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机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及特点,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论文评价体系方面探索一条多元化的培养道路来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硕士培养模式的历史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教发[2009]4号)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教发[2009]6号),并对招生细则和调剂政策作出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大力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政策,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将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9年教育部决定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推动了我国硕士研究生从以培养学术学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专业学位为主的模式转变。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较晚,其培养模式在理论和现实发展中都存在不足。基于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新时期人才观等理论出发,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素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雪  柴毅  甘思源  李萍 《教书育人》2013,(12):22-2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由于应届毕业生与以往招收的在职人员相比,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锻炼,而研究生对参与实践活动又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因此,培养单位建立多层次实践环节对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本文通过提出探索创新"三赢"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多元培养"替代"单一培养";探索创新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对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和实施,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文中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建立“双导师”负责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培养措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生背景,指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型。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在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文章阐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以二年半学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阐述一种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3月18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签约仪式在东北师大校部举行。 为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经双方领导协商决定,从2009年起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决定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并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25所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该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剖析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培养理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改革等方面切实提高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并向世界开放,我国土木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又一个挑战(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正在由长久以来的精英式教育,逐步转向高端人才的大众化培养,我国教育部也从2009年开始,设置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一培养类型,再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把握两类人才的共性与不同点,区分具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才能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研究生》2009,(12):4-7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27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正是大势所趋。2009年,国家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用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并以此为契机,积极稳妥地实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可以预期,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各类专业学位硕士逐渐将变成社会的“新宠”。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新鲜事物,本期杂志汇集专业学位教育中多方声音,既有来自政策制定者的权威政策解读,又有来自这一政蓑的亲历者——全日制在读硕士专业研究生对这一政篆的切身感受,意在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了重大调整 ,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新的重心 ,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从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原因、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培养注重学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型人才。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发展和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出发,分析电子信息类高层工程研究人才的能力,构建了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依托工程中心、重大项目、重点团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正在由长久以来的精英式教育,逐步转向高端人才的大众化培养,教育部也从2009年开始,设置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一培养类型,再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把握两类人才的共性与不同点,区分具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才能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亟须提高研究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素质。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综合试验的设立.能够较好地提高食品学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