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嬉乐儿童诗课程是将地域嬉游活动与儿童诗创作教学整合的课程。课程追求一种属于儿童的清贫诗意、一种属于生态的自然诗意,更是养护一种属于余裕的自由诗心,目的是为童诗创作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的题材;同时,通过儿童诗创作教学的驱动、关注、定格,使地域化的儿童嬉游活动更稳定地介入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热爱家乡、记住乡愁。  相似文献   

2.
张永 《广西教育》2014,(25):78-78
正诗歌是文学的起源。著名儿童作家金波说过:"一个小孩子从小受到诗的熏陶,可以使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善解人意,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欣赏诗,就会欣赏其他文学样式,以致于其他艺术形式。"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作童诗,能够把他们引入文学艺术的殿堂,让他们把稚气的思想与文学艺术连接在一起,为今后习作打下基础。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的几种方法。一、学会仿写,触摸儿童诗的灵魂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首先要给  相似文献   

3.
一、发现童趣——这边风景独好 儿童诗教学,也就是童诗教育,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儿童的天性首先表现在一个“趣”字上。一件事物,儿童感觉有趣,才会产生兴趣,才会兴趣盎然地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4.
儿童诗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儿童诗,从教材现状与教学现状入手,发现目前存在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受以往语文教学观念束缚和对儿童诗特点把握不够等问题。为促进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教师可采取“童诗朗读,丰富情感美;童诗赏析,品味阅读美;童诗仿写,感受幻想美;童诗创作,体验技巧美”等策略,努力打造一个诗意化的儿童诗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教育总是自然的教育、田园的教育.田园教育资源有其独特优势,应重视田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儿童拥有广袤而自然的活动空间,自主、自由、自信地活动,给孩子带去无限的快乐体验.幼儿园可以结合季节和地域特点,编制田园嬉乐项目,让自然的田园为儿童的嬉乐活动提供最佳的场域和最丰富的材料,引领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享受绿色生命的滋养.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语文,应该是"诗心语文"。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诗心"更应是它的心脏。每个人都受到地域文化的熏染和滋养。因此,诗心语文主张走向田园、品味田园、创新田园和习耕田园,让学生亲近田园,在自然中抒真情、写诗意。诗心语文教学通过野外嬉乐节、生态式设计、一体双轨制上课和特定课型等,让儿童在田园嬉乐过程中对自然产生美好的情感,产生诗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开发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创作诗歌的兴趣。苏教版高年段语文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以诗歌为体裁的课文。基于此,我们就应重视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童心遇童诗,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撩起童诗的面纱,触碰童心的脉搏;尝试童诗的仿写,聆听童心的旋律;飞舞童诗的思绪,激发童心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儿童诗教学案例《我比去年更快乐》的分析,从童诗唤醒了美好的童心、童诗唤起孩子读诗的热情和童诗引领了孩子的诗意人生等方面阐述了儿童诗对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并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笔者根据多年来指导儿童写诗的经验,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指导儿童诗写作的实践与体会:遵循亲近自然、走进生活、阅读书籍三条途径去积累童诗素材,酝酿儿童丰富想象,是指导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前提;培养儿童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层层逼近的联想物演绎、进行趣味盎然的童诗训练是激发童诗幻想,指导儿童诗写作的重要步骤;充分运用寻因法、夸张法、比喻法、拟人法、假设法、对比法尝试童诗写作,表达儿童诗意幻想,是儿童诗写作指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滋养着儿童精神世界,是儿童心灵与大干世界的精彩对活。本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试图以激发儿童阅读童诗的兴趣为主,指导儿童阅读童诗,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意境,促使儿童课外广泛而深入地阅读童诗,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儿童诗人王忠范长期致力于儿童诗的创作,从他的童诗创作实践上来看,其童诗语言不注重传统的音乐性,倾向于使用现代性的本质语言,即语言的散文化,这也是他的诗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童诗阅读与教学曾经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如何发扬光大?本文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童诗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要让孩子爱诗,老师首先应该热爱诗、喜欢诗,做一个懂行的儿童诗传播者。还应该准确把握儿童诗的不同教学特点,了解与掌握儿童诗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3.
嬉乐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生命力,丰富儿童的童年生活,将嬉乐活动与作文教学加以整合,必能提升学生生活的快乐指数和作文教学的生命化指数。一、搜集嬉乐资源我们将嬉乐作文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推  相似文献   

14.
“创美语文”是以审美创造为目标、以四时田园为情境、以阅读写作为任务的教学主张,指向未来、田园、嬉乐,是一种联通田园世界的语文。“创美语文”的两级课程包含指向校本化的国家课程以及指向童趣化的活动课程,包含“乡村八项”“绿玩六节”“嬉美二馆”“四时田园”“童嬉六记”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诗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其语言节奏鲜明、欢快活泼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品读、诵读、表演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儿童诗的丰蕴,真正爱学、好学,享受到儿童诗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真正爱上童诗。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是诗,诗是儿童。组诗教学可以拓展儿童诗教学的空间,丰富童诗教学的内涵,使课堂显得更加丰满而灵动,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也更加深刻而多元。笔者结合儿童诗主题阅读《春天在哪里》谈谈如何在组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一、精选组诗,发掘教学价值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各版本的教材中虽然都有优美的童诗,但大多是单篇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根"线",像"彩线穿珠"一样将几首诗串起来,同时关注诗歌"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主要是以儿童为接受对象,适合儿童阅读、吟诵,可以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这些诗歌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儿童诗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提升儿童的道德品格和思想内涵,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在6-13岁之间,这个阶段正适合儿童诗教学。本文从独钟于"情"的方面进行儿童诗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诗歌情感,通过创设诗歌情景获得情感体验,指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之美,进而探究儿童诗教学,从而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在中低年级的统编教材中,儿童诗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从想象入手,让学生读童诗、赏童诗、写童诗,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情感得到感染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语言和开发儿童思维的重要作用,儿童诗教学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点从对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这两方面来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