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到人们常常说起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80后”的时候,我总会想起80年代中期在职业中学上学的那段岁月。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1990年。我一直对出生在这个1990年代不能释怀。我常常幻想,我们这些1990年代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这个普通得让我们的父辈再熟稔不过的词对于我们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我们心中一直都存有一个疑问:谁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3.
我们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给自己,也给中国知识界划了一道界限,“如今我也挤进了话语圈子”。这种分崩离析的现实,有各种振奋的话语:让我们重建中国的精神结构等等。这是可以作为引论的几句话。关于80年代后的论争铺天盖地,正视这种现象应该建立在耐心的基础上,拒绝狂欢!这并非拒绝对80年代后的反思、观察,而是拒绝所谓的概念与造神。平心而论,我的语言是孱弱的。言论自由,百字万言抵不上一个虚无的概念。80年代后是一年轻的团体,其间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影响,还有对80年代的成长,我们都应该关注。观望80年代后,我们需要思考,价值和情感……——麦坚  相似文献   

4.
小蓝 《小学生》2006,(7):73-73
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生,这个词汇让我感觉到自己像古老的神话一样了,现在的小朋友们都说自己是21世纪的小学生,可是在我的80年代,21世纪,也就是以2000年为代表的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是多么遥远和无限憧憬的日子啊。那时候有一个时髦的词叫做“奔向2000年”,那时候的流行歌曲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那时候的流行游戏是玻璃球,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电脑,什么叫做变形金刚,我们一人举着一根2分钱的透明的冰棍昂首在上学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小平,您好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孩子。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生活是一种享受。我们不像上一代人那样饱受生活的磨难,而是生活在一个宛如蜜罐的世界中,我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这使我深深地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80年代     
我们成长于被长辈们称作是“幸福时代”的80年代。我们有80年代人的特质,我们同样也有80年代的电影童年……《星球大战》我想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想像过自己开着飞船在银河系里漫游,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有想像过自己心中的外星人。我们都在自己的童年里拥有丰富的想像力,我们幻想着成为“银河系战士”,祈求世界和平;我们幻想着成为“长老”,希望像他一样德高望重。但是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在看《星战前传》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天真的孩子已经不在了……《香港制造》中国的电影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第六代导演,我们也和中国的电影一…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尺度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问法国。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的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那开车的男子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  相似文献   

8.
做这样一个策划我才真实地感受到了“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的味道。因为。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时代不是我的那个时代,而是属于他们的时代——80后。好像前一刻我们这些70年代的还是做梦的年龄,一转跟80后们都已经成为时下的主力。超级女声是80后;新锐作家是80后;网游天才是80后:作秀高手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这些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中,有四兄妹的家庭真是不多,可是我们就有四兄妹。其中一个是我的亲哥,以及一个从母亲老家领养过来的妹妹,后来我的叔叔因意外去世,于是又一个堂弟加入了我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当了教师之后,我常常想起小学阶段的一位女性老师——贺老师。她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小瓜和桃子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小学,  相似文献   

11.
今日读到贵刊第9期中一组关于高考的声音,不免让我想起自己参加高考时的那段灰色岁月,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充斥的也只有“学习”、“高考”。每每谈及高考,仍心有余悸,临近高考的一周常常面对一桌美食却难以下咽。那时的情景,相信每位有过相同经历的同仁们都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2.
舒婷——朦胧诗人代表人物,诗坛女性的代言人——她的名字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被提及,对其诗歌创作的评论章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正如她本人所说,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名字像踢足球在双方队员的脚边盘来盘去,从观众中间抛出的不仅是掌声,嘘声,也有烂苹果和臭鸡蛋”。无论是褒是贬,一个诗人的名字被反复言说,这个事实本身就耐人寻味。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诗歌备受冷落的化氛围中,重读她的作品的确能引起我们一些饶有趣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的人们刻板,千篇一律。80年代出生的我们另类,千变万化。80年代的人们很自以为是地造出一个“New Human(新新人类)”套在我们头上,以它作为我们的代言词。80年代出生的我们厌恶这个词眼,如果我们是“NewHuman”,那么80年代的人们就成了创造出我们的“God”。80年代的人们自鸣得意着,不断朝天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谓是雾里看花。靠那么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能做些什么呢!朦朦胧胧地教了几年,搞起了语言文字训练,觉得自己找到了教学之路.上课的感觉好极了。可是又过了四五年,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困惑.在反思教学时常常叩问自我: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燕七是个特独立的人,使我常常觉得鸿沟横在眼前。她的事情自己不说,我是从来不会刨根问底的,更不会妄加干预。毕竞,我们成长的环境完全不一样,我是在纯精神的年代里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而她一懂事,就被滚滚而来的物质洪流裹在其中。时代的烙印如此不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一句并不复杂的话,学生不能理解,或者不能准确地用数学式子和几何图形表示;一个数学式子或一个图形,学生常常解释不了其实际含义.因此现实与数学拉大了距离,学生害怕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数学没用.原因何在?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对数学语言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接触幼儿园男教师,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的国门还没有完全打开,但我园的外事接待就已经很频繁了。那天,园长通知我们接待台湾团。这次接待中,台湾幼教界的一名男体育教师——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演示的“舞龙”游戏至今我仍记忆犹新,他还教了我们很多他自己创编的体育游戏,如猪小弟、溜溜布、汽球伞等,别说孩子们玩了,就连我们这些老师都玩得脸上乐开了花。  相似文献   

18.
徐静 《辅导员》2011,(23):19-20
“誓”是一个熟面孔.也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个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发誓……”可对于“誓”这个普普通通的字,好多人却容易写错。这不,小刚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这些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中,有四兄妹的家庭真是不多,可是我们就有四兄妹。其中一个是我的亲哥,以及一个从母亲老家领养过来的妹妹,后来我的叔叔因意外去世,于是又一个堂弟加入了我们的家庭。二弟加入我们家庭不久.母亲却因为一次医疗事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20.
名医     
仲利民 《师道》2003,(5):50
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范老师。范老师原来是学医的,分在一个大城市的医院中,他医术精湛,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他为了追求心中的恋人林老师,毅然放弃了条件优厚的大都市,追随林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范老师话语风趣,知识渊博,不像别的老师照本宣科。他常常是把教案放在一边,好像是和学生闲聊,东拉西扯,但他总是把闲聊的话题集中在要讲的课题中,把学生的兴趣吊得高高的,常常是在我们聚精会神听他讲完故事后,一句话就能把我们引上正题,而我们也就理解了他要讲的东西。但这些都不是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