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到高粮老先生,缘于一次关于建国50周年的采访。曾担心高老80高龄,又曾患过脑溢血,是否会给接受采访带来困难。但是,在高老满屋子一摞摞历史事件的静态定格前,高老又恢复了流畅的记忆,讲述着一幅幅照片的拍摄年代、背景和照片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接触到高粮老先生,缘于一次关于建国50周年的采访,曾担心高老80高龄,又曾患过服溢眼血,是否会给接受采访带来困难,但是,在高老满屋子一摞摞历史事件的静态定格前,高老又恢复了流畅记忆,讲述着一幅幅照片的拍摄年代,背景和照片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侯蕾 《军事记者》2006,(11):17-17
对于一名新人行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最大的难题不是写稿件,而是如何得到采访对象的理解支持。由于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不同,所以,面对采访的心理和态度自然就不一样。如果采访前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采访时就会碰钉子、吃“闭门羹”。因此,要针对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进行采访。一、尊重型。绝大部分采访对象是这种心理。他们相信媒体宣传的功能,愿意配合采访,并尽可能地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这类采访对象,礼节周到,态度端正,思路清楚,表述准确。面对这类人,要十分珍惜,应该礼尚往来,热情回报,千万不可出现漠然或者随便的行为。否则,就会让他们失望,降低他们的热情,从而影响后面的采访质量。二、敬畏型。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很多,或者是自以为地位低下,有人微言轻之虑;或者担心新闻事件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或者曾经与新闻媒体发生过误解,担心媒体报道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采访中,他们常常表现出若即若离、躲躲闪闪、欲言又止等行为。面对这  相似文献   

4.
李瑾 《声屏世界》2006,(7):31-32
2005年5月份“,教授接受采访要收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对此事件的讨论颇多,公众也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许多专家学者、教授本身对这个问题也是莫衷一是。外交学院的宫少朋教授成为这一事件的主角,他那一句“我必须收费,否则我宁愿不接受采访”的“名言”还被各家媒体以各种显著的方式表现出来。事情起源于《中国青年报》一名实习记者陈燕(化名)的采访。据介绍,她联系到外交学院宫少朋教授并提出了采访要求,宫教授先是拒绝接受采访,在她提出可以付费时,宫教授告知了收费标准,两个小时400元。此外,宫教授还建议:报社应该主动拿出一个付费采…  相似文献   

5.
为了写出有说服力的报道,需要进行深入采访。采访比写作技巧更为重要。采访充分,即使文字上稍差一些,但因事实本身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也会有一定的说服力;反之,如果采访不扎实,文字再美,说服力也是有限的。对于采访来说,毫无疑问,经验越丰富越好。但是,采访经验再丰富,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怠惰。无论怎样能干的记者,一旦在采访上偷懒,他的报道马上就会失去光彩,不再能打动读者的心。有些人,年青时写过有影响的、令人叫绝的文章,出了名,成了大家,上了一点年纪,便开始写起无聊的、没有生命力的文章来。这决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写,而是因为他们腿懒了,不再辛勤地从事调查研究了,从而丧失了通过实践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在他们那里,已经没有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说服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采访     
自从成为一名小记者之后,我从来还没有进行过采访。因为,很早就听人对我说过:“即使你侥幸成为一名小记者,也不会有人接受你的采访。毕竟,你还是一名小学生,没有人会像对待一名记者那样对待你。”前些日子,《梨园春》来我市演出。早已闻讯的我兴奋不已,打算进行第一次采访。但又想起那些话,我内心矛盾极了。去吧,害怕失败;不去吧,就失去这次锻炼的机会,我犹犹豫豫的。对,只有试才会成功,不试怎么会成功呢?最后,为了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自己的勇气,我决定去采访。无论成功或失败,至少我知道,我努力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事件回放: 据2月25日《羊城晚报》报道, 为了做"走访老电影人"的系列专题需要,该报记者孙毅蕾曾三次致电老艺术家孙道临,表明采访意图,但孙道临先生一直坚持接受采访就要收费。孙道临先生认为,由于《羊城晚报》要采访的内容是关于"电影百年"的,其中涉及到很多他以前拍戏的情况、他的想法及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他的谈话内容就应该属于知识产权,是应该收费的。他说:"我也不是什么采访都要酬劳,我是要看采访的内容是什么,要采访多少时间而定。以前接受采访我也是不收费的,现在主要是因为自己太疲劳,老这样接受采访吃不消,也应该拿点酬劳,还有  相似文献   

8.
记者有三重境界。 第一是做个忠实记录者,第二是做个聪明的发现者,第三是做个睿智的思想者。 初当记者,只会记录,要练的是耳朵和手腕,屏息静听,书写不停。有时,提问不知为何而问,聆听不知为何而听。人物、事件摆在那里,做记者的如实记述,再向读者如实禀报而已。还有不大相信自己的听力和笔迹的,干脆随身带个小录音机,把人家说的话“一网打尽”,再也不用担心会有“落网之鱼”。 如遇所谓大人物、大明星、大作家、大学者,对于经验不足的记者来说,采访便成了“过堂”,未语汗先流,心惶惶而面赤赤,仿佛自己理亏似的。有时问题…  相似文献   

9.
涉及国家领导出访的报道,目前我们的地方性传媒尚没有采访的权利,只能采用新华社稿。但是,关于同一个事件的新华社稿会有多篇,选用哪一篇更有代表性,更能体现问题的要点,这就需要地方报纸编辑对事件的把握和业务功底了。  相似文献   

10.
大众视线     
<正>陈道明:受害演员不必结束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内地著名演员陈道明日前在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发表自己对"艳照门"事件的看法,他认为传播者是最恶劣的,不认为涉入"艳照门"事件的演员会因此而结束演艺生涯。  相似文献   

11.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电视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采访。由于隐性采访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能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实质,因而电视记者在拍摄社会新闻或进行舆论监督时往往会采取这种手段。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在显性采访无法获取新闻事实时对记者具有较大帮助,但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假如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新闻侵权,引发官司,更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手段谈一些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不少基层新闻工作者认为,自己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比较微小、琐碎,平常而又简单,甚至有时觉得没有多少"新闻点"可寻,所以新闻采访不易出彩.  相似文献   

13.
新新闻主义潮起潮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新闻学流派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新新闻主义采访技巧独特,写作手法别致,它强调“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内部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因此,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界形成自己的门派。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这一流派便基本上没有了市场,近年又受到进一步的清算。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坚持:记就是记录,在采访时一定要冷静和客观,尽量让自己不要卷入到采访的事件中去,以免给采访和写作带来太多的主观色彩。然而,湖北巴东县中医院女护士王飞越却让我放弃了这种坚持。王飞越得知自己患的是肺癌,便坚持死后要把眼角膜捐献给穷苦的眼疾患。我在11年的记生涯中,还没有哪一次像采访王飞越这样使我的情感陷得那么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采访是否付费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同性恋婚姻法的提案。各媒体的记者闻讯纷纷采访她。她通过助手宣布,采访15分钟内免费,采访1小时以上,每小时收费500元。这个事情一经传播,引发了传媒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联系到以前发生的同类提出采访收费的事件,看来这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提上日程展开讨论的话题。它不属于传媒的职业规范,但是与传媒的工作惯例,以及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显然存在关联。因而,2006年4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59位研究生参加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笔谈。大家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创见。这类问题不需要强行得出结论,但是通过讨论,可以开阔思路,引导大家关注传媒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下采集、编辑了其中11位研究生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介入式暗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丹 《今传媒》2006,(12):6-7
暗访,又叫“隐性采访”,可以分为介入式采访和非介入式采访两大类。介入式,即记者假冒各种身份,与事件的当事人交往,以获得新闻信息;非介入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显露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眼光观察,没有介入或干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新闻信息。介入式采访兴起于19世纪末美  相似文献   

18.
快中求细     
新闻报道贵在“新”,而突发性事件新闻更应突出一个“快”字,人们称突发性事件新闻为”冒热气的新闻”,所以必须快采、快写、快发。但是,如果只注重了“快”而不求细,采访不深、不细,往往会使很重要、很新鲜的新闻难以见报。在“快”中求细,是我在两次采写突发事件中,一次失败、一次成功而得出的一点体会。去年7月7日,我部500余名官兵奉命协助济南铁路局紧急抢修被连日暴雨冲垮的铁路路基。我随部队来到抢险现场后,在对事件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我便根据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粗略、肤浅的采访写了一篇700字左右的消息——《津…  相似文献   

19.
他曾被美国总统邀请到白宫作客,但是自己请客只有最简单的三菜一汤;他身家千万美金,但是却会在洛杉矶街头捡拾丢弃的易拉罐;他在祖国捐赠已过千万元人民币,但是近30年间却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衣服……。  相似文献   

20.
吴强 《视听界》2002,(6):35-36
在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为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或者是不愿谈又不善谈。这就给记者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融洽气氛忌直接入题在农村采访,多是有备而去的。也就是说采访目的是明确的。但是,采访时不宜直接入题。因为,大多数农民没有经历过采访,面对突然伸来的话筒和神秘的摄像机,往往会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