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咏梅 《文教资料》2009,(15):125-126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借用空白技巧的问题,首先从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信息论的角度、现代教学指导思想的角度论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教学空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华 《时代教育》2012,(22):81-8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则在于思考、联想和想象。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和联想的时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借用"空白"这一艺术手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则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又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无"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分寸地运用"空白资源",有目的地留出空白,对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6,(1A):68-69
中国的山水厕讲究留空白艺术。“以白当黑”、“虚中有实”,这种方法能取得“此地无形胜有形”的艺术效果。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留一些“空白”,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锻炼思维、调整情绪的作用。这是因为:1.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看,寂静的“空白”阶段是学生静心思索的时间,学牛容易集巾注意、发展思维。2.从学生的记忆角度看,“空白”期间,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空白”即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恰当地使用“空白”,就是要在“空白”中“悟”;在“空白”中“做”;在“空白”中“记”。要贯彻好求实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姚萌青 《职教论坛》2001,(12):56-56
教学中教师都十分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使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生动通俗、风趣幽默,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然而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同时,若能巧用“空白艺术”,则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空白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具体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讨论。教学中常用的“空白艺术”有以下几种:一、引入新课的空白艺术。在新课开始或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然后渐渐引入新课知…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空白作为一种艺术而被引入语文课堂。本文阐明了空白艺术的概念及课堂教学运用空白艺术的意义,论述了其理论依据,并以课文为教学实例,具体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实际灵活运用空白艺术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留空白的艺术。“以白当黑”、“虚中有实”,这种方法能取得“此时无形胜有形”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在名师新理念课堂教学展示课中,名师们有意的留一些教学“空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锻炼思维、调整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适时恰当地沉默肃静一段时间,可称之为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传统的哲学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革新教师的哲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态度,本文对运用"空白"艺术,提高哲学课堂实效进行研究,以高中课本哲学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举例论证法等,从"空白"艺术内涵入手,根据哲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哲学课堂教学上"空白"艺术的应用依据,然后进一步阐释哲学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运用方法,为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改革实施提供了帮助,对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退想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教学空白是有待于教师去发现、填充的活动空间,为学生的情感、思维世界提供了广阔且具多种可能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他们在适当的引导下发挥创造性,尽情展示,描绘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80):131-132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空白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欧兆平 《西部素质教育》2019,(24):243-243,245
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文章从巧设问题悬念,引入知识空白;改善教学方法,导入讲课空白;结合课本内容,以空白激发学生思考;设置教学环节,留下结尾空白四个方面阐述了空白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空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教学空白的概念、实现的途径两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激发遐思、合理运用空白艺术,启迪学生去自由想象,阅读课堂将呈现虚实疏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的氛围.拟从揭示课题、借助想象、解读文本、巧设板书等方面探讨空白艺术的合理运用之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注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空白”中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空白思维”。“空白思维”是学生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一、“空白”思维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空白思维”,原是艺术环境中所设的一种情境,本文用来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有的“空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是一种艺术。它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空白",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做到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学生有偷懒的机会;而教师自身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教师讲得是知识的规律,是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寓意深刻、含蓄的内容,作者并没有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用其它的形式去代替,形成“空白”。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美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例,探讨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和利用空白进行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旨在推动教学波澜,培养学生思维和想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