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合理的高等教育举办机制只存在于一种合理的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中.政府与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都应是一种横向互动关系,而非纵向控制关系,而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则存在着更加直接和密切的相生相赖关系,高等教育应奠基于社会,而不是政府.公助民办是高等教育举办体制的应然选择.“公助”恰当地反映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民办”则合理地顺应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助民办”既符合高等教育自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要从单一的政府主导体制走向公助民办的多元化体制,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循序推进部分公立高校转制和大力提倡和推行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针对融入过程面临的教学内容供给抽象性与红色资源具体化之间的矛盾、教学方式单一性与学生主体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价值导向一元性与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之间的矛盾,需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教学方式上精良“配方”与学生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导向上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学习动力不足”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因素。从成就动机、群体影响、教师指导等角度,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应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之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价值链是指高校为了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从高校内部来看,学校层面的价值链可以分解为学校资源运作价值链、行政运作价值链、教学科研运作价值链、学生管理价值链.高校外部价值链包括高校与政府关系价值链、高校生源价值链、高校与人才市场价值链、高校与社会关系价值链、高校竞争对手价值链.只有实现高校内部和外部价值链之间、内部各单独价值链之间的协同运作,才能共同创造学校价值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利益相关群体。阐述了政府、行业部门、高校、导师、学生之间的关系。结合利益相关群体关系,提出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认同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调节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和讨关系的重要作用,而教育产业化观念对学生“认同意”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弱纯的弊端。强化学生的“认同感”教育,谨防教育产业化思潮对这种教育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起自觉的情感认问。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的延续,“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干预行为较为明显,因此如何协调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来看,“双一流”建设中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资源依赖关系,并且是一种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学对政府的资源依赖属于索求性依赖,而政府对大学的资源依赖属于选择性依赖;大学使用政府资源的自主性远低于政府使用大学资源的自主性。这种政府与大学之间的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妨碍了大学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大学的同质化发展甚至引发了大学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通过借鉴资源依赖理论相关内容,可从构建契约型合作关系、确保大学外部资源渠道多样化、组建大学联盟和重视大学特色发展四个方面,探索“双一流”建设中政府与大学非对称资源依赖关系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8.
二、香港的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UPGC)与高等院校自治 1.作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区”与“桥梁”的UPGC 尽管政府管理的“行政导向”与高校管理的“学术导向”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性,但由于高校本身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需要依靠政府为自己提供主要的办学经费,因此,它不可能完全摆脱政府的控制。为了尽可能减少政府在控制、管理高校时所产生的问题,香港政府仿效英国的做法,建立了“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大学城”模式、“服务产业”模式、“借鸡生蛋”模式、“国科大”模式和“逆流西扩”模式。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是地方城市与高等学校之间生存或发展需求进行资源交换而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助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高水平大学办学品牌产生辐射效应。异地办学新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亟须进一步强化引导东部高校到西部开展研究生教育,地方政府应正确把握异地办学新政,促进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异地非全过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长群体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力资本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本,在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高校校长人力资本的构成与特征将有助于理顺政府与高校校长之间的产权关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最能捕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要。调查分析认为,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形势、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存在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教师导向”和“学生面向”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学生“知”与“行”的关系和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和改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出路和措施是推进实践教学战略、面向学生战略、优师战略以及优化学风战略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样本,通过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从“单独个体层面”、“群体身份层面”、“社会认同层面”来探索关于新媒体使用与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路径,归纳出能较好阐释两者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借助媒介内容的主动使用,通过“身份认同”、“社会认同”等象征性资源聚合成教学生群体,减少高阶层生活体验和阶层分化的“标签”,使成教学生构建更为广阔的主观现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初级阶段,公立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民办高校逐渐成长,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需要创新。在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的权力管制关系之外,还存在着政府使用公共权力对民办高校进行的支持与帮助,并且,支持性关系构成了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系雏度,本文称以上两种关系为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双轨”关系。“双轨”关系是相对于单轨关系提出的。单轨关系强调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权力管制中“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双轨关系并不等同于简单地提出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可以存在着建设性的关系,而是主要区分二重关系所构成的格局,认为支持可以独立于管制而单独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与学生之间各类法律纠纷不断,双方“对簿公堂”时有发生。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法律问题将愈发突出。因此,正确认识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的性质、种类和特点,特别是要认识到高校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合同关系,这对于规范高校管理行为,防止高校“身份错误”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改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问题,是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界1994-2003年探讨的核心问题.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历史变迁过程、政府角色定位、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及教育中介组织四个方面.回顾我国已有学者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启示在于:把握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本质;探讨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具体化问题;进一步探究教育中介组织在解决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问题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大爱精神,正确处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高校要正确处理党政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领导与师生、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探索、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使命.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把握应从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流变出发,认识到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的文化特性、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国家利益、国家政权的重大影响.通过回归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厘清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物质性和社会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视角着重分析高校场域及其权力关系网络的特点和规律.由于高校场域独有的学术环境和学术资源,使得教师在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用知性认同取代了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师生之间关于“话语信任”的紧张关系,由此形成的“话语真空”正逐步被学生中的话语强势群体及学生家长所占据.消除“话语信任”的紧张关系,要求我们深入分析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与运作,在超越知性认同的基础上,从学生内心深处引起价值共鸣,通过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8.
双赢理论强调兼顾双方的利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应是校园内各群体利益协调、各种关系和谐共赢的校园。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三大主体,高校与学生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高校与辅导员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双赢的关系——最终形成三者的共赢关系,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9.
高校依法治校的理论探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 《辽宁教育研究》2002,25(12):21-23
一、“谁”要求高校依法治校 1.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那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自上而下的纵向型教育行政管理关系的单一格局,逐步转变为大量的平等主体间横向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和纵向型教育行政关系并存的新格局。高校的这种横向联系大量体现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培养所需人才的委托培养关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高校与各种社会组织之间联合办学的关系、金融机构与高校、学生之间的贷款关系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加速到来之际,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管理模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本科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从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视角,在分别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主体(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利益诉求与权力关系审视的基础上,对其权力配置进行了实践分析。基于此,构建出多元主体参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协同机制,明确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质应该是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等四者之间关系动态变化的反应,而反应的结果是要保证四者之间维持一种合理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