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人在自己的祖国聚会,用什么语言交流?这也许是个毫无疑问的常识问题。谁不知道华人同同种讲汉语?  相似文献   

2.
3.
殷铖君 《初中生》2004,(7M):1-1
有这样的一所学院,它在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小门只有150厘米高、40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出入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会碰壁。这就是印度最名的佛学院孟买佛学院。这所佛学院最令世人瞩目的并不是它悠久的建院历史、辉煌的建筑以及它培养出的那些名的学,而是这扇毫不起眼的小门。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中先后五次写孔乙己的手。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手”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苦孩子”     
任何写的这篇章发人深思。中讲的“苦孩子”的故事,令人落泪,引人深思。孩子是不是需要磨难?有优越感的孩子是否一定会被苦孩子甩到后面去?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借“梦”来表情达意,这“梦”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者的思想、愿望的曲折的反映。“梦”笔运用得恰如其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醉人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过了春节,就是岁次甲申,生肖属猴的“猴年”了。自古至今,嵌有“猴”字的趣联的确不少,使得这些趣联“猴”性十足。  相似文献   

8.
9.
有人一切都不缺乏,但是他不快乐;有人什么都不比别人好,但是他快乐。何处觅快乐?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的还会哼上一曲,不过,哼的只是歌曲《好一朵茉莉花》。有的人问我,这首歌是不是能代表中国音乐或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6,(10):68-69
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了,但人们直到最近才揭示出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古奥运会的优胜,被戴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这花冠被称为“桂冠”,作为神圣的奖赏。至今,“桂冠”二字仍然是优胜和荣誉的象征。这种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怎么会被赋予如此深刻的含义呢?这里面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自己梦萦魂牵的往事,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智者来说,民族的兴衰、百姓的疾苦,最是铭心刻骨,这些并非如烟的往事,自当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6.
“但是”是我们常用到的一个词,主要是作连词,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相似文献   

17.
李乃清 《中文自修》2004,(10):28-28
在吴兴文先生撰写的《我的藏书票之旅》中我发现了这枚精致的书票。它是美国藏书票大师斯潘塞利(Joseph WinfredSpenceley)为纪念波士顿诗人霍姆斯(Oliver Wetldell Holmes),根据其代表诗作《如洞穴中的鹦鹉螺》而设计的。这枚书票以一种简洁素雅的轻灵之美取代了版画原始朴拙的一贯风格。书票的画面并没有被粗壮饱满的线条充盈而是留下了富于节奏的空白,它们如自由的空气在这袖珍画作上静静流淌。书票的主体是一只浅灰  相似文献   

18.
19.
王晓河 《广东教育》2005,(11):40-41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这话透着生活的不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