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被人欣赏,学生更是如此。一旦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可惜很多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多的是注意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学生有了过失,他们会立即指责;但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良好表现,他们却不一定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也许他们认为,做得好那是应该的,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多赏识学生     
人在内心深处常求得被人尊重,期待被人赏识。处在发展中的少年儿童这种心理需求则更为明显,他们都期待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赏识。在被别人赏识时能产生成就感,从而获得愉悦。这种积极的向上心态,会转化为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成为其获得更大成就的基石,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这种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渴望在学生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挚的育人情怀激发、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潜能尚未被激发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人最珍贵的莫过于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采取负责的教育方式和因材施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考试成了授业的专利,是约束学生的工具。考试把作为“人”的学生简化为“物”,即把学生的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标准件一样,全然无视被试的一切人的特征,学生完全被规格化了;考试事实上成为一种严格划分等级的制度,年复一年地把学生加以区分,这样不断地给人  相似文献   

6.
刘春华 《成才之路》2010,(29):I0007-I0007
传统语文教学,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几乎成了解答各种考试题的机器,厌倦了没有生趣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6,(5):62-62
武汉大学不久前公示了对13名考试作弊的学生的处理决定.其中3人被开除学籍,4人被记过,两人被严重警告。4人被留校察看。与这种有所区分的处分不同的是.早些时候.一所大学7名学生因在考试中央带纸条或将资料内容抄在课桌上面等而一律被开除学籍.并被要求在48小时内离校。  相似文献   

8.
关于“垃圾堆”的教育湖北张祥荣垃圾堆是一人常常被人遗忘的角落,但这“被人冷落的地方。只要留心观察·则存在着很大的挖掘潜力。我曾从垃圾堆着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上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从垃圾堆中看我国的消费水平.对学生...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13,(11):64-64
日前,深圳发生两辆校车追尾事故,73人被送往医院,其中71人为学生,事故原因为刹车失灵。为了确保校车质量和学生安全,必须建立校车生产的准入制度,校车应定点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气氛呆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被同学嘲笑、讽刺,怕教师说他是笨小孩,不敢大胆提出疑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里有被尊重和被承认的需要。”因此,教师耍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信任的目光和期望的语气给予肯定和鼓励,绝对不能训斥和处罚。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有主体性的人需要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因此,弘扬、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对人的主体性重视不够。在德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单向的、被教育、被塑造”的客体。这主要表现在: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方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认同,…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按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实施教育和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分层教学的设想常常被提起、被研究。以分快慢班的方式实行分层教学,由于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被教育界大多数人持否定态度。许多人转而在不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下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但由于针对五十人左右各种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蒋书琼 《贵州教育》2009,(13):16-16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个性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和侮辱学生人格的尊严和自尊。在被漠视和侮辱中成长的人,难有做人的尊严,在与人的交往中不会尊重人也不会自尊。我目的《学记》中也主张教学应“不凌节而教”。也就是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他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张歧平 《教育艺术》2008,(11):64-64
传统的封闭型、看守型的思想教育,说教式多,注入式多,“一刀切多”单向性多.保姆型多,无故重复多,学生成了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追求新知,希望被人尊重,不愿任人摆布。当我们认识到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能动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时,我们感到应该在强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学生生涯就这样被无数的考试串起,可是有些时候,考试又叫人幸福,叫人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相似文献   

17.
话语     
《河南教育》2011,(3):3-3
人才,就是不被社会和自己毁掉的学生;良师,就是不把学生毁掉的老师。——易中天称中国教育“毁人不倦”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时有发生,概括起来不外乎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和学生思维替代学生思维两种情况。这种现象隐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引导过度、点拨过度、讲解过度,或者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优生思维替代差生思维、群体思维替代个体思维等等。总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都有可能发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而且不易被人...  相似文献   

19.
一次给一个班的学生做辅导,学生说出了这么一句歇后语:被老师表扬———千年等一回。惊讶之后问其原因,学生说他们的老师只知道批评人,成天都板着脸,见谁做得不好就批评谁一顿,没见他表扬学生一次,哪怕他们做得再好。也许学生说的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的,但至少向我们喻示着一个信息:学生渴望被表扬,学生希望被赏识。被他人赏识、被别人赞美其实是每一个人的希望。它能让我们感受自我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假如我们的勤恳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那么,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将会慢慢丧失,对工作的厌恶则会一天天增长。学生学习也是…  相似文献   

20.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