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R&D投入强度是反映一国(地区)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北京地区R&D/GDP到2015年达5.5%以上.那么,如何确保北京市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北京地区R&D经费投入结构及贡献情况,发现北京地区具有“高政府,低企业”的R&D投入强度贡献特征以及企业贡献率下降趋势,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R&D投入强度贡献率、保持国外R&D资金投入优势并扩大其他R&D资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在分析贵州省R&D经费投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R&D经费的来源出发,深入分析影响R&D投入强度的各种因素,提出实现R&D投入强度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R&D投入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为依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深入考察近年来我国R&D投入的增长变化情况.我国R&D经费投入连年高速增长,企业作为我国R&D投入主体的地位日益加强,我国R&D经费在投入类型上更加倾向于试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R&D的投入强度依然很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经费投入的比例失衡,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继续加大我国R&D经费投入,提高R&D投入强度,特别是加大政府R&D经费投入,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比例,是我国科学技术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的R&D投入强度与世界各国相比处于何种水平?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研发水平,应该是加大政府投入还是加大企业投入?中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三类研发活动的发展是否平衡?造成中国基础研究强度偏低的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中国政府和企业今后将如何调整研发投入格局和投入强度,才能改善研发活动不平衡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研发能力与水平?这些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新角度对R&D与专利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用专利数量表示专利产出不同,以专利生产总值衡量专利产出.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专利生产中R&D投入要素的贡献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专利制度生产规模报酬递减、R&D支出经费的贡献额是R&D人员全时当量贡献额的3倍以上等结论.为了准确测度专利生产总值,运用包含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度对其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河南省高校第二次R&D资源清查的结果和历年数据,分析河南省高校R&D投入强度的概况和影响因素。河南省高校R&D投入强度整体偏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科技经费投入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结构等。运用GM(1,1)模型模拟并预测未来河南省高校R&D投入强度的走势。最后,提出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重视高校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提高科技支出比重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规模与R&D投入强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以西安市近八百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 ,对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强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 ,与企业R&D投入强度正相关 ;当企业规模较大时 ,与企业R&D投入强度负相关。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对R&D投入强度有正面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才能有助于增加企业进入高新技术行列的可能性 ,并进而促进R&D投入强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R&D投入强度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探索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2030年各省(区、市)R&D投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2/3的省(区、市)R&D投入强度滞后于当前工业化程度;R&D投入强度低于1%和超过2.15%的地区符合"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但在1%...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我国R&D强度增长趋势与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基本相符,并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但我国的R&D投入水平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几乎一个阶段.因此,如何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着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使R&D投入水平尽快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邹文杰 《科学学研究》2015,33(3):390-397
研发溢出效应以及空间异质性使得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应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了1993-2012我国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在空间上呈非均衡分布,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提升效应主要取决于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要素集聚水平,研发投入强度越大,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提升作用就越明显;而研发要素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则呈倒"U"型关系,研发要素集聚跨过一个门槛值,将抑制研发效率的提升。本文政策含义明显,政府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切忌走入盲目提高研发要素集聚的误区,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瑜胜  宋光辉 《科研管理》2016,37(12):122-131
论文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研发投资数据,运用单变量分组差异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公司控制权以及行业竞争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股东、法人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国家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负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大股东股权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有微弱的非线性影响;而公司市场优势对研发强度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对研发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在交互性上,行业竞争可以减轻国家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负向影响,行业竞争与股权制衡在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上具有一定替代性。  相似文献   

13.
高管团队(TMT)海外经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资源,构成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和认知基础,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尚未得到应有研究和探讨。本文构建TMT海外经验(含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整体研究框架,从理论上剖析TMT海外经验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揭示研发投入强度的中介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选取275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TMT海外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通过研发投入强度驱动企业创新绩效;研发投入强度在TMT海外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关键联结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TMT经验结构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以及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等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CEO年薪报酬、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振 《科研管理》2014,35(12):129-136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CEO年薪报酬、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年薪报酬与研发投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虽然非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年薪报酬与研发投资强度之间存在负向互动关系,但关系不显著;(2)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对公司当期和上期财务绩效分别具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关系;当期和上期财务绩效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分别具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关系;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的互动关系相反,并且关系不显著;(3)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当期年薪报酬与公司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虽然非高新技术企业CEO的当期年薪报酬与公司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但关系较弱。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而且在优化CEO年薪报酬契约,矫正公司研发投资不足和提高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2009-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政府专项研发补助关系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随着政府专项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以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均能起到促进政府专项研发补助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作用,随着政府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较高持股比例、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的上升幅度要显著大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较低、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以每轮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间隔衡量阶段性投资,研究风险资本的阶段性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每轮投资规模与投资时间间隔均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2)在对样本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对于不同投资阶段,阶段性投资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即对于早期投资阶段,每轮投资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投资时间间隔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负相关;而对于后期投资阶段,每轮投资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相关性,投资时间间隔与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说明风险资本不仅通过阶段性投资缓解了企业创新活动中的融资约束问题,还通过调整投资时间间隔来调整监督强度,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投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各国研发带来的影响,对企业研发和政府研发都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增加研发投入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列举了各国增加研发投入的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8.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  李东 《科研管理》2010,31(2):18-25
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气候保护和经济危机并存的背景下,减排二氧化碳不能刺激经济危机。研究了研发投资实现知识积累以及提高能效、替代实物能源投入的作用。进而将经济增长理论与最优控制模型结合,模拟分析了我国在给定排放配额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研发投入控制碳排放路径,实现经济的最优平稳增长和气候保护两重目标。研究发现:减排措施实施不宜太早或太晚,前期研发投资可以适当下调;然后逐渐提高研发投资强度,促进能源效率提高,替代部分实物能源投入;在知识积累和能源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研发投资可以再次回落至较低水平。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难度不超过450ppm目标下,我国需从2016年开始采取有效减排措施,不断提高研发投资比重。相应地,经济增长路径显示未来我国的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在严厉减排目标下经济增速略低;碳排放在早期还将继续较快增长,随着减排投资的有效实施,增速逐渐放缓;排放强度早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自有效减排投资实施以后,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