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 《甘肃教育》2014,(11):72-72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可见学习经典诗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43):40-41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我校《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课外阅读过级册》序言中谈到:"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自己的人格。"我们以课标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适当增补经典的古诗词曲、三字经等,共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175首,经典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古诗文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初中教材选用的古诗文,都是传诵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开始的各个朝代的散文,从《诗经》开始的自古至今的诗词曲赋,都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反映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通过对优秀古诗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美感熏陶。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自1998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先生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在其《与经典为友》一书中说道“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6.
吴圣云 《成才之路》2013,(28):59-59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吸收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发扬传统美德,懂得如何做人,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胡明珍 《教育》2014,(30):3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古典诗文已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小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浸润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启迪了民族智慧.陶冶了民族情操,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息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孩子们为了参加学校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一到校就摇头晃脑背着《弟子规》。听着孩子们的诵读声,我十分高兴,真心希望他们能牢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经典诗文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经历了岁月风沙的洗礼,许多经典诗作作为民族精神的图腾深深地烙印在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  相似文献   

12.
平卫龙 《成才之路》2009,(19):75-75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新教材中,许多古诗文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应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教学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如星河。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它们以优美精练的语言,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我们的先哲早在两千年前就意识到诗歌神秘而伟大的力量。两千年来,诗歌滋养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目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断的长廊。”如何继承这些经典诗文,继续营造连绵不断的“长廊”,是语文学习的大事。然而,由于诗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8.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画坛所呈现出的最为不朽的现实主义经典力作,它是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到现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跨越和分水岭,也是中国人物画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体现民情最为成功的巨大标志。《流民图》从技法、造型到绘画理念上融中西绘画之长为一炉,创造出一套既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画的现实主义画风,其价值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的一个重要依托和模本。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画家,促进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胡克林 《考试周刊》2011,(88):38-38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表明:2012年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诗题。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简直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养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上事实表明诵读经典诗文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下五千年,古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而古代经典诗文更是古文化中的奇葩,历久弥新,不断地滋养着现代人、激励着现代人。新课程不论怎样改革,课程内容不论怎样选编,古代经典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始终保持着一席之地,而且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作为教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搞好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责无旁贷。俗话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经典古诗文大多都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效果颇佳。一、二十分钟早读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