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德莲 《考试周刊》2011,(61):157-159
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学法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首先分析了教学内容.适宜采用问题导学法,其次描述了采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8个环节,最后对问题导学法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试用本)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机械能》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化学都是我国初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科目,可以说,化学学习效果对学生初中阶段的整体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能够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初中化学教师一直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发现,用问题引导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基于此,以下文章中将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对该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静电现象”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教材新增内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然而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课仅仅让学生在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基础上,知道原子可分,为“探索更小的微粒”做准备.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过深地挖掘有关静电的知识,而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电现象"教学内容在苏科版2002年版的《物理》教材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动和调整,笔者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活动,全力引导学生观察静电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归纳、逻辑推理,在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构物理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必须包含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法是现代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旨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养成,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导致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存在着些许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导学的意义出发对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课例说明 “摩擦起电”这个小实验来源于小学教科版新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该实验说明用塑料用具(如塑料自动笔、塑料直尺)与头发摩擦,可产生静电,吸起小纸屑。教学该实验旨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潘庭前 《物理教师》2009,30(5):10-11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2006年11月第2版)的过程中,觉得“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中有几处内容的编写有些欠妥.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例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物理》第三册(选修).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分析 动量守恒定律是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它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客观规律之一,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证过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定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定律的探寻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11.
大问题是指触及数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大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发现并分析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凯 《考试周刊》2013,(60):134
"学案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导读、导思、导练、导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学案导学"已逐渐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主流,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统陈旧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生本主义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课堂教学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有效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导学思练讲"模式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贯彻落实课改下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锻炼学生能力,而且,对保护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参与度都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学物理时,教师要有效地将"导学思练讲"模式与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和物理素养形成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14.
谢宇霞 《贵州教育》2012,(22):27-31
课题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在摸索中前进的.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让人感慨万千.由于本人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所以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学结束后,自己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同时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知识性的,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现结合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下同)将它们逐一列出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线串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以特定情境的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点—串—学—评"的模式,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联系着概念、并互相联结成体系.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依赖于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而“三教”理念中“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契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及有效教学的要求,并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薄祥中 《物理教师》2011,(10):22-23,2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新课标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即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在黎辉校长的带领下推行了136自主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即高效课堂教学)。136自主导学模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独立尝试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交流解惑中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灵英 《广西教育》2012,(13):64-6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现象。(2)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两种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