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雁翼是一位从馆陶颜窝头村走出去的战士诗人,他心中具有极为浓郁的故乡情结。解读他的诗作,其故乡情结有丰富的内涵:童年、母爱、卫运河一起构成雁翼生命中最浓重的底色;这块曾经为之流血负伤的土地还融汇着人民的重托和先烈的遗愿,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多次回乡所看到的现实面前的复杂心情使诗歌创作呈现出多重声音的复调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苏轼词中的归隐情结的角度出发,从归隐情结的表现、缘由、特点、实质这四个方面分析,窥探苏轼这一大文豪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贬谪黄州的苏轼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著名的"赤壁三咏"中,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自然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悟和人生感慨.试从赤壁情结产生缘由、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及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力图让苏轼赤壁情结更具体、更形象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龙大道[1 ] 一生忙于革命 ,但是 ,他作为一个侗族的优秀儿子 ,在革命生涯中不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并且对故乡的社会状况表示深切的关注 ,在他的心灵世界里织出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乡情结 ,充满了革命家的人情美  相似文献   

5.
“诗人是人类的榜样,做人的楷模。他必须无畏地伫立在神的面前,孤独一身,不管他愿意与否,他的灵魂时时承受沉重的愁绪,但他的纯真,他的挚爱,他的温情,使他无需武器,无需巧智,却能向尘世的他人发出充满隐秘的召唤,要他们倾听诗的倾诉,使他们开天辟地第一次洞愁故乡的真谛。”海子是20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神话,他的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是给日益麻木的灵魂注入了一针强醒剂,让我们反观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在被精神遗忘的大地上努力返乡。  相似文献   

6.
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龙道一生忙于革命,但是,他作为一个侗族的优秀儿子,在革命生涯吉不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并且对故乡的社会状况表示深切的关注,在他的心灵世界里织出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乡情结,充满了革命家的人情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故乡意象来简单地探讨鲁迅的故乡情结。鲁迅对故乡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又割舍不下的故乡情,最终产生了生存的不定感和孤独感。本文就以此来分析鲁迅的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的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中华游子文化中的故乡情结 ,把它分为四个方面 ,即对中华灿烂文化的钟情和热爱、对故乡秀美山川的怀恋、对故乡亲友的关怀和思念及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在豪放之余,也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藏下他所有坚强过后的虚妄,这个地方就是杭州。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在这里,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让人煞是喜爱。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千古的诗作。苏轼之于杭州,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是港湾。  相似文献   

10.
在苏轼的一些以屋舍、菜圃为题材或为意象的诗文中,体现了浓厚的家园情结。苏轼家园情结中的"家"包含了故土之家、安身之家、归隐之家、亲情之家等元素,它们交织在一起,既让诗人纠结难解、矛盾一生,又为诗人的归家趋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故乡情结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4,(6):56-56,59
思乡是一种情结,剪不断,抛不开,甩不掉。背井离乡的游子,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不论你地位高低,不论你贫贱富有,对故乡的思念是永远的。这种永远是一种自觉的无意识的意识,由不得你不去思念,而且愈思念不得愈要思念,愁绪愈来愈浓,凝为一种死结。这就是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2.
故乡散文已成为散文家园中的一道别致的景观,故乡情结在中国现当代散文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至诚至美的故乡情结之所以每每由散文来传达,乃困为散文先天即是一种真诚质朴的文体。历经沧桑的人文知识分子回溯生命来路或展望人生前景,往往以故乡为参照,于是,他们笔下的故乡情结便呈现出丰富的审美内蕴。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和苏轼,一个是东晋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宋朝文官政权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归隐情结,而在面对仕与隐的人生命题时,他们做出了不同选择。陶渊明历尽仕途坎坷,经过一番心灵挣扎,最终隐居田园,"归隐"之于他,是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一经决定绝不动摇的人生信念。苏轼始终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内心矛盾,最终没有迈出归隐的那一步,"归隐"之于他,是无奈,是向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却不是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其创作过程中除了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外。还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在他12岁的时候.就阅读了《鲁迅全集》.并且最喜欢的作品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讲演时,曾引用鲁迅作品《故乡》的结尾“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为标题。可以说,鲁迅对大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二人都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本文就两位文学家的故乡情结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共通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苏轼三首论书诗的解读,探索了苏轼书道观的三个层面:书讲意造,书必新变,书贵有品,并进而讨论了三者关系及所代表的文化——道儒的合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苏轼的四首中秋词的解读 ,发现苏轼被迫走出“美好”的现实生活后 ,经过炼狱般的苦难 ,怀着执着的挥散不去的浓浓的乡愁 ,最终找到了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苏轼思乡情结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飘流异乡,因而写了不少思乡的诗词。透过他的大量的思乡诗词,可以看到他苦中作乐、以老庄哲理来对待处理人生的荣辱成败、进退得失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18.
诗人海子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关于乡土中国的优秀作品,他从乡土中抽象出"麦子"、"村庄"、"土地"(包括麦地)等元素作为诗歌意象,在诗歌和生命行为中实践了他对"生命存在本身"的执著关注;并结合个体生存经验,使乡土在诗歌中得到了真实且富于诗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9.
从苏轼现存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点,就是题材的广泛性与风格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而丰富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苏轼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多次在中央被排斥出来宦游各地,晚年且远窜南方,“身行万里半天下”,看到和接触到许多不同地域、不同身分的人和物,阅历极其丰富,反映在诗歌中的题材就比同时代的诗人要广阔得多。而风格的多样性则与他卓越的才华、成熟的表达技巧分不开。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他的诗风说:“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华横溢,触处生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