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佳友 《中国记者》2012,(10):47-48
2012年,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广大党员的信任下,我作为浙江省5万多名宣传文化系统人员中的一员,荣幸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职责之神圣.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做一名好记者是我的最高理想,帮助别人是我的最大快乐.我经常问自己,当记者为了什么?我想,就是要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做到执行力、公信力至上.怎样当一名好记者?那就是要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倾听群众的呼声,走进百姓的心灵,因为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根.  相似文献   

2.
我采写的通讯《根扎黄土心向党》(载《渭南报》),获得渭南地区1990年“两优一先”新闻竞赛二等奖。至此,我已有14篇作品在全国和省地获奖。我仅想谈点粗浅体会。新闻采写要看“天”看“地”。用记者的话说,叫吃透“两头”。一是要经常学习好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弄懂它的精神实质,把握住“大气候”。二是要了解客观实际,掌握“热点”和群众心态.带着问题,深入采掘,象寻采矿石一样发现闪光的精晶.  相似文献   

3.
县广播站(台)的新闻工作者,长年累月地工作在接近实际、接近群众的最基层,同时肩负着县级记者,省台、省报集体记者的三重任务,可谓“三位一体”的“小”记者。“小”记者们因受新闻信息源和业务素质的限制,加上各种新闻媒介的“进食标准”各有不同,所以,要想在立足本地宣传的同时,为大台大报“填空补缺”,写出好稿,的确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4.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完陕西省委办的“总编台长培训班”,认真地学习了1992-1999年间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学习了省委领导有关宣传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担任陕西农民报主编两年多的实践,我觉得当好农民报记者起码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走、不怕狗、不怕丑)。先说不怕“走”。因为农民报记者大量的活动是在农村,就经常会遇到“走”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一是教育号召大家“走”。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人常说的“三转”记者多了起来。所谓“三转”,实际上就是一天跟在领导夙子后边转,跟着会议发的贴于转,跟着一帮同伙…  相似文献   

6.
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可读性",这是一道摆在办报人面前需要研究解答的课题。地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鼓舞群众,这无疑要有很强的指导性。然而,报纸如果没有可读性,老百姓不愿看,又何谈用报纸去"教育人"、"鼓舞人"?地市党报必须做到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才能既起喉舌作用,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软与硬的关系多年来,新闻界有种说法,地市报之所以不大受群众欢迎,一是因为报道面窄,就生产谈生产,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7.
地、市、县报是我国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向读者特别是基层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正如《新闻记者》刊登的座谈纪要所指出的,地、市、县报目前面临着一些需要探索和改革的问题。作为这个方面军的一员,我想就其中“如何办出地方特色”的问题,结合本报实践谈几点看法,参加《新闻记者》发起的讨论,和同行们交流。第一,地、市、县报要办出地方特色,就要说当地群众想说的话,多  相似文献   

8.
地市县报怎样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满足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需要,我认为关键是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这就是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结合实际,从当地的工作和群众思想实际出发,进行生动活泼地宣传。宣传党的政策,目的是通过舆论引导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齐心合力建设社会主义,这就是党报的指导性。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提出:经济报道重点放在两头推《编采业务》报道,人民R报总编辑范敬宜说,经济报道要能联系最大多数读者。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抓住两头,一是中央这一头,即宣传、解释好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最大程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央每~个重大决策的内容、意义以及这些决策在贯彻中、在群众中具体化的过程、情况和问题,特别是这些决策与国计民生(尤其是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系;二是群众这一头,即要经常地抓住和回答群众在经济生活中最关注的、议论纷纷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帮助予以解决。抓住…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接连有4篇作品在区内外获奖。新闻单位的同行要我谈谈体会,实在有点心怯。我到《石河子报》任记者刚满一年。之前,当过农工、文教、教过书、任过新闻干事,歪歪扭扭,写了几百篇稿件,方领会到一点,要扎扎实实深入实际,也要老老实实多学习多思索。当个小报记者,说来既难也不难,要写点常规式的报道,抄抄文件材料,跟着首长迎来送往自然不难;然而,要想深入到基层,挖掘出真正的新闻,并写出独到的有鲜明特色的作品,确也不易。今年4月5日清明节,我和一位新疆日报记者一大早赶到周总理纪念碑,想通过采访悼念活动,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领袖的怀念之情。整整一天时间,我们“泡”在人群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人民前线报始终把宣传的重点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基层官兵,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服务。在成功推出“记者夜访连队”、“开训进行曲”、“记者走进训练场”等专栏后,近期又推出了“到基层碰新闻”专栏,每篇稿件写法新颖,现场感强,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很快成为报纸宣传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通读这个专栏的稿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方式,是人民前线报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13.
唐虎 《军事记者》2003,(8):46-47
中心工作,在整个军事新闻宣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人民武警报一名驻站记者,我始终以搞好中心工作报道为己任,较好地完成了报社和部队领导赋予的中心工作宣传任务。去年以来,我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刊发稿件170余篇,其中反映中心工作的报道就有153篇。其中长篇通讯《打黑除恶一利剑》在军报、武警报刊发后,还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阅评组的高度评价。回顾一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我感到搞好中心工作报道关键要把握好3个环节。起点要高落脚要实中心工作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密不可分,又与部队建设、社会稳定紧密相关。要驾驭中心工…  相似文献   

14.
1988年5月底,我厂民兵高炮连千里行军到开封参加实弹射击比武,首发命中拖靶,受到河南省军区的嘉奖。载誉归来又受到洛阳市和厂领导的热情迎接和高度赞扬。作为一名民兵,我既感到光荣和自豪,又想把战友们的事迹宣传出去。而这时的高炮连,已成为厂里的英雄,记者们来了一批又一批,我这个基层报道员能采写到什么呢?我想,记者们大都来去匆匆,抱“西瓜”,写大作,我何不拣点“芝麻”,写记者们顾不上写的新闻呢?于是,我采访了我最熟悉的民兵龚福予。并把他如何过好家庭关,千方百计搞好训练的事迹写成稿子,此稿很快在厂报三版头条…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15家地市报纸的总编辑和记者,新近在中原古城濮阳聚会,中心议题是商讨如何宣传十三大精神,深化报纸自身的改革。大家认为,地市报要进一步发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并在信息流向、内容筛选、报道角度上来一个全面更新,方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近期,要宣传好十三大精神,应当广泛地运用民主对话形式,把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面临的困难等,通过对话让群众理解,使人接受;群众的意见要求,对  相似文献   

16.
我在河北日报农村版当记者十多年,采写了400余篇。300万字的各类稿件,其中有40余篇分别获得省级、全国农民报协会及行业好新闻奖。这些稿件大都是与“身”入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壤、“心”入农民群众真情实感的内心世界密不可分的。 十多年来,我饱尝了当农报记者的甘苦,也找到了与农民、农村、农业相通的切入点,采写了大量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好稿,获得了读者的认可,也使男性同行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女记者,经常深入基层,既要有敬业的热情,又要有克服女性自身弱点和不怕困难的毅力。女记者也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以百分之百的母性爱护自己的孩子。但在工作需要和牵挂孩子之间,有时就需要割舍一点人之常情,才能深入得下去。  相似文献   

17.
一、掌握群众想知道的信息办一份群众满意的县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县报要利用好离群众近的优势,增强与群众的互动,发挥好县域主流媒体的桥梁作用,在当好党的喉舌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群众的代言人,贴近群众生活,从群众关心的事情着手,千方百计替群众解难题,力争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一次考察中央电视台时说,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更多地宣传群众,宣传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想知道的事情。记者在坚持新闻采写的客观与真实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民生关爱作用,多关注一些对国家、社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情。记者要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做好桥梁与纽带的沟通作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军事记者》2001,(6):24-25
●军事记者编辑部 ●总第138期● 刊头题字 黄建峰 ●2001年第6期不是记者说记者马勇我不是记者,但从当顾问、到离休后撰写革命回忆录和经常写点小稿件,见报豆腐块后,就有不少同志送我个美称:马记者。我不是记者,但对记者的艰辛和不怕流血牺牲,从抗日战争年代的晋察冀边区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冀晋日报记者们报道的八路军和抗日群众,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人的英雄事迹,我就对战地记者产生了崇敬,特别对新华社战绩报道的署名记者,尤为敬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社会上对记者有不少评说:记者不为民说话,不如回家抱娃娃。记者不为民作…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报道要"接地气",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新闻媒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常运用平民化语言,善于利用新媒体。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新闻报道才能踏踏实实,深入人心,真真正正地做到"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工作要坚持人民性,即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