍,建立师生互爱、教学和谐的良好关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培养理性思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师应倾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对学生多一些感情投资,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和谐教学,其实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师生关系、课堂教与学、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环境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施和谐教学。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益?在多种多样的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手段中,本文发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前提,也是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李春霞 《文教资料》2009,(33):108-109
美术教师是否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关系到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术教师应明确课堂规则,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走近学生、关爱全体学生积极努力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面临当前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大学生要想达到就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找到一份较为优异的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大学生社团活动已日益被高校所重视,并在高职院校中蓬勃开展起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本文就当前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自编态度问卷对上海市9所高校的573名在校大学生就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认知维度上,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及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高等融合教育形式相对陌生。在情感维度上,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态度较个体行为倾向态度更为积极。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与残疾人的接触频率及对高等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其态度有影响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实施高等融合教育在同伴接纳这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13.
First year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context for student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and support types, sources and levels of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with levels of support, for first year students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young (17–21 year olds) and mature-aged students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ell-adjusted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social companionship support than the less adjusted group. Many students would have liked more support overall. In comparison to the local group,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ould have liked to receive more emotional, practical and informational support. The implications for service provision and university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理解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理解学生将会产生长期效应。然而,理解学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误解现象时有发生。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具有爱心、适当迎合学生的需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换位思考、移情、宽容、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需要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学生,还需要教师进行理解性教学,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并开发一些理解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三种学业成绩水平学生元认知、学习动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学业成绩优、中、差三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动机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与学习优秀生相比,学习中等生的元认知水平明显落后,其学习动机水平则与学优生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显著偏低的态势。而学习困难生在元认知与学习动机这两因素上都显著低于学习优秀生。与学习中等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有着与中等生较为一致的元认知水平,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偏低。这对教育的启示是:对学困生的干预补救应以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为重点,而对中等生的促进则应以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mpared outcomes in deaf and hard-of-hearing (DHH) students and nondisabled students taking courses by distance learning with the UK Open University in 2012. DHH students who had no additional disabilities were more likely to complete their courses than were nondisabled students, and they were just as likely to pass the courses that they completed and to obtain good grades on the courses that they passed. DHH students who had additional disabilities were less likely to complete their courses, less likely to pass the courses that they completed and less likely to obtain good grades on the courses that they pass than were nondisabled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hearing loss itself has no effect on academic attainment, but that additional disabilities may have an impact on DHH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的直接指导下,中国政府决定从1978年开始恢复向国外大量派出留学生。在对中国政府派出留学生政策的研究基础上,对1980年向日本派出的第一批97名本科留学生进行了一年多的追踪调查,已确定了其中67名的现居住及工作场所,并和35名学生见了面,与28名学生进行了较详细的访谈。对这些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当时政府派出的目的。但由于回国后工作环境不适应、子女教育和外籍配偶等原因。又造成一部分回流或滞留不归。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对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差异显著;在年级比较中,差异主要在新生和中年级学生;在性别比较中,高职大学男生和普通大学男生差异不显著,但女生在四个分量表上都有显著差异;并就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高校学生欠费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高校欠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可将高校学生欠费类型分为贫困生欠费和非贫困生欠费.目前云南省高校学生欠费问题严重.欠费人数、欠费金额不断增多;学生欠费率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级递增;贫困生欠费与非贫困生欠费并存;高校毕业生"赖账"行为开始出现,有恶化趋势,导致高校存在"死账、坏账".这些问题影响着云南省高校的健康发展,必须从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资助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感知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时在视觉、听觉和动觉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偏向认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高职院校统招生、单招生及艺术类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统招生感知学习风格明显偏向于视觉型,而单招生和艺术类学生则明显偏向于触觉型;(2)统招生中,女生感知学习风格明显偏向于视觉型,男生明显偏向于触觉型,而艺术类男女生感知学习风格偏向与统招生正好相反,即男生明显偏向于视觉型,而女生则明显偏向于触觉型;(3)单招生男女生感知学习风格偏向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