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年前,父亲帮我打好背包准备好携带物品后,郑重地将一本《新闻写作教程》和河南日报社出版的《硕果集》送给我。打开扉页,上面还写着“好男儿志在军营”七个字。紧张而又艰苦的新兵连生活结束后,我下到了老连队炮班当了一名炮手。而和我一块下到连队的新战友有的去学驾驶、汽修,有的调到了机关。说不出的失落感让我从此变得沉默起来,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2.
“女兵,女兵,女兵,普通一兵又不普通……”离开京郊那座小小的通信站回到报社开始繁杂忙乱的生活已经好久了。但女兵小姐妹们嘹亮动人的歌声还是回荡在耳边.生物钟也一直停留在6时清醒22时犯困的节奏上。在通信站当兵锻炼的一个月,有我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到通信站体验生活,第一次在部队过生日,第一次春节没回家团聚,第一次在基层连队过年,第一次跟这么多小女兵一起生活,也是第一次以军报编辑的身份去探究去了解基层官兵对这张报纸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海岛小广播     
沈空某雷达站驻守在黄海深处的一个小岛上,由于连队远离大陆,且海上季风大,交通经常中断,生活枯燥又单调,环境相对比较艰苦。为丰富连队的化生活和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渴望,排长宋世鹏和王越、宋富平等官兵在指导员的帮助下办起了连队小广播,开办了“我与红色前哨”、“体育纵横”、“站史回忆录”、“热点访谈”等栏目,努力贴近官兵生活,提高收听率。海岛小广播的开办不但活跃了官兵的业余化生活.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播音员”和“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道路并非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1961年7月,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刚读完高中二年级,便背着一大捆数理化课本应征入伍。紧张艰苦的军营生活终于打碎了我退伍后报考大学当物理学家的美梦。我在连队当过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一干就是近5年。正当我开始工委应基层生活的时候,一纸命令下来,调我去师政治部机关报到。说是当新闻干事,却几乎是不干新闻、乡正常被抽去搞这个材料那个总结,结果一年多下来,新闻工作一无建树。大概沾了我自己这块“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牌子的光吧,1967年5月被阴差阳错地调到解放军报社…  相似文献   

5.
退伍女兵韩玉静被郑州市复通军人安置办公室安排到河南文艺广播电台工作,并在上班一个月后当上该台第一个从部队退伍、非科班毕业的节目主持人。这消息传回她的老部队──海军驻湛江某基地通信站时,战友们为她高兴,站领导托她的事迹载入连队荣誉室,用以教育留队的战士珍惜军旅时光,勤奋学习,走自学成才之路。落榜不落志韩玉静出生在思想家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8岁那年随父迁入郑州市。农村的田园生活使她自有灵气,都市节奏又给她一双想象的翅膀。中学时代,她就对文学情有独钟。1993年夏季,高考落榜的她并没有被黑色的七月所击…  相似文献   

6.
艰难之旅的记忆──我的记者生活片断陈金松记者的职业充满风险,记者的工作充满艰辛.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称职的军事记者,应该有一种特殊的职业素养──不畏强暴,不怕艰辛,踩着困难和艰险前进。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个神圣的职业,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有人...  相似文献   

7.
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后来当兵进军校,这期间已记不清有多少老师教过我。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初老师的容貌名字已记不清了。但唯有一位老师──《新闻与成才》,伴我度过4年军旅生活,使我走上了新闻成才之路,帮我圆了上军校当记者的梦。4载师生情,在我心头凝成一个浓浓的情绪,令我难以忘怀。1992年12月,我从皖西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来到二炮某部军营。紧张火热的军营生活,使我拿起了搁置已久的笔,每天训练间隙、业余时间,节假日,我都泡在写写画画上。入伍第一年,我就写了上百篇反映基层连队训练、生活的稿件,然而没有一篇能打…  相似文献   

8.
我自幼喜欢美术,连做梦都想当个画家。报考鲁迅美术学院落榜后,于1983年11月参军。由于我能画几笔画,新兵训练一结束就被团政治处选到电影组,出板报,画幻灯,放电影。一个偶然的机会对团里仅有的一台上海4A型相机着了迷,摆弄了两个月,冲洗出来的照片,灰蒙蒙斑斑点点。战友们说我不是那块料。于是乎,被首长发配到连队去大庆油田修公路了。我怎么也不服气,在北国平原每天完成六立方米土石方修路施工的间隙,刻苦钻研起摄影技术来,终于感动了连长、指导员。连队为我借了台照相机,买了胶卷,草原的蓝天白云,战友们施工的艰苦场面…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处在祖国“北极”的边防连队很偏远、很艰苦、也很神奇,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瞅一瞅。2006年报社的领导把我安排在边防九团四连蹲点,终于有了机会零距离接触到“北极”的边防连队和官兵。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冬天,19岁的我来到令我魂牵梦萦的军营.圆了从军梦。火热的连队生活给了我许多灵感,由于爱写写画画,我成为连队上下公认的“小秀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调到团里当了报道员,挤上了“爬格子”这条甬道。  相似文献   

11.
看着我桌上依次摆放着自己亲手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再看看自己几年来上百篇见稿的剪贴本,心中不禁涌现出一种感激之情。这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就仿佛是一层层楼梯,扶我入门,使我进步,激我前行!1993年7月,我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原某部的一个连队担任排长。习惯了军校生活的我突然来到战士中间,工作训练之余总觉得无聊,好像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就试着拿起笔来写些自认为是“新闻”的稿子寄往报社,本想自己有大专文化作根基,在报纸上登几篇文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然而,寄出去几十篇稿…  相似文献   

12.
刚迷上“爬格子”那阵子,我的写作热情很高,尤其是到报道组以后,更加勤奋,几乎每晚都要写作到一两点钟。由于我写的稿子没有感动过自己,自然也就打动不了编辑,结果“报道员”的头衔扛了几个月,竟然毫无收获。一次,我听说有个女兵连队的指导员,不顾“小家”顾“大家”,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一天她回到家,替3岁的儿子过生日时,孩子却叫她一阿姨”。于是,每逢周末,战士们便将她“撵”回家。采访到她的事迹后,我很受感动。回去后顾不上吃饭,连夜动手写稿,将采访的材料整理成为一篇1000多字的通讯。稿子发出没几天,便在《…  相似文献   

13.
17年前,我告别家乡亲人,入伍来到胶东半岛的一座军营。17年来的军旅之路,使我记忆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当新兵时担当连队的办报员。是她──黑板报,培养我成了一名先后在各级报刊、电台用稿千余篇,被《前卫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记者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14.
甘远志悲壮地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个曾与他同生活、共战斗过的战友,我永远忘不了那朝夕相处的7年岁月,忘不了一道在基层采访的那些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5.
1990年至1993年期间,时常在《人民海军》、《湛江日报》上见到你的“豆腐块”及名儿──谢文艺。那时你和我一样,都是90年兵,都是战士报道员。我在机关,你在连队,同在报道组实习时,我对你还有点不屑一顾呢:女兵搞报道,难成大气候。果然1993年你退伍以后便销声匿迹了,我却在大报小刊上屡屡露脸,不断地将获奖证书捧回案头,心中难免一阵沾沾自喜。1995年初夏,我在《人民海军》报社学习,每天下午我都到海军图书馆读书。有一天下午,刚坐在静谧的阅览室翻开最近一期的《美文》,目录居然印着谢文艺的名儿,一气读完,总怀疑是同名,…  相似文献   

16.
时光匆匆,两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我从一名新闻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略懂新闻ABC的师的新闻干事。与此同时,我对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老师,我不知不觉爱上了您”1991年下半年,团新闻干事被上级调走,我这个只能为团广播室写几篇广播稿的基层连队的排长被看作“千里马”,走上了团兼职新闻干事的岗位。一副重担突然压在了我的“嫩肩”上,只感到担子好沉好重,几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半年,我虽然坚持每天把办公室的10多份报纸通览一遍,白天跑连队,与基层官兵泡在一起,晚上苦思冥想,有时通宵达旦,把素材“熬”成稿…  相似文献   

17.
我是连队的一名战士,新闻写作的爱好者。在我们连队里没有南疆血与火的战场上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只是一个驻防在山沟沟里的空军地面连队。我写新闻稿件大都是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去年10月下旬,我们连队利用大半天时间对训练场地上的树叶进行了清扫掩埋,又铲除了训练场地上的杂草。这件事在我们连队生活里可谓是太平凡了。我根据当时的季节,写了《某部三连做好入冬前防火安全工作》的稿子寄给了报社,后经编辑修改后以《消除火灾隐患》为题刊登在《空军报》“冬防简讯”专栏。稿件刊登后,在我们上级机关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19.
魏庆 《新闻世界》2005,(4):23-24
美国女兵生活枯燥,俄罗斯女兵全面发展、韩国女特工队员毅力惊人、日本自卫队员晋升很难、挪威女兵勤俭节约、德国女兵想上战场,以色列女兵随处可见……在军队这个特殊的阵地,巾帼不让须眉,女兵们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危险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她们入伍时接受“魔鬼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广寻线索     
有位战友看了我的几本“剪贴”后,发现大部分都是连队里的生活“琐事”。不解地问:你那些线索是咋得来的? 我刚搞报道那阵子,是在连队当战士。部队驻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范围小,信息不灵,这对写新闻是个极不利的条件。怎么办? 一天,我的老乡小郑探家回来,闲谈中,他说起一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