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完成子课题十七项,尚待完成二十项展望本世纪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改革趋势的总报告已有大框架在工作中令人瞩目地进行了现代化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是全国新闻界同行共同努力耕耘的一部将为后人留下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科学的信史。编写和出版此书,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闻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为新历史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开拓和发展,提供准确的历史资料。可是,它从开始筹办到如今,已经度过十个春秋,一些有关人士——编委方言、撰稿人芮宛如……都已撒手尘寰。而今它虽然“成功在望”,却仍处于“进行式”,仍在“写史写文写频频”,能不让人“绕廊行处思腾腾”?  相似文献   

3.
《出版经济》2021,(8):42-43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像我这样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印象深刻.因为改革开放前我们经历过,那个时候我们的收入状况、生活水平如何,而今天又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当然,有些局外人也看得清楚.这些年来,我经常有机会跟外国政党的一些领袖接触、交往,向他们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是以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科研人员为主体,历经多年酝酿研究的集体著作.作为第一本研究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著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大致轮廓,为后来的研究者搭建起了一个研究平台,为新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与新闻事业现状报纸事业的基本状况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状况新闻通讯社现状受众基本状况研究新闻媒介的结构与区域分布研究(二)新的历史时期与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新闻宣传工作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与新闻事业现状报纸事业的基本状况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状况新闻通讯社现状受众基本状况研究新闻媒介的结构与区域分布研究(二)新的历史时期与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新闻宣传工作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舆论环境新闻事业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如农村发展、小城镇发展、城市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包亚兄 《青年记者》2016,(31):89-90
《新闻学季刊》(以下简称《季刊》)是抗战时期一份颇具影响的新闻学术刊物,对战时“荟萃名流学者”、战后“规划报业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该刊由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共出版8期,总计160余万字.除“特载”及“新闻界新闻”外,《季刊》共刊载研究文章115篇,汇集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对《季刊》的研究尚处空白,本文试通过研究该刊的创办背景及主要内容,来探讨战时及战后我国新闻学术研究的特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5月17日到23日,不大不小的连阴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虽然已入初夏,但是这个江南市镇江阴市却总是冷风习习,来自全国的几十位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报纸的“老总”们,却和这里的雨不完全一样,时而“淅淅沥沥”地,时  相似文献   

9.
《新闻爱好者》创刊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以传播信息为主要职能的新闻事业是社会各项事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一部分。信息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随着传播手段的愈来愈现代化,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报纸的发行为例,在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经相当普及。据1980年的统计资料,美国人平均千人拥有日报274份,英国平均千人拥有日报410份;法国平均千人合190份。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1983年的统计,我国各类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的专著《20世纪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汉奇作序。全书52万字,分述20世纪理论新闻、实用新闻学、边缘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新闻学的产生与研究历程;阐述新闻教育、传播学究的变迁与成果,介绍港、澳、台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与展望走向21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情况。《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尹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年代,马克思一段有关 报纸规律的论述在新闻界广泛流传,"……但要 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 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 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 脱的。"有研究者分析,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成为 中国新闻界在新时期进入改革阶段的最重要的理 论资源。这一被反复援引的思想最重要的诉求 是,肃清文革期间反动政治力量对于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2.
放在我面前的是一部内容如此丰瞻的著述,书名《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分三大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250万字的“通史”,是我国新闻学史方面的50名专家通力协作,历时10年才编写成功的,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成就,值得我们为之高兴。我国新闻通史的编写,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不是轻易能搞成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和最先有印刷报纸的国家,有将近1300年的封建社会办报的历史,有一百多年外国人参加办报的历史,有一百多年资产阶级办报活动的历史,有半个世纪的无产阶级从事办报活动的历史。在我国这片土地上,曾先后出现过6万…  相似文献   

13.
石坚 《新闻知识》2006,(8):72-74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其魅力主要在于事实本身。而一篇成功的解释性新闻报道,其魅力主要在于它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为解释性报道下一个定义,我会这样描述它:解释性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向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的《中国会成为日本吗?》,应该说是一篇报道内容比较客观,作者见解独到的解释性新闻。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未果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又有所抬头之际,这篇解释性报道以其鲜明的观点、新颖的见解,表明中国“构成的威…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工作或友情的关系,我为政界、新闻、出版、文化界人士和同门师生的著作作序写跋,算起来也有几百篇了。我一直把这件事作为“新知先睹,书里淘金,互相学习,增长见识”的快事。慎重选择,勉力而为,虽然辛苦,也从中受益多多。这样的新闻研究与成果多多益善这次约请我为其博士论文出版作序的是我院2021年的博士毕业生陆洪磊同学,实属首例。我欣然允诺是基于以下三点,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15.
因调研一个全国性少数民族新闻方面的项目,有幸获赠白润生教授《中国新闻通史纲要》(修订本)一书,回去后翻开第一页便被深深吸引和打动.连续几天读罢,有一种酣畅涌动胸中。有意味的是.该书是一本教材性质的史书,但它却能如此打动人,令人久久回味。因此。我很乐意将这部以全新角度编撰而成的“巨著”推荐给同行及广大读者,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它了解中国新闻发展的全面、客观、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6.
17.
梁衡是新闻界少有的通才。文学、政治与新闻,这三个看起来大相径庭的领域,在他那里却息息相通,神奇地变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他是记者、作家、学者、官员。他笑谈真理,境界高远;一手美文,著作等身。天赋、资质、勤奋与执著,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并使他在四个不同的角  相似文献   

18.
一个身在媒体的人,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呢?在这十年中,白岩松,用身在媒体的特殊身份,见证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媒体,中国媒体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他们走出了"9.11"的尴尬,远离了"伊拉克"的争议,从"非典"开始蜕变,最终,在成功报道"PX项目迁址"事件中做到了"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从《幸福了吗?》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在信息透明度的问题上,我们已经在路上。  相似文献   

19.
本刊北京专稿“斯大林新闻模式”这个概念,在我国新闻研究界已经流行几年了,可是却没有一篇文章、一次学术会议专门探讨过它,今年2月,新华社前任副社长、高级记者李普致信《新闻学刊》编辑部,希望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的建议得到了不少同志的赞同,于是,《学刊》编辑部于3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斯大林新闻模式专题讨论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宣部新闻局、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社科院新闻所等单位有关的研究人员共20人,参加这次小型学术会议。会议由主编钱辛波主持,三小时的时间,发言没有中断过,老一代和新一代新闻学研究者在经过10年的新闻观念更新后,对斯大林新闻模式的总体认识达到了共识。  相似文献   

20.
国庆前夕,国家计委、中宣部等举办《辉煌的50年》大型展览。许多观众参观了新闻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展厅。仍觉意犹未尽。9月30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中国新闻事业50年成就展》。许多观众又一大早赶来参加开幕式。饱览反映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近2000张图片。这次展览首次使用大量图片资料,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成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