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老师的话:《成长中的故事》是“记录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系列训练中的第4篇,它同前面3篇(《我的成长记录本《》我出生了》和《名字的故事》)组成一个单元。至此,这一单元暂告一个段落。下一阶段,将刊登“生活中的作文”系列训练设计的第二单元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把它们继续收入你的成长记录本中。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谈狐说鬼,记载诸多怪异之事,与志怪文学一脉相承.在《聊斋志异》所叙述的各类奇幻故事中,涉及“死而复生”这一现象的有七十余篇,而其中“因情复生”的篇幅则占到三分之一左右.立足于“因情复生”的现象之上,从“亲情”“爱情”两方面对这类故事进行整理归纳,并从佛教思想中“因果报应”“佛在心中”“灵魂不灭”等方面入手,探讨作者创作这类故事产生的原因,认为“因情复生”的故事反映了蒲松龄“劝孝悌“劝真情”的思想观念和他以儒为主,佛、道辅之的神道观.  相似文献   

3.
《成长中的故事》是“记录自己成长的故事”作系列训练中的第4篇.它同前面3篇(《我的成长记录本》《我出生了》和《名字的故事》)组成一个单元。至此。这一单元暂告一个段落。下一阶段,将刊登“生活中的作”系列训练设计的第二单元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把它们继续收入你的成长记录本中。[编按]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志怪里的湖神婢女如愿,是民间俗信里的女神,又因使人如愿的功能,在宋以后逐渐成为文人诗作里理想的妾和幸福安乐的象征。在宋代话本《朱蛇记》中,如愿融入龙女故事,产生了云姐这一替兄报恩、满足主人公愿望、功成身退的龙女形象,使龙女故事更加贴近民间现实,成为龙女故事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朱蛇记》是最早的龙女报恩故事,同时又是宋代城镇说话艺术的遗留,直到明清时期仍在流传,和民间关联密切,影响了当代民间流传的龙女故事中的“赠女报恩”“意外得妻”“使人如愿”情节,龙女形象也因如愿的融入生发出更加符合民间想象的顺从、能干的特点,更具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四月十四日,听了银川新城区第九小学姜瑞华老师的一堂“看图写话”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看图写话”教材是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基础训练9”.这项训练原来只要求学生“看图听故事,再把故事讲出来”.姜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在观察、想象和口述故事的基础上,写出一篇完整的故事,这就把原来的教学要求提高了一步.下面就这一训练课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刘向《列女传》所载故事,有些是在先秦时期君主、将相、谋士等男性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模拟套作而形成的。“齐桓卫姬”故事吸收、借鉴了“桓公与管仲密谋伐莒”故事中的“人君有三色”之说,“齐孤逐女”故事套用了杨因故事中的“居乡三逐,事君五去”情节,“楚处庄侄”故事则吸收了咎犯谏晋平公故事中“国之五患”的说法。这三个故事模拟、套用历史风云中的男性人物事迹来创造女性人物故事,以表现她们的贤惠、机敏、才能出众,这实际上反映了女性人物评价标准并不独立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此文提供了根据题目新编故事的经验:①因题中有“明天”,构思了齐王临终嘱咐王子的情节。②因题中“留给”的蕴含十分丰富,补充了淳于髡谏齐王禁“三好”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今天上午听一特级教师给三年级学生上一篇传统的也算是经典的课文——《争论的故事》。当学生和文中兄弟俩一样展开争论时,我突然感到不对劲。《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将清代笑话集《笑林广集》中的一则笑话自然地结合于师生对话的场景中,同时把“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巧妙地蕴含其中,发人深省,寓教于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怎么吃大雁,还找过路的老人评理,最后大雁飞走了,兄弟俩再也射不着了。这一部分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失射雁的时机。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9.
【课前慎思】盼望着,盼望着,国庆就要来了,阅兵的脚步近了。2019年国庆节前夕,我在办公桌上和电脑中各设了一个文件夹,用于收集有关70周年大庆阅兵的资料我十分期待能在这次阅兵的震撼中上出一节崭新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因为2015年“9.3阅兵”之后,我执教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参见《小学数学教师》2016年第4期,同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第10期全文转载)。我很受鼓舞,这次想再次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视野     
“故事新编”是一种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的文学样式。创作者以原来的“故事”(大多是文学名著中的故事)为依据,使“故事”中的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穿过岁月的风云,生活到当今的社会中,从而“新编”出一些具有荒诞色彩的故事,借以嘲讽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现象。“故事新编”,贵在出新,它的“新”能开拓“语文新视野”,故今选编一组,供大学欣赏。  相似文献   

11.
案例1:“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啊?”人物:多多(4岁)时间和地点:某天晚上家里事件:妈妈在给多多读《三只小猪》的图画书多多看着书中的插图,他正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妈妈不时地停下来问多多一些问题:“故事中有几只小猪啊?”“第二只小猪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啊?”“第三只小猪造了什么房子啊?”……故事讲完了,妈妈又总结性地问了好几个问题:“这本书好看吗?”“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啊?”……图画书不等于教科书关于多多的案例家长肯定很熟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做的。的确,在很多时候,我们出于…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习》2000年第5、6期合刊中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个病句》一文。此文作者盛书刚先生因见央视《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栏目一直是采编人员讲述故事,便说讲故事的人“并非老百姓”,进而认定该栏目名称“言不达意,是个病句”。其实,该栏目名称没有语病,倒是盛文有两处语法方面的问题。其一,错析“老百姓自己”。盛文说“老百姓自己”是一个自身代词,“自己”是构成自身代词的词根,这就混淆了汉语的词根、词、短语三个概念。“老百姓自己”乃是“名 代”类型的复指短语。“自己”是一个复指性的人称代词,并非词根。其二,误解“受事者”。受事者就是受动作支配的对象。其所举英语例子“He admires himself”中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四册第13课《蜜蜂》,写的是一只蜜蜂到桃花上采集花粉并将蜜源告诉同伴的故事。文章采用了拟人的写法,第三人称“他”字出现了四次,“他们”出现了两次。文中虽未提到采粉采蜜的蜜蜂是蜂群中的哪一种,但纵观全文不难看出,课文中描写的是工蜂。工蜂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因此,用“他”和“他们”指代工蜂就显得不妥,而应换之以“她”和“她们”,就更为确切而不失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读了《历史课堂中的“伪现象”举证》(《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10期),深有感触,静心想一想,历史课堂中的伪现象确实不少,比如“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老师们经常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经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再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或奋发进取、百折不挠,或乐观向上、一往直前,或诚实谦虚、胸怀宽广,或胆大心细、善于思考,这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了实处,但课后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们所讲的故事是否真实。在我长期的听评课过程中就听到了许多“伪故事”,现略举几例,并作简单辨析。  相似文献   

15.
“听音响编故事”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积累运用”中的习作训练,根据听到的声音展开大胆的想象,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故事。  相似文献   

16.
李歆 《中学教研》2008,(12):8-9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解决了一个个数学问题后,对问题“背后的故事”往往知之甚少,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从中领悟数学问题的本质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提升他们的解题效能,成了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4—5第20页练习2第1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冲 《现代语文》2004,(10):44-44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苏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七课)课文后练习题引述了《世说新语》中谢安跟他的侄子谢朗、侄女谢道韫讨论“雪喻”问题的故事。教材给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中的“差”字加了注:“chà,大约,稍微”。笔者以为释义可取,注音有误。此句中的“差”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的“差可”、“差强人意”等词语,这些词语中的“差”读“chā”,不读“chà”,有《现代汉语词典》为证。《现代汉语词典》中,“差chā”的第三个义项及例证为:“(书)稍微;较;尚:天气~暖”。“差可”、“差强人意”等词语就列在“差…  相似文献   

18.
日本拟古典主义作家幸田露伴的早期短篇小说《一口剑》,讲述的是职业匠人正藏在逆境中铸剑成名的故事,其中“剑与铸剑”的隐喻,以及铸剑名匠、侠义、王的形象等,都受容了中国古代的干将莫邪故事。《一口剑》中,单剑是干将莫邪故事中“雄雌”双剑的变异;正藏这一人物是去神圣化了的干将,其妻子阿兰这一负心女子的形象与干将之妻莫邪形成对照;因夫妇关系而追求“立身出世”单一故事,取代了干将莫邪故事中渗透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复仇故事。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也一定从去年“超级女声”的热潮中,熟悉了“PK”这个词。其实,它最早来源于网络游戏,就是“playerkill”(玩家杀手在游戏既定的规则中打败其他玩家)。从第1期起“,创新PK台”将向你讲述古今中外在科学发展史上创新PK守旧的故事。第一个故事介绍的是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滕大尹鬼断家私》故事的文献渊源是《廉明公案》中的《滕同知断庶子金》,而并非《三言两拍资料》所引的《龙图公案·扯画轴》。该故事的人物原型在最初的《廉明公案》中就是“滕公”,后来在流传中一度被改成“包公”和“海公”。该故事在类型上属于“巧析家产型故事”以及“遗嘱”系列故事。故事中从“埋金”到“掘金”的情节设置受到了《晋书·隗焰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