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光明 《学语文》2011,(4):65-65
在日常的阅读与教学中.时常碰到“沐”、“浴”、“盥”、“濯”、“洗”这几个字,就其意义是否一致,有何区别,我查阅了古书及有关资料,现整理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洗”的本义入手,认为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洗”侵入“澡”“沐”“浴”的语义辖域获得了自身辖域拓展,从而形成了“洗手”“洗头(发)”“洗身”三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沐浴趣话     
我国古人很讲究沐浴,凡祭祖、上朝、拜客、出门皆要沐浴,故有“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记载。但在欧洲,一度严禁沐浴。基督徒视沐浴为堕落,凡沐浴者要当作异教徒随意处死。407年,罗马主教兹拉托乌斯托曾下令捕杀海水浴者。当时男女老小连脸也不肯洗,著名美女每周也难得洗一次脸。法王路易十四生活极端奢侈,但在皇宫  相似文献   

4.
钱秀莲 《山东教育》2011,(12):33-34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论语》中描写晚春时节充满生活意境的一个户外教学情景: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沐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中"当户理红妆"中的"理红妆",凡有注的文学作品选、诗选均注为"梳妆(洗)打扮".有关古汉语的字、词典和具有一定工具性的词汇学专著,凡以"当户理红妆"作为书证的,均谓这里用的是"理"字所具有的"整理"这一义项.这种解释虽较"梳妆(洗)打扮"好些,但仍不能视作的解.只有将"理"字注解为准备方是确诂.  相似文献   

6.
反身代词"己"、"自"、"身"等在古汉语中皆有指代三身的转指用法,通过分析这几个反身代词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考察此类现象在古文献中的分布后,认为反身代词转指三身的用法并非其向三身代词的转化演进,也非此类代词语法功能的转变,而是由于古汉语的特点及语境导致反身代词的这种转指用法的产生,其自身表己称之功能并无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一些关于古汉语的著作将"连及"视为修辞格,这是一种不妥的做法. "连及"是古汉语中尚未成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合逻辑、文理不通,已被淘汰.笔者认为,将其视为修辞,是缺乏道理的.  相似文献   

8.
在古汉语中,"为"字是个很活跃的词,它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较强,语法功能也较为复杂.它不仅可以做动词、介词等,还可以做指示代词.这突出反映在"为人"这种语言形式中.如:1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句中标记"—""·"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由诗歌语言"多义性"引起的"多义性解读"是常见现象.这主要是由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特点以及诗人为讲究"诗家三昧"的作诗诀窍、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引起的,当然也与读者不明"诗家语"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 "士"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是个出现频繁的字.如"男士"、"人士"、"战士"等等.在古汉语中,"士"一般用作单纯词,可以表述很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愚”诠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字典词书(《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等除外)给"愚"字所立的词头义项及诠释大体如下:(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商务1985年1月版304页):1.愚昧、愚蠢.《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谓之愚."(非,是非:把对的当作错的,把错的当作对的.)2.自称谦词……就这两个义项.第二个义项无疑是对的,但第一个义项是极不全面的,因为在古代汉语中,"自称谦词"以外的"愚",词义非止"愚昧"、"愚蠢",这是一般的古代汉语常识问题.那么是否因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小型词书而有所疏漏呢?显然不是,试看《辞海·语词分册》"愚"字条下:  相似文献   

12.
给宝宝洗澡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不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洗澡可是有不同的讲究哦。给婴儿期的宝宝洗澡与其说给宝宝洗澡,不如说给宝宝沐浴更为贴切。这不是咬文嚼字,因为"洗澡"的重点在"洗"上,而"沐浴"的重点则在于"浴",由于婴儿皮肤表层的角质还很柔软,切不可使劲地洗,一定要轻柔地对待。  相似文献   

13.
词类转变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多见.这一语言现象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学者所广泛注意,但只有到了宋代,学者们才开始对其作系统的研究,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就属这方面的著作.<群经音辩>卷六"辨字音清浊"门对古汉语中的161组音变构词进行了详细辨析,大体反映了古汉语词类转变的特点及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贾昌朝对该语言现象的深刻认识,为后来学者对古汉语词类转变问题作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一、30年前一堂古汉语课的启示 我同成语的不解之缘,要从30多年前的一堂古汉语课说起. 那时,我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给我们上古汉语课的是徐复老先生的弟子吴金华老师.古汉语课比较枯燥单调,但吴老师却能把它上得生动形象.记得有一次上"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节,他没有照本宣科一个一个讲古今词义的异同,而是在黑板上写出了几个成语,通过成语中的一些"字"来讲古今词义的异同.其中有两条成语至今我还记得,一条是"走马观花",另一条是"赴汤蹈火"."走马观花"中的"走",是古义,是"跑"或者"逃"的意思,而今义则是"行"."赴汤蹈火"中的"汤"也是古义,是"热水"或者"开水"的意思,而今义则是"菜汤".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吴老师上这堂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连系式(Nexus)是叶斯柏森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另一概念组合式相对应.连系式是开放式结构,灵活多变,恰与汉语语法学家提出的"活字"概念相似,而马建忠也将实字分为动字和静字.经比较连系式这一结构在英语和古汉语中的异同,发现汉字动静之分主要取决于其在语言结构中所处位置.另外,连系式作为语言的一种普遍结构,在古汉语中更为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人们必须先洗澡,所谓沐浴而朝,"斋戒沐浴则祭上帝",十分庄重严肃;个人平日洗澡,也要求不只洗去身垢,而且要除去心垢——澡身而浴德。直到清代,故宫的浴室仍叫"浴德堂"。盆浴始于何时古人洗澡始于何时呢?有的说,始于夏禹之时;有的说,源于周公之世;也有的说,起于秦穆公。说法不一,难以确定。我们根据古文字和实物可以肯定,在商周时,古人已经用浴盆洗澡了。商朝第一个君主成汤洗澡用的青铜浴盆——汤盘,  相似文献   

17.
“洗(xian)马”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做这个官的人可不是负责洗刷马匹的马夫。“洗”字在古汉语里与“先”是相通用的,因此“洗马”也称作“先马”。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洗个健身药浴,能收到祛病的功效风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3—5滴风油精,会觉得全身清凉,还可以预防生痱子十滴水浴将十滴水加入水中,入浴浸泡一刻钟,浴后双目明清,体表爽凉,可治痱子薄荷浴将水温放至摄氏39度,加入几滴薄荷油或含香草成分的浴盐,浸泡30分钟,可活络血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6日星期四阴今天我想自己洗澡,因为我长大了,以前总是妈妈帮我洗,我也要体验一下自己洗澡的感觉。打开热水器,水洒(sǎ)到我身上,就像几只小猫用舌头舔(tiǎn)我,舒服极了,再用沐(mù)浴(yù)露上下左右涂了一遍,最后用水冲干净。今天我体验到了自己洗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后我要争取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完成,减轻妈妈的负担,这也是对妈妈的一种爱。第一次自己洗澡@赖欣彤$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二(1)班  相似文献   

20.
<正>讲卫生:洗澡有规定,全民讲卫生几乎是一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了讲卫生的重要性,保持卫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按照《周礼》的规定,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的人,才算是有修养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