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文本身就富有很强的伸展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教学的形象美,体味语文本身所蕴含的情趣美、语言美、思想美。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将美育教育做到尽可能的完善,带给学生美的体验。一、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语文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语文本身就具有审美情操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每篇课文都闪烁着美的璀璨光辉,触角伸向了美的方方面面,走进语文就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3.
韩昱 《快乐阅读》2012,(16):124
语文教材是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一段文字、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颗审判的"他山之石"。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突出的共性特征:肢解课文(包括课文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将一篇完整的课文,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美好的意境,撕得支离破碎,使之失去了完整的美及其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行将自己的或参考书提供的思想灌注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对作品独立理解发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突出的共性特征:肢解课文(包括课文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将一篇完整的课文,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美好的意境,撕得支离破碎,使之失去了完整的美及其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行将自己的或参考书提供的思想灌注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对作品独立理解发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小学语文《燕子》这篇课文时,从画面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三方面,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尽可能地再现作品所创造出的审美意境,并通过审美联想,尽可能完整地将它"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将学生带入有声有色有味的图画般的审美意境中去,指导学生到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教会学生感受和内化美,最终实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新大纲提出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阅读教学的改革首当其冲.语文老师应当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学生从课文中带出来,引导他们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以三篇课文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地谈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怎样通过引导学生走出课文的小天地,到社会、到文学的海洋中去,从而达到提高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觉到语文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一、深情诵读,体验美在阅读和讲授课文时,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受到感染,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拨动学生内心“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不只是教师读,还得让学生读起来。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不是凭简单的直白的学生讨论和教师说教来实现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的课文表现出来。语文教学离开了美,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抓住课文中美好的、有价值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必须做到有美、有得、有为、有关。一、有美所谓有美,就是教师要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美,每上一课,尽量地把课文中最美的地方突现在学生的面前,让课文本身象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在这方面,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是抓有表情的朗读。一般说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注意有表  相似文献   

12.
李广成 《广西教育》2007,(12B):9-10
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入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片段,或全篇地去对课文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用,挖掘出文章力透纸背的内在美。一句话,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勇于突破常态,敢于创新,善于去挖掘课文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标准》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浙江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我要一本书》、《燕子过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满高大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 ,我觉得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不失为教学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好方法。  一、欣赏画面 感知形象美本单元三篇课文图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以读为手段,促进学生理解、语感和对知识的内化运用,解决了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对文质兼美课文进行太过细琐地分析,使朗读环节最终成为一种"行而上学",极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的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完整地感受课文内涵之美,加深记忆,增加积累,最终达到放飞整个身心去体验文章的意、情、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训练手段,更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点目标之一。语文教师要让朗读成为学生打开绿色生态语文课堂的金钥匙。我们的做法可以是:听课文录音,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语音之美;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活力之美;读的形式多样,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丰富之美;细读品味佳句,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神韵之美。让我们执掌朗读这把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去开启语文绿色课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学校,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语文课,教师把一篇课文教完之后,学生除多认得一些字词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外,别的收获少之又少。这涉及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没有从"语文角度"去教学。所谓"语文角度"是区别于"非语文角度"的一个概念,就是阅读者在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时,不光要明白其字面的意思,还要领会其深刻的内涵。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需要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去指导。一、"语文角度"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的教育,将是贫穷的教育。”实际上,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让语文课与美同行。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共选编课文172篇,其中插图106幅。这106幅课文插图恰似106颗珍珠,璀璀璨璨地,在课本中闪烁。长期来,一些语文教师对课文插图视而不见,弃而不用,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如何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有下面几条途径。  一、走出认识误区,文图和谐发展。课文插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美育的重要范畴。因此,重视课文插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课文插图当成“画蛇添足”,当成是图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美的欣赏主要是通过课文本身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以艺术的力量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欣赏美的习惯和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兴趣,提高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下面以第十一册教材中的看图学文《桂林山水》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欣赏语言、意境、结构"三美"。一、欣赏语言美师:《桂林山水》一文,语言准确、形象、朴实而又绚丽。用词准确,如"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