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两类。广西海洋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文化元素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海洋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海洋文化意识,提升广西海洋文化精神;加强海洋文化研究,推动广西海洋文化发展;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广西海洋文化;深度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的良性发展;集聚人才,加强海洋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平台,充分展示海洋文化的魅力,大力促进广西海洋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问题出发,探析发展伦理思想在破解“文化与发展断裂”这一发展难题中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而以发展伦理为视角,研究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发展价值,揭示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包容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探寻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平陆运河建设所蕴含的向海发展维度和海洋强区政策向度,为广西坚决扛起国家海洋强国的责任担当、勇当创新驱动向海而兴的先行者提供了展示舞台和实践载体。广西应高质量建设好平陆运河、高水平打造海洋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并且应重点在干部队伍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陆海通道互联互通、向海经济带协同发展、新产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实现“五个融入”,全面实现海洋强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紧密结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响,功利性和变通性密切联系。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要肯定宗教文化是广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广西沿海宗教文化具有的二重性特征,发挥海洋宗教文化在构建北部湾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特色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为精准扶贫提供政策与资金帮扶,还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难题。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有天然的耦合性,但二者的耦合还存在缺乏耦合制度保障、缺乏耦合途径创新、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大数据平台等困境。因此,需要深化两者的耦合空间,优化耦合途径选择,以此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与海洋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仅要利用这一契机发展好区域经济,更应该重视文化对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用独具本土特色的海洋文化塑造、传播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关注,使城市的发展获得持续、强大的助力。基于广西北部湾城市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城市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海洋文化特色下的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海洋强国,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海洋文化建设。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将为铸造海洋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西北部湾是中国目前尚未污染的绿色海湾,是中国珍贵的海洋资源。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索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国家海洋事业的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文化是独特的海洋生产生活方式与海洋生态环境下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形式、海洋商业贸易和现代广西北部湾港口的形成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渔业、盐业、商贸、信仰等各种民俗形态上。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广西北部湾地区应制定相应措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海洋民俗文化,加快美丽广西建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既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马列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透过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们既可以看到二者对外开放思想的一致性,又能明显看到二者的不同之处,从而给我们以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海洋强区战略背景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助推广西海洋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在借鉴系统动力学和“推-拉”理论的基础上,遴选助推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辨析因子之间的关联性,据此构建动力系统和驱动机制模型,并就进一步促进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视剧本到小说,莫言为创作《红树林》,曾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而这种缘分在作品中集中呈现为红树林与珍珠。作为广西海洋文化中精华所属部分,两者分别被作者匠心地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作用。由此,莫言的"结缘"的创作实践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广西海洋文化有幸得到文学层面"声扬"的同时,贴近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接地气之举。但是,本土当代文坛中的"新概念化倾向"却与之大相径庭。有鉴于斯,从生活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这,正是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中国来说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北部湾是我国临海最洁净的一片海域,急需我们的保护和开发。而广西高校的海洋专业正处于空白状态,构建广西海洋科学基础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广西美食旅游项目开发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民族美食品种繁多,别具风味。在广西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基于民族美食的美食旅游项目开发,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成为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对广西美食旅游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挖掘民族饮食文化宝藏,还能打造民族美食品牌,为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对位于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前沿和门户的广西将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广西"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定位、战略取向和战略重点等背景,广西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应建构"海上丝绸之路"空间开放战略新格局,统筹和深化广西各地市区域间相互协作发展,推进"三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融合和加强文化、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十分薄弱,针对这一现状,必须加强海洋文化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海洋文化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全方位的教育系统,使当代大学生建立理性的海洋意识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春香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55-57,64
农产品绿色物流建设对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保护优化广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开辟广西农民增收新途径;极大地促进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及广西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学界掀起了关于海洋教育的研究热潮,吸引了多位海洋和教育领域的学者产出大量成果,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揭示出中国海洋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与理论前沿。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5-2019年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561篇海洋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从核心作者、机构、发文期刊以及高被引文献等方面,揭示中国海洋教育的热点、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中国海洋教育研究的历史趋势为波动上升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名核心作者、核心研究机构以及核心发文期刊。通过对海洋教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广西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应确立科学的哲学观,实施服务广西海洋发展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政府要坚持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辩证统一,以形成两者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互为支撑、开放融通的协调发展态势;高教系统要充分发挥内因与外因的作用,既要充分发挥"内力"的主要作用,也要积极借助"外力"的作用;主管部门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两点论"和重点扶持、重点建设的"重点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海洋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2010年公布《海洋素养范畴与K-12年级内涵》报告后,海洋教育正式进入海洋素养时代,加上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以海洋素养为主的海洋教育方针,引领全球海洋教育者对于海洋素养研究的趋势,也带动海洋教育的快速发展。亚洲海洋教育者协会自201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以来,陆续举办了三届海洋教育研讨会,同时也建立一个海洋教育交流的平台,该协会除了搭起亚洲海洋教育者的交流外,在交流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的海洋教育内涵,第三届亚洲海洋教育者研讨会,成为带动未来亚洲海洋教育发展的契机。文章通过汇整国际海洋教育者社群的发展、海洋素养架构发展、海洋素养评量以及海洋教育内涵四个部分,以文献回顾的方式探讨亚洲海洋教育合作与发展契机,以期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海洋教育过去与现况,共同推动和发展未来的海洋教育。  相似文献   

20.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至今约有200余年的历史。1896年唐景崧开办了桂剧科班"桂林春班",其创作的桂剧剧本《看棋亭杂剧》是桂剧发展史上第一批为本剧种而撰的独有剧目。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马君武、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等人成立广西戏剧改进会、桂剧学校等机构,从事桂剧改革和人才培养,为桂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桂剧演出以桂剧团为依托,多次在地方和全国的戏剧活动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逐渐丰富,桂剧也与其他传统戏剧一样面临市场萎缩、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面对当代桂剧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促进桂剧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