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魏胜利 《中国广播》2004,(12):34-37
目前,在各地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节目表中,新闻杂志性直播节目、新闻谈话节目、现场直播节目比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易文 《传媒观察》2005,(6):46-47
电视沟通谈话节目的功能 谈话节目是一种节目形式,可以和任何适宜谈话的内容结合构成节目。它具有信息交流、提供娱乐、人际沟通的功能,但前两个功能有专门的新闻信息类节目和娱乐节目,而人际沟通则是谈话节目最本质的功能。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的产生就是这个功能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对《新闻观潮》的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探寻广播新闻谈话节目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业界的实践水平和推动学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舟 《中国广播》2007,(4):47-49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受众通过参与新闻事件来表达个人见解的热情和欲望越来越强烈,以新闻为核心、强调互动参与性的直播谈话类节目迅速发展,并受到业界人士的推崇和广大听众的青睐。2004年,中央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开播伊始,就策划推出了大型直播新闻谈话类节目《新闻观潮》,开辟了中央台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形态。《新闻观潮》每周一到周五晚上9点10分到10点播出,节目以内容的开放性、前沿性、创新性,风格的亲切、轻松、敏感、犀利,受到听众的欢迎和业界的好评。开播两年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2005年度“十佳栏目”。历经三年的磨练,《新闻观潮》的节目定位、内容策划、栏目运作等方面都日臻成熟。在各地电台新闻类谈话节目层出不穷,竞争空前激烈,“克隆”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新闻观潮》以“全方位追踪报道突发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使节目始终处于热点新闻报道的风头浪尖,确保前沿位置”的生存之道,在广播新闻类谈话节目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徐月仙 《视听纵横》2010,(4):101-102
“新闻谈话节目”是指由主持人和记者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的群言式的言论节目。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话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感受,从而启迪更多的电视观众对这个事件的思考。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目前,不论是央视还是各地方电视台,都有大量的新闻谈话类节目。  相似文献   

7.
何君  吴明华 《新闻前哨》2006,(12):65-66
“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结合的形式。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全新的大型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开播,每周一至周五21:10至22:00播出。  相似文献   

9.
周吉士 《视听界》2002,(5):24-25
近两年来中国内地荧屏上谈话节目如潮如涌,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内容有新闻评述类、情感生活类、法制教育类、科技知识类等等,几乎是人间万象无所不能拿来入“戏”。现在电视媒体为什么热衷于办谈话节目呢?一则是为了赶潮流;丰富自己的节目品种,二则认为做谈话节目比起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来要显得省事、省钱,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
吴玉兰 《新闻界》2001,(5):65-66
电视谈话节目,源自国外“TALK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就是说,口头言谈是谈话节目的呈现形态,对设定论题的诚恳探讨以及探讨中思想的交流与争锋是节目的基本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山鼻祖当属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谈话节目是指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近期社会热点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台的实时交流为  相似文献   

12.
曲化冰 《记者摇篮》2009,(12):71-71
瓦房店电视台的《行风热线》是一档新闻话题类的直播互动式电视节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怎样操作好这样一档互动谈话节目,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感觉应该把握好节目的观点、看法、互动点和知识点,从而使互动式谈话节目成为观众喜闻乐见,又能发挥良好社会作用的新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王凯 《中国广播》2006,(12):35-37
如果说,《万里长歌》开播以来,得到了业内外好评,我认为主要是在主旋律题材广播直播节目的感觉化和故事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新闻直播节目的感觉化何谓新闻感觉化?它是指受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受众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愉悦等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当事人、见证人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给新闻报道一种生命力。可以说,能让受众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  相似文献   

14.
李刚 《记者摇篮》2012,(2):63-64
各地电台以主流媒体的姿态大力推行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方兴未艾。它以城市发展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热点作为话题,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或相关人士担任节目嘉宾,由节目主持人现场直播主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而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具体是指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也是公众自由讨论的平台.这种新闻节目的传播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同时又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提出提升此类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直播节目在各地电台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节目选题的范围日益广泛。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常常是多家电台以不同形式组织直播报道。直播节目与所传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同步的,节目常常是一次性的,没有任何事后弥补不足的可能,策划好坏直接决定直播节目的成败。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前期策划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干直播节目本身。比如说中央台大型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黄河颂》,实际节目只有几个小时,而前期策划准备都在一个月以上,本文拟就新闻直播节目的策划环节分析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葛艳 《新闻窗》2009,(5):68-69
一.谈话性节目竞争的背景和现状 谈话节目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却很迅速,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每个台都有一档或多档自己的谈话节目。谈话性节目主要有三类:一是新闻信息评论类,二是综艺娱乐类,三是人际沟通类。在我国,新闻信息评论类谈话节目所占比重最小,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所占比重最大,占了近70%。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进入到广播节目直播时代,如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没有广播的直播就没有广播的今天。因为直播有很多好处,比如新闻实效性更强,可以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让听众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互动性强,主持人和听众可以实时进行对话交流,可以点播歌曲回答问题,可以发布供求信息,可以现场咨询、讨论话题等,听众可以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觉得自己就是节目的一部分,提高了听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这些都是广播直播节目带来的好处,可以说节目直播让广播焕发了活力,提高了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刘文红 《青年记者》2007,(18):66-67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思路的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给人以启迪。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但是,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由于节目诞生时间较短,节目制作者、主持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节目制作人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达不到人文关怀的制作要求,一些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人文怀内涵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同时代发展和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自身发展要求都极不适应,需要电视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20.
沈伟利  崔柳 《新闻传播》2006,(10):57-57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有新闻类、社会类、生活类,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确实留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像“两把椅子两张嘴”这样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经营的谈话节目屡见不鲜,而盲目跟风、缺乏个性也是现在谈话节目的通病。主持模式、谈话方式包括话题的雷同带来的不仅是千人一面的乏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数谈话节目没有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模式固定化,节目个性不突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