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缘何失语在听课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一句话:请你把这句话说完整。这句话的潜台词包含了一个判断:你刚才的表述是不完整的,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终于颁布了。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颁布本身,就可视作一种改革话语,它在试图言说什么呢?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回到课标上来吧!学习课标修订稿的基本方式是比照前后两稿的差异,以揣摩其修订的意图,进而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3.
《母语教材研究》正式出版之前,就听说过有这样一个研究项目,但阅读"期望值"不是很高,大概因为类似的书已见过不少。不料这套书的编者把清  相似文献   

4.
一 今日教育的大背景是:以人为本。 今日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今日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儿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今日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母语的学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成长和发展。 不必讳言:小学教育,儿童为本。  相似文献   

5.
当下,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多。无论如何,这是一种进步。当老师们意识到教材并不板着一贯正确的面孔时,当老师们开始用独立、专业的眼光去判断和取舍时,在思想上便少了许多束缚,这是有利于语文学科发展的。对教材的批评其实是对课程的批评。批评教材不过是个靶子,目标仍然朝向语文课程。因为每一次关于教材的讨论与争鸣,论到深处总是绕不开隐藏其间的课程问题。小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新课程以来,人们开始习惯用儿童的立场来打量小学语文,开始热衷于谈论儿童与小学语文课程关系的话题。积极地看,这是建设独立的小学语文学科的良好开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认清小学语文学科特殊的性质当属一种可贵的专业自觉。但同时,另一个倾向也随之而来——这个话题谈得越多,观点越驳杂,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混淆,最后似乎是离问题的真相越来越远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疑惑,诸如儿童本位与儿童中心的区别,语文课程中哪些是非儿童本位的思想意识?学科建设中怎样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位?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落实并贯彻儿童立场?它们都是值得重新思考和澄清的。希望下面的两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也欢迎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老师们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儿童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教育部颁发的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再次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等新的内容,将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再次醒目地摆放到小学语文教师面前。显而易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形成共识:儿童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因此我们先后组织了“儿童语文课程”“服务型课堂”“怎样了解儿童的需要”等多个沙龙,以深入探讨走向儿童为本的教学与课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教材的知识传授和育人的功能,忽视了教材本身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所拥有的文学特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情感体验缺失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关注传统的知识传授及学生的德育培养外,更应该从儿童视角出发,把握文学作品的儿童情趣,结合作者的写作体验对文学作品进行合理的多元解读,兼顾教材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奕 《中小学电教》2009,(4):137-13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开发性使用,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文学是一种与小学语文深刻联系的文学形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都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可观的比例。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全十二册语文教材中共出现了6篇童话寓言、19篇儿童科普文艺、68篇儿童诗歌、88篇儿童散文,以及92篇儿童故事。这273篇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教材整体篇目的80%以上。可见儿童文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的自身特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是一种与小学语文深刻联系的文学形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都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可观的比例。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全十二册语文教材中共出现了6篇童话寓言、19篇儿童科普文艺、68篇儿童诗歌、88篇儿童散文,以及92篇儿童故事。这273篇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教材整体篇目的80%以上。可见儿童文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 【评议论文】潘新和《叶圣陶论文学鉴赏》(原栽《语文建设》2006年第6期) 【原文提要】培养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以贯之的要求。如何上好文学鉴赏课,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叶圣陶所提供的关于鉴赏的含义、态度、主体、预备、途径、凭借、参考等7个方面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理念存在不同的呈现方式,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经历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运作课程和体验课程的传递和阐释。在大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实行教材审定制,小学语文感知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更为复杂。通过对政策文件、教材编写资料、教材培训者的工作记录等文本资料的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感知课程表现形式有三种:感知课程一,通过编写实验教材体现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二,实验教材的培训过程中传达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三,教师个人认识和理解的小学语文课程。不同的课程感知者的身份、已有的课程经验、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的差异,直接影响感知课程形式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存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散文、古诗等”。这意味着儿童文学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但是目前。儿童的阅读正受到影视、网络等多元传媒的冲击.所以儿童文学阅读的氛围还未浓厚。那么,我们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儿童文学呢?  相似文献   

15.
和一些注重儿童阅读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明显不足。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被问道“你是否经常读书”和“你现在经常读的是什么书”时,接近65%的孩子回答除了教科书和作文书,他们几乎从不看书,另外有25%的孩子承认自己只看图画书。孩子们受环境的影响,极少阅读文学作品,许多孩子甚至连基本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解决对儿童的认识问题。对儿童的认识,是儿童阅读、语文教育研究的立论根基。儿童的心灵是什么?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空空的容器,因此儿童教育(包括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从外部进行的灌输。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明确什么是幼儿文学,接着对儿童的成长进行研究,最后具体分析小学教师阅读幼儿文学对儿童的成长有哪些贡献意义,总结出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并在文章最后给出教师在对儿童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露 《成才之路》2014,(35):56-56
儿童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学习载体。儿童作品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的儿童作品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儿童作品语言要简单易懂,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速写】"绰号"的教育人生1992年他毕业于无锡师范大专班,在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工作了十年,先后担任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在觅渡精神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专业的自觉。2002年他调任花园小学副校长,为省级实验小学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创建的大幕刚刚落下,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泰山北斗,万世师表。他对语文教育研究的投入程度与矢志不懈的精神,在中国乃至世界语文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深入详尽地探讨叶老一生有关语文教育的作品与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扭转学生语文素养持续滑坡的局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叶老的语文课程与教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