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芬兰等)的大学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即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多元、高校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考试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弹性、考试命题侧重对学生基础学力或能力的考查等。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有以下启示:应赋予高校一定的考试评价权和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探索高考部分科目的社会化考试运作模式;改革高考成绩分数制,实行等级制;增强高考制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  相似文献   

2.
坚持统一高考制度,基于高考恢复以来的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基于统一高考对公平与效率的一贯诉求,基于统一高考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不可替代性。但由于统一高考本身存在不容否认的弊端,深化制度改革,实行高考层次和类型多元、考核维度与录取标准多元、考试组织主体以及招考形式多元的高校招考体系,成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向。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替国家培养合格的国民和高素质的人才。有必要在录取依据、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成绩处理、招生录取等四个关键环节围绕原点进行深层次、综合性的改革,以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既有利于人才培养,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发展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仍不可替代,但其弊端也日趋严重。高考改革应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录取、选拔制度,努力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以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面临公平困境和效率困境。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央和地方教育之间的考试权力分割、国家权威与高校自主权之间的边界划分、制度安排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博弈。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既是发生冲突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药方,“多元录取”的关键在于建构多元利益整合的平衡机制。高考制度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整体上具有非对抗性和可整合性特点,是利益整合的基础。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均衡,必须完善考试治理结构,准确定位四方主体权责:政府应通过全国统一高考确定分数的权威性,高校应充分行使招生自主权,高中享有更大程度的教学自主权,社会及考生享有质询考试制度和监督制度实施的参与权。在此基础上,未来高考改革的趋势应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形式,并广泛运用“高考成绩、高中成绩、高校面试成绩”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机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利益均衡机制提升考试选拔人才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高考制度的配套改革。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高考制度应着重从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设计、考试方案制定、考试评价标准以及选拔录取模式等方面进行适应性改革。  相似文献   

7.
王福 《云南教育》2014,(19):10-10
高考制度改革最受民众关注,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实施意见》确立了国家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明晰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基于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具有促进类型发展的工具性、促进就业导向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潜能评估的科学性等价值属性。据此,促进职业教育直面社会的需求、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融合、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生源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公平有效是职教高考制度的功能定位。实践中,职教高考制度应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多样的招考录取路径、以能获取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考试录取过程公开透明的样态。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高考制度的配套改革.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高考制度应着重从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设计、考试方案制定、考试评价标准以及选拔录取模式等方面进行适应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考制度改革不仅是考试与录取技术上的推陈出新,更是制度创新的一个过程.基于现实考量与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发展逻辑,高考制度创新的路径为: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以提供高考制度创新的制度基础;更新高考制度理念以指导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保障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1.
立足实际,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制度包括考试与招生两大环节,评价高考改革得失,应有整体、全局的观念和多元的标准。选择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路向,应立足实际,从历史与现实、教育与社会、中外比较的多维视角全面考察,在改革和完善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考多元录取机制是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是指导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向,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高考多元录取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具有正面的、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促使其建立起多样化的综合评价制度和体系。当然,高校也要争取在高考录取中占据核心地位,真正做到直接自主选才,以便最终建立起在考试主管部门监督下,基于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高考多元录取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21世纪以来,我国高考制度进行了以多样化为目标的诸多改革。近年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多种重要文件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基本模式。无论是分类、综合还是多元,都折射出我国高考的多样化改革趋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是实行大学多样化招生的典型国家,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为美国的高等教育选拔了适合而优质的生源,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新的高考制度建立后,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将更加突出,改进高中阶段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将成为必然。近些年来,增值评价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  相似文献   

15.
高考结束后,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高考制度怎样才能既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高考制度一直面临两难的选择。如不改革,其“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果改革,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伴随着怀疑与争议。在选拔优秀人才与体现教育公平之间,高考制度改革如何突围?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专家尖锐地指出,仅凭一次性的文化考分录取学生的高考制度,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高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局面必须尽快得到扭转。①高考改革要秉持“国际视野、国情本位”的思想。②高考改革要抓住要害,实行命题改革。③构建多元、简捷、符合国情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考竞争压力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了减缓高考竞争的压力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提供多次考试机会,为不同考生群体提供分类考试,增加科目的选择性,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考试与评价凸显人性化,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等。借鉴其经验,我国应突出高考制度的稳定性与变革性,通过改革维系高考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10,(5):12-12
2010年3月1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集体采访中,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表示,高考制度应当存在,但要逐步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一直牵动着社会神经的高考制度改革,成为8月1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重要议题之一。"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国家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上述会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我国掀起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新一轮高考改革并不是在原有高考制度基础上的小修小补,而是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无疑对我国当前的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