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批评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文学批评也需要批评,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对批评的批评或对批评的研究,不但有存在的理由,而且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于是,批评成为了研究对象,国内的"文学批评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现有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了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三局鼎立的局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的文学批评理想状态应该是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现代批评史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批评在历史上的多样形态,可以发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注重从阶级观点看文学的“左翼”社会历史批评以及后来被歪曲的完全政治化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态的社会历史批评,它是受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和多样视角的,具有现代形态的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社会历史批评应有的宽广视野、全面视角,是我们建设新的科学的社会历史批评所应注意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历史批评"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一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中之重.然而,时值批评理论日益翻新的当下,它似乎时过境迁.但是,当我们再度对这种批评本身用一种批评的眼光重新加以考量即在对批评的批评维度上,不由发现它所包蕴的对"社会"、"历史"以及其与文学之间彼此错综纠葛关系的内在思考与关注,及至今天仍然颇多有效的理论启示,从而帮助我们打开了不同于其传统意义的文学批评视域与实践空间.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外的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踪迹"(德里达语)为批评对象,即对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力图揭示"社会"、"历史"、"文学"以及"批评"之间的话语关系,由此返观当下批评理论语境,以期从中探寻文学批评目下的所向与要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至新时期以来,《青春之歌》的接受者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解读:社会历史批评立足政治阶级立场,集中探讨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容;文本批评围绕文本各要素,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及叙事模式加以关注;女性主义批评则结合性别意识与心理分析,从女性话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批评多以读后感、杂文、论文等形式收录在其散文集中。在《谈小说批评的标准》一文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小说批评的三项标准:作品的文字技巧及形式结构和作品的内容题材相互协调;作品中应该有广袤的世界观和成熟的人生观;永恒的人性。在文论中,白先勇从作家的特色谈到作品的艺术世界,从作品主题谈到作家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批评特征 ,但他对主体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不同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主流社会历史批评。本文就其批评中以作家精神为核心来观照社会生活的影响且它与作家艺术世界的关系等特征展开论述 ,试图证明李长之代表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另一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8.
王敏之是新时期以来广西最有成就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长期专注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写作,内容包括民族文学综论和作家作品评论。其文学批评具有坚持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积极扶持文学青年新人等特点,体现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的早期文学评论,以印象主义批评和散文鉴赏式批评话语独树一帜,在主流的现实主义社会人生批评话语语境之外,获得了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李健吾早期文学批评坚持人性批评,着重于作家创作主体论,坚持批评的独立性,从而力求批评的公正,同时,李健吾较多地采用比较的方法,构筑自己的批评世界。另一方面,他以左翼作家、革命色彩作品为批评对象,关注社会责任、时代历史,表明了作者文学批评开始转型,而这种转型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野草在歌唱》进行阐释,试图在女性主义的基础上以生态女性主义的新视角来分析《野草在歌唱》。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运用可以拓宽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学场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展开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然而,作家及其作品本身始终是文学研究的核心。所以,更加值得探讨的是文学场理论对该核心问题研究的意义。文学场理论揭示出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注意资本与权力的影响,并且用历史的眼光来更加全面地评价作家和作品。但是,该理论未能就评判作品自身价值的基本标准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理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论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理论经荣格、弗雷泽、弗菜的发端和发展早巳成熟,但我们认为,艺并不是来源于原型,而是来源于生活。因为原型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迁,随着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它并不是本能遗传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解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印象、随感式的,另一种是"深度解读"。前者不需要很多理论准备,更多地依靠悟性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后者则必须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有较多、较深入的了解,然后将其用于作品的分析阐释。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学语文文本解读中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必须从作品的特点出发,要有针对性;根据文体选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借鉴现代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使用中要有所变通。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当代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当下性回应,它不仅是现代性新意识形态召唤下的批评话语实践,也是批评在冲决语言牢笼之后进行文化突围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本再生产的文化研究,将文学批评从审美自律的狭隘场域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深描测绘,让批评迈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大家名著的研究处于某种程度的困境之中,呼唤新的研究视野的开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也多整体史研究,多属学科的宏大叙事,也呼唤新的理论视角的转换。我们认为,作家作品个案批评史的研究是两个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的可取之路。以杜甫为例,审视千年杜诗学,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是存在一部杜甫批评史的。大体来说,这个客观存在呈现出历史的时代性、过程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清理和建构一部杜甫批评史,无论对杜甫研究、对了解历代诗学观念的演进,还是对中国批评史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学的诞生与发展中,沈雁冰、李健吾、李长之、沈从是感悟式作家作品批评中的佼佼。沈雁冰为人生的学批评、李健吾感悟性的印象式批评、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沈从注重学人性的批评等。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趣味与追求,促进了中国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社会批评视野中,考德威尔、戈德曼和伊格尔顿从文本的历史观出发,探索文学与社会之间审美与历史的同构关系。由于他们的努力使社会批评在加世纪文学批评中极人地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并发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特色已成定论,但对其学批评深层结构的研究正在且有待深入.从诠释学角度可以发现李健吾的学批评具有客观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诠释倾向.他的历史主义诠释态度对当代学批评和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批评和美学批评的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刘安海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社会批评,美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产生到传播到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三、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学批评就是理解与发现,通过体验和知性解析理解作品的内在构成,所体现的人生经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理解作品的形式意义和审美价值,学批评的目的在于发现作品蕴涵的新意义和新价值,具有未来意义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发现离不开价值判断,理解是前提和基础,发现是目的和指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