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各类血管所组成。每一心动周期心脏射血一次,心脏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将血液从心脏射向动脉。一般将心脏的射血功能称为泵功能。心脏泵血的基本原理,是心肌进行节律性舒缩活动,使心房和心室产生压力变化,成为血流的原动力,心脏靠血管各出入口的瓣膜作用,使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完成血液循环功能。人体运动时,需要血液输送大量O_2和各种营养物质到运动单位,同时将二氧化碳等物质排除体外,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以供给机体新陈代谢需要。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与否,主要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心脏射出的血量多少。提高运动训练水平,一定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心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在于运动心脏跳动是生命的标志。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心脏总是不停地、有节奏地跳动着。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由于肌肉的紧张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增强,加大了心脏工作量,从而使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增粗,心脏增大,收缩力增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动员心脏”,也叫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脏周期性地收缩并输出一定量的血液,维持循环的正常进行。每次心脏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心搏量。心搏量乘以每分钟的心率便是每分钟的排血量,简称心排量,  相似文献   

3.
快速跑的时候,两腿肌肉负担着身体的重 量,进行着剧烈的运动,消耗大量的氧气和养料。为此,心脏跳动加快,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以补充肌肉运动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保证快跑运动的正常进行。 快跑时两腿有节奏、交替地进行着收缩和放松,使肌肉里小静脉中的血液受到挤压,迅速流向心脏,满足机体中血液循环的需要。如果跑到终点后就立即停下来,肌肉停止了有节律的收缩,小静脉失去肌肉的挤压,使大部分血液暂时聚集在两腿的肌肉中,减少了回心血量,会造成血压下降和脑组织暂时贫血、缺氧,出现头昏眼花等现象。所以快跑…  相似文献   

4.
老年妇女从事杨式太极拳前后的某些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名从事杨式太极拳练习1个月的老年妇女进行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杨式太极拳可提高老年妇女的心室厚度和收缩幅度,尤其是提高左室后壁厚度和收缩幅度,说明心室壁血波供应得到改善;可使受试者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均明显降低,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揭示老年人从事杨式太极拳练习可改善其心肌血液供应,提高心肌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所谓“急刹车”,是指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在运动时肌肉是连续地一缩一松地活动,肌肉放松时血管充盈血液,肌肉收缩时可把血管中的血液挤回心脏。若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心脏仍然在快速地把血液从心脏泵到四周,而周围血液因重力作用淤积在下肢血管里,回流心脏不够,这样不仅不能加快恢复,还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严重时还可产生重力性休克,所以运动后立即静坐或静卧是不符合运动生理学要求的,因为下肢静脉血管由舒张到收缩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或慢跑,并做一些放  相似文献   

6.
熊开宇 《网球天地》2011,(8):102-103
心率是指人体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脏就像是一个泵,其主要功能就是向全身输送血液,实验研究证明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越强,人体的有氧能力就越好。心脏泵血的能力主要由心腔大小、心肌力量、回心血量和心率几方面因素构成,而心率是调节心脏泵血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短跳运动员运动时交感——肾上腺系统强烈兴奋,心脏收缩强而有力,射血时间较短,但外周阻力较大,心脏顺应性较低,心脏的活动是大强度、高耗能过程。耐力项目运动员心肌顺应性较好舒张彻底,心肌前负荷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较低,心肌耗能较小,心脏作功不易疲劳,有明显的机能节省化现象,保证了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时尚球类》2006,(3):63-63
1不宜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将会停止.而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出现休克昏倒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一 、不能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相似文献   

10.
血压、脉搏     
血压: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的压力,称之为血压。在循环系统各段血管中血压高低不等,动脉血压较静脉血压高。一般所称“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常以上肢肱动脉测得的血压为代表。动脉血压主要由心室收缩和周围动脉的阻力所形成,与动脉壁的弹性、循环血流量和血液的粘稠度也有关。心室收缩是推动血液向前流动的主要力量,周围动脉的阻力是阻碍血液向前流动的主要力量,推动力克服阻力后使血液向前流动,两者共同形成动脉血压。动脉  相似文献   

11.
对大鼠运动心肌肥大和病理心肌肥大模型心室肌球蛋白α和β重链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大鼠经10周游泳训练后引起心肌肥大,心室肌球蛋白α重链百分比和肌原纤维ATPase活性升高,β重链百分比降低(p<0.05)。与此变化相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由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大鼠心室肌球蛋α重链百分比和肌纤维ATPase活性降低,β重链百分比升高(P<0.05)。说明运动心脏的重塑过程不同于病理性心脏,前者重塑后使心肌收缩性提高,后者重塑后心脏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用这个响亮的口号,提醒人们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心脏。一个人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强有力的心肌,这种心肌富有弹性、没有脂肪、收缩更为完全,搬运和搏出的机能强。心脏功能的标志一般以心脏跳动次数来衡量。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仍然采用“三部制”,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使人体由剧烈活动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的状态。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呢?因为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剧烈的体育运动大部分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机体内积累了一些代谢物质(如乳酸等)。这些物质需要在运动后继续增加氧的供应才能逐渐消除。另一方面,在剧烈的运动时,大量的血液流往活动的肢体,血液向心脏的回流除靠心脏的收缩力外,还要借助肌肉节律性收缩所形成的挤压作用,把血液  相似文献   

14.
针刺内关穴对改善运动中心肌缺血和心脏泵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柏  王瑞元 《体育科学》1993,13(6):61-65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 M 型和 B 型相结合的方法。对10名体院大学生进行了针刺内关穴前后大强度运动过程中心室壁局部运动(RWM)以及心脏泵血功能变化的研究。实验发现,针刺内关穴可以提高运动时 RWM 的运动幅度,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表现为 RWM 的一致性增加,使心肌收缩的效率提高,心脏泵血效果好。提示:针刺内关穴可以作为改善运动中心肌血液供应,提高心泵血功能的有效方法,应在训练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玲  邓树勋 《体育科技》2001,22(1):37-4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普遍出现的生理现象,其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现象.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末完全阐明.根据文献报导,从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大因子、遗传因素等对心肌肥大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每天要跳动10万次以上,泵出的血液约有700万毫升。这样,一个寿命为70岁的人,一生心脏的跳动次数就达22亿次以上,泵出的血液近7亿升。从而,保证了人的一生日日夜夜肌体各部分氧气和营养的供给,使其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运动心脏的自身调节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不同类型运动心脏的实验动物模型,对心脏产生的内分泌激素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运动心脏均可以产生自身内分泌的适应性改变,但其内分泌激素的产生部位、释放水平、功能意义及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耐力型运动心脏内分泌激素主要产自心房,静力型运动心脏内分泌激素主要产自心室,循环血中心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变以耐力训练较为显著。耐力型运动心脏内分泌改变对于增强心肌收缩性,增强心肌有氧能力,调节机体能量节省化状态和储备力有重要意义。静力型运动心脏内分泌改变则在调节自身结构增殖肥大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常保健】七大措施预防猝死冠心病猝死的原因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主支突发梗塞(通常由血栓造成),致使心肌大面积急性缺血和坏死;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缺乏营养,致心肌破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脏发生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冠心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为避免发生猝死,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保持情绪稳定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二、戒烟禁酒要彻底戒烟禁酒。研究证实,在心脏病死亡者中有21%是由吸烟造成的。每…  相似文献   

19.
心脏趣谈     
世界上的奇人奇事难以计数,至今尚未发现没有心脏且能活在世上的人。就人体而言,假如心脏不日夜跳动,我们的血液就无法奔流,新陈代谢就无法进行,眼、耳、鼻、舌、身就无用处,脑也就无法工作。心脏,一旦停止了跳动,也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心跳是生命的标志之一。从胎儿时期形成心脏起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心脏总是不停地跳动着。一个活到70岁的人,他的心脏已跳动过25—28亿次左右。生理学家认为一般人的心脏只能跳动28亿次左右,如果每分钟跳  相似文献   

20.
选取江苏女足队员18名,普通专业健康女大学生18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测各组每搏射血量、每搏功、心脏指数、总外周阻力的情况.结果发现:每分射血量(SV)、总外周阻力(TPR)、血管顺应性(C)、心肌收缩力指数(HI)、每搏功(SW)、每分功(CW)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SV、C、SW、CW显著高于普通女大学生;TRP显著低于普通女大学生.研究认为:长期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