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星 《江苏教育》2014,(8):41-45
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清末留日学生的概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清末留学生在教育行政中的活动情况,包括推动新学制的颁布和创建新式学堂等教育机构;从教于新式学堂,改变师资构成及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翻译教育类书籍,传播新的教育理论,满足新式教育对教科书的需求,推动我国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会教育与中国人自办教育的长期共存和并立构成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双体"结构。在清末新政推行之前,教会教育在中国的新式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末新政时期,中国的新式教育建立起来,教会教育受到治外法权和传教宽容条款的保护,与中国人自办的新式教育并存。民国时期,中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高涨,经过收回教育权运动,绝大多数教会学校开始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双体"归于"一体"。  相似文献   

4.
<正>世纪百年,见证了我国数学课程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走向独立言说、自主行进的曲折历程。历史给人以经验,给人以教训,给人以启迪。清末民国时期江苏地区的数学教科书与数学教学的发展对于全国数学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试图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江苏地区的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纂与数学教学情况的理性审视,以梳理过去、明晰走向,为"苏派"数学教科书建设与数学教学研究提供历史基础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与"新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民初"新教育"所发生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着此期国文教科书的编辑思想、内容类型、语言形式等,从国文教科书中可以探寻民初"新教育"想象。  相似文献   

6.
世纪百年,见证了我国数学课程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走向独立言说、自主行进的曲折历程。历史给人以经验,给人以教训,给人以启迪。清末民国时期江苏地区的数学教科书与数学教学的发展对于全国数学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试图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江苏地区的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纂与数学教学情况的理性审视,以梳理过去、明晰走向,为“苏派”数学教科书建设与数学教学研究提供历史基础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在四川的渗透和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的逐渐发展,清末四川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不断涌现,传统封建教育逐渐走向瓦解,四川l教育在变革的阵痛中掀开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清末四川的新式教育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一改元、明、清中叶以来四川文化教育地位的衰落之势,一跃成为全国新式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清季兴学极富代表性的地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四川的社会变革,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民众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为近代四川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面临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末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进行思考,并提出了系列变革的主张,以求富求强。在清末变革的潮流中,梁启超明确地认识到科举考试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毒害,提出了"变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并积极投入到变法运动中去。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梁启超并未停止对教育的探索,提出了"新民"的主张,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备近代意识的公民;同时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董俊  王芳 《文学教育(上)》2011,(19):151-151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书院改办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江苏书院的改革几经反复,步履蹒珊。它对新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大批学校直接脱胎于书院,在新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涌现出一大批名小学、名中学。其次,书院制度虽已终结,流风所披,遗韵仍在,书院残存组织为当地教事业继续发挥余热。从清末江苏书院的变革与衰亡中,可以窥见中国教育近代化步伐的蹒跚与沉重。  相似文献   

12.
清末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各种方式进入新式教育领域,如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进一步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和各种报刊.有每件的绅士甚至还跨出国门.留学海外.寻求新知。清末绅士的这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过程.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江苏教育界的同仁出了一个好题目:研究"苏派教育"。根据《江苏教育研究》约稿者的想法,研究"苏派教育"旨在梳理"苏派教育"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选取清末民国时期我国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出版数量、时间、内容来源等方面对教科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和背景考察,总结了教科书的内容特点。研究发现,近代中国的化学教科书伴随着西方科学的引进而诞生,其发展深受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教育制度变革影响,具有知识面宽、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注意联系国情、提倡爱国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可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解读"苏派语文教学"。执中性、清简性特征是其本体性个性特征。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不宜过于清晰精准,不宜囿于自我,也不宜过于简单线性。未来的"苏派语文教学",一应远离功利应试,二必主动融通创新,三须强化整体构建,四要注重实证研究,五该关注教育技术的改变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末,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处于新旧交替的变化之中,一些封疆大吏以“中学以体,西学为用”为宗旨,提倡向西方学习,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袁世凯在清末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教育,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积极规划学堂管理,是清末教育改革中颇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苏派小学语文是"苏派教学"和"苏派研究"的重镇。当代苏派小学语文建设要始终牢记"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围绕"提高质量",把整体提升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再造苏派小学语文建设大有作为的新十年,"回望"根深叶茂的苏派小学语文传统是必修课:回望语文教学重大本质问题的探求之路,坚守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立场;回望老一辈名师对有效语文教学的探索,建设高效课堂;回望苏派语文的学校教研传统,建构研修共同体;回望江苏名家的教材编纂经验,建设语文课程;回望儿童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砥砺专业精神,把学生的发展永远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中,文选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教育的方向与目的,对语文教育实现其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一套语文教科书都十分重视范文的选编。我国近、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价值取向的演变先后经历清末、民国两个阶段。清末时期,选文继承经学传统、注重德育。民国初期,增选反映新思想、新文化的时文,突出反帝反封建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法律教育体系在移植进中国的同时,外语教学也伴随其中。因清末取法的主要是日本学制,故法政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语种选择上是以英语、日语为主流,并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清末新式法律教育中,外语教学与西方法学课程相结合,加速了西方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我国法律教育及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华北乡村教育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型始于清末,但真正转型是在民国时期。新式学校的不断创办、旧式私塾得到有效控制和改良、教育内容由儒学教育转向国民教育都充分体现了华北乡村教育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华北乡村教育在转向新式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素质普遍低下等,无不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