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蔡敏 《教育科学》2004,20(6):28-31,52
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过程以真实情境为主线,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分析和表现,达到提高社会认知水平,解决价值矛盾冲突,进行自我人格反思的教学目的。教学程序包括动机激发、“演员”选拔、场景筹备、“观众”培训、情境表演和问题总结等环节。该模式使用的难点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时间的筹划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价值取向问题是高校德育的核心问题。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在价值观念变革和多元价值观念并存、撞击、冲突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应当以当代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建设有自己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社会的现实需要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发展完善的要求为依据,解决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即价值主体取向、价值目标取向及内容取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2005,(7):16-17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客。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价值教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是向学生进行特定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灌输。从本质上来说,德育更体现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在开放的环境里,如果仅仅是把德育定位在“价值教育”层面上,对学生只是进行某些规范、标准的灌输,必将导致德育实效性的欠缺。德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但并不排斥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4.
德育冲突涉及多种社会动因:以独断方式呈现的道德知识,因否定与拒绝其他知识的话语空间,会成为诱发德育冲突的导火线;被激活的内在超越性会成为推助学生挣脱体制性羁伴的内驱力;学生同辈群体易形成属于自己的非制度性的价值和规范,这些价值和规范有时带有标新立异的反主流色彩.在特定情境的诱发下,师生之间静态的、相对隐蔽的、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的矛盾会演化成动态的、公开的言行冲突;冲突并非总意味着病态性的关系或破坏性的后果,德育冲突也制造了推动德育实践与主体道德发展的契机,冲突的缓解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教学活动中,角色扮演一直为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所青睐。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有争论价值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恰当运用角色扮演活动能收到其他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独特功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以及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利于探索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方法和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价值并存、价值冲突凸显的当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矛盾。本文从当今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面临的矛盾出发,研究如何运用热点资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韩宏 《宁夏教育》2004,(1):18-19
目前学校的德育面临着三大难题: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学校的德育工作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一些学生向往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而无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了解而又热衷于追赶时髦,他们把道德理论的学习当作说教,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寓德育于人文教育之中,使学生相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成为世界上惟一未中断的文明,必有其合理性。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用人类在漫长社会…  相似文献   

8.
价值冲突是客观存在且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现象,高校“两课”教学应对此予以重视。价值冲突由于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等因素而形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应对价值冲突,高校“两课”教学应当:坚持主导价值观念的灌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转型、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自主性;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科学史是我们人类一直探究、思考及解决生物发展规律的历史过程。而价值取向指的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科学史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桥梁,将生物科学史融入生物学科教学中,正确解读人文价值取向与科学史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社会转型和价值冲突是密切相关的,社会转型必然要引起价值冲突,而价值冲突可以深化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冲突错综复杂,既有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也有本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的冲突。这些价值冲突往往集中表现在“代沟”、传统与现代、利益与道德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转型势必影响到青年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二、指导学生处理好理想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矛盾冲突。三、指导学生处理好社会道德现状和自身道德修养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增强新时期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德育目标层次化。二、德育主体自律化。三:德育内容现代化。四:德育活动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完美的道德人格对于解决人们生活中德与行的矛盾以及各种道德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伦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门传授伦理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其任务除了道德知识的传授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为此,高校伦理学课程应确立以完善学生道德人格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实施以激发学生自觉选择正确价值取向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树立发展的、动态的、多元的评价观念;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交互冲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交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教学程序、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目标、数学思维方式、数学价值观念和个人需要等方面出现相互矛盾而产生并被感知到的不一致或相互干扰。它可以分为实质性交互冲突和人际关系交互冲突两类。数学课堂教学交互冲突对数学课堂教学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发挥好积极作用,疏导好消极影响,数学课堂教学交互才能够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转型势必影响到青年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二、指导学生处理好理想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矛盾冲突。三、指导学生处理好社会道德现状和自身道德修养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增强新时期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德育目标层次化。二、德育主体自律化。三:德育内容现代化。四:德育活动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完美的道德人格对于解决人们生活中德与行的矛盾以及各种道德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伦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门传授伦理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其任务除了道德知识的传授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为此,高校伦理学课程应确立以完善学生道德人格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实施以激发学生自觉选择正确价值取向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树立发展的、动态的、多元的评价观念;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德育,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新课程背景下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现象的重要举措与重要途径,更是唤起全体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增强学科德育实施能力的教学研究成果.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现实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及面临的困惑和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即通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和塑造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所谓价值性工具,是指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的工具。在国际上,我国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绝无仅有的。所谓工具性价值,是指我国高校的部分德育教师把教授德育课程和灌输价值观念作为保证自己工作和饭碗的价值,而不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自己是否接受和理解,仅仅是一种工作而已,教完后便完成任务。试想,让教师去传授和灌输连他自己都不一定接受和理解的价值观念,学生又怎么能接受和理解?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于是在高校德育中教育行政部门的价值性工具的指导思想便与高校教师的工具性价值的工…  相似文献   

19.
从矛盾分析法视角来看,师幼冲突的本质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矛盾,"求关注"与"被忽视"的矛盾,"孩子"与"受教育者"双重角色间的矛盾。矛盾分析法介入师幼冲突具有理性价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幼师把握解决师幼冲突的时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利于幼师树立正确的师幼冲突观;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利于幼师明确解决师幼冲突的关键。文章利用矛盾分析法,对师幼矛盾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解构,在方法论的指导下重构缓和师幼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葛恒阳 《教育与职业》2007,(33):127-128
义和利是人们价值取向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义和利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和利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