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反映“三农”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我们报道“三农”的新闻时总是局限于种、管、收的“四季歌”,不敢触及深层次的矛盾,报道内容陈旧,报道方式僵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陈庆国 《青年记者》2007,(14):130-130
今年初,中央下发了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文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五个用”、“三提高”的要求。应该说,围绕上述方针、目标、任务和要求,各级电视新闻媒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解贵民 《青年记者》2003,(11):33-33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三农”的,显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创新“三农”报道也就成为市地报搞好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日照日报》的“三农”报道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创  相似文献   

4.
浙江黄岩10位退休老专家经过10年坚持,帮助1000多户果农10年户均增收8000元.这些果农个个成为当地的种植能手,他们生产的优质果率达到70%;仅以当地和闻名世界的黄岩蜜橘齐名的东魁杨梅为例,收入最高的一个果农仅东魁杨梅一项,年收入就达12万元之多.  相似文献   

5.
电视宣传,尤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欠发达地区的电视宣传,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肩负着为农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明 《新闻知识》2008,(4):8-10
"三农"报道,一般是指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产生的新闻资源,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各种载体的新闻报道。它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介质的媒体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  相似文献   

7.
“三农”报道研究,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来看,这样会更具有参照性、深刻性。诸多资料显示,民国时期的“三农”报道已经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比较客观、关注民生情怀、注重农村经济实用信息等特点。比如,1922年8月吴觉农㈦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中国农民问题》,他在文章中分析了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土地问题、农民的被剥削和被压迫、农民教育、农业技术等一系列涉及中国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根本问题。而晏阳初从1929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打破固定套路 很多"三农"报道形成了固定套路:即报道根据时令转,稿件多是"四季歌".而且,体裁单一,消息多,重头通讯、调查报告少;报道政府宏观的决策多,基层实际的内容少;领导的讲话、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形式主义的说教多,鲜活真实的内容少;空洞无物的经验多,实用服务的指导少.  相似文献   

10.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所辖6县一区都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贫困县和老少边穷县,全市300万人口,90%左右居住在农村,大部分农村处于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的山区和高寒阴湿的丘陵地带.在此情况下,地市党报更应有所作为,做好"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三农"报道如何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方面,"据调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普及率已达95,2%"①,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可收看电视节目;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居民而制作的"三农"节目却办不下去,遭受淘汰的命运.现在国内电视媒体中的"三农"节目可谓处在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2.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13.
地方级党报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每年都占据大量的版面,现实中农民接触最多的报纸就是地市级党报,山东日照虽是个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但城市化程度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所以我们对“三农”问题历来关注。2001年,日照日报相继推出了“聚焦农民增收”、“增收亮点”专栏,通过一件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宏观层面的问题。本文从传播过程的几个环节入手,分析当前我国三农报道的现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探讨如何让媒介的三农传播效果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点都锁定于"三农"领域,由此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媒体理应对"三农"报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受版面、采访成本、目标受众、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农"报道在许多媒体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加强"三农"报道?笔者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电视如何进一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与呼,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西部欠发达省份"三农"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言,我们的媒体(尤其是西部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电视、报纸等媒体)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效用、促成怎样的局面?"三农"报道应该聚焦和凸现什么?笔者认为应该足在发展新闻观的指引下,强化榜样树立、咨询提供、危机预警、矛盾消弭、困难解决等功能,为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是其重要的职责。坚持与时俱进办好农村版,既是县市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县市报应对报业竞争、巩固和扩大农村市场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作为县市报之一的《武义日报》,“三农”报道紧紧围绕“农业调整、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创新编辑思路,增强报纸的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所需,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武义日报》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三农"题材是近年各级党报突出报道的重要方面. 2004年初秋,<宜昌日报>策划了"战地式"跟踪报道<史光权南下卖猪记>,两名记者跟随一个卖猪农民,行程3000多公里,现场采写"卖猪新闻".从9月15日到10月中旬,历时一个月,共刊发80多篇相关报道和100多个读者短信、来信、来电及评论文章,约10万字.如此多侧面、全方位、大强度地跟踪报道一个农民卖猪事件,走出农业报道"四季歌"的模式,以其创新的报道手段、独家的新闻视角、鲜活的表现形式和互动的媒体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全国一盘棋。媒体同题作文,同台竞技,拷问媒体诸多问题,从中预示了媒体竞争的走向。竞争领域向农村延伸 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衢州市委宣传部筹划了"新农村新衢州新家园"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组织市、县新闻媒体百余名记者下农村蹲点采访。一些农民兄弟说,多年未见这么多记者下农村了,我们欢迎。记者为什么受欢迎?农村需要媒体倾情关注。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资源配置"城市化"取向,使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都市类晨报、晚报,农村很少见到,即使是党报发行到基层的受众也就乡村干部一级,普通群众看不到。媒体报道重点、报道面、报道内容、报道地区和单位等方面,也明显偏向城市。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