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我接手高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召开的第一次主题班会的题目是:大家齐动手。我们准备了苹果、雪梨、水果刀,开展“削水果活动”;准备了长有鲜花并有杂草的花盆、锄草刀、剪刀,开展“锄杂草和修枝活动”;准备了炉灶、烧水壶,开展“烧开水活动”;准备了脏衣服、洗衣粉、盆子,开展“洗衣服活动”;准备了扫帚、拖把,开展“扫地活动”。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人云:“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45分钟的语文课堂,课前需要大量的准备。我们完全可以说,“准备”乃课堂之母。“准备”之于课堂,是一种预先行为,所以“准备”又可称为“预备”。无论是“再现”的语文课堂,还是“生成”的语文课堂,它们都不能“独善其身”,都不是“空中楼阁”,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背景:课前的“预备”。  相似文献   

3.
近来,一些企业根据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灵活性,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随意调整。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和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4.
李湛荣 《双语学习》2007,(8M):31-32,34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准备到各特殊教育学校走访之前,已做足了心理准备,准备聆听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悲苦,准备感受一下“特殊”的孩子们那“特别不快乐”的人生,准备和校长们聊聊特殊教育该向我们普通教育学点什么,以使特殊教育少走些“弯路”,让“特殊”的领域变得不那么特殊。但真正和几位校长“交换意见”后,他们众口一词地指出,我们所从事的特殊教育理应处于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6.
倪宗红 《家庭教育》2007,(3S):23-23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的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8.
做标本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静悄悄的标本室迎来了三个准备参加比赛的“生物迷”。这次比赛非同小可,他们准备制作一个台湾“大风蝶”标本。  相似文献   

9.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陆游主张学诗要重“诗外功”。其实,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使自己的课达到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关键也不单在一堂课上的40分钟,还需教师的“课外功”,即这位教师学识功底的厚薄,对教材、教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程度。如前苏联有位历史教师,很成功地完成了一堂公开课,有人问他:“准备这堂课,你花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说:“准备了一辈子。”实际上他准备这堂课仅用了十几分钟,那为什么说“准备了一辈子”呢?…  相似文献   

10.
天津中学在教学楼入口处有一面校训墙,上面题有“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育的要求只有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才能被他们所接受。社会是教育学生的大课堂,下岗职工在艰难地谋生,事业的成功者踌躇满志,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去自觉地思考人生。明天的成功,起步于今天的准备。“准备”积累于每堂课的成功学习,积累于每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准备”是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接受外来信息时,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建构的。学生在接受“人生”“成功”“准备”这些信息时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作为校训的话语要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有些人似乎老是“福星高照”?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幸运”吗?实际上,“幸运”者只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众不同而已:他们时刻为他们的“运气”作好了准备,而且培养了善于利用“好运”的种种习惯。不论您是刚刚开始一种新事业,还是正准备“跳槽”,或者仅仅只是企望自已取得进步,培养以下习惯都可大大增加您获得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陆丽梅 《教师博览》2023,(15):80-81
幼儿、家长和教师的美育意识都比较薄弱。文章通过挖掘家乡德庆具有教育价值的“金林水乡”“龙母祖庙”“雄鸡舞”“炮仗攻狮子”“金山茶”“富笋”等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研究,把幼小衔接目标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在自主探索体验中传承家乡的特色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并结合教学案例,给出落实研究成果的策略,强化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教育价值,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习作之源,习作是对生活的描摹。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准备工夫,准备工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生活经验丰富了,好的习惯养成了,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淌了。”可见习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现在,儿童的习作似乎越来越游离于生活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佳作。“杨澜凭积累成为主持人”和“小泽征尔靠平时练就的功力勇夺大奖桂冠”两个事例雄辩地说明有准备才能把握机会,选例典型,时代气息浓;“梯子”“横木”“长竖木”之喻,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机会与准备之间的关系,比喻论证效果好;通过增加对“相反”情况的表述,正反结合,提高了说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明月秋 《辅导员》2010,(4):45-45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做好准备,同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所谓“预”就是“事先”,“习”就是“练习”。也就是说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学生事先把课文按“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纲”读一读,了解熟悉、练习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试论准备──发展性教学原理的含义北京师大孙锡敏“准备”又称为“准备性”或“准备状态”,一般是指那些能促进学习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特点的总和,也就是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之前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已有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已有准备状...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18.
孙世斌 《教育文汇》2007,(10):42-42
小学《社会·商业与生活》这一单元结束后,有一节“模拟买卖”的活动课。我照例提前做好知识、教具、场地和组织工作方面的准备,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两件商品实物,自己也动手用白纸做一些“钱”,上面标明不同面额,再用课桌摆出了3个“摊位”。  相似文献   

19.
蒋蓓 《顽皮娃娃》2006,(6):I0001-I0006
观察背景 进入中班以来,小朋友生日时的“分享会”成了孩子们期盼的活动。维维小朋友生日当天,维维妈妈不但带来了大蛋糕,而且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美味的巧克力。漂亮的大蛋糕和巧克力马上吸引了孩子们:“哇,好漂亮的蛋糕呀!”“上面还有小白兔呢!”“我想吃那颗红樱桃”……孩子们还纷纷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小礼物……  相似文献   

20.
我兴奋地戴上了“总经理”的标志,按早已考虑好的分工在临时搭建的“柜台”前安排起来,一会儿工夫,卖衣服的、卖文具的、卖玩具的和卖小饰品的已各就其位。我还组织了几名“保安”维持秩序,以应对紧急事件的发生。为吸引顾客,我们还准备了几件小物品当做赠品。就在一切准备妥当,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儿时,“小顾客”们就拥了过来——“红领巾”义卖活动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