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角色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国际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无可置辩的选择。国际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要进行跨文化、跨国度的交流与竞争,意味着国家之间教育壁垒的破除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国际整合。适应这种革故鼎新的变化,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特别要重塑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育本质认识创新高教教师角色与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的本质乃至高教教师角色、教育功能都有了深层次的演变。本文论证了“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出现是高教教师角色和教育功能变革与创新的重要背景,阐述了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师角色及教育功能的转变,从而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是拥有高深学问、享受学术自由特权和充满人间关怀的特殊人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大学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者,要有为科学而科学的理想和独立、自由的学者精神;作为社会风气的营造者,要有关爱人间的社会良知和批判社会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发展影响教育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对学生以及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教师隐喻和教师社会角色都是教师的“代名词”.传统的教师隐喻比较古板地反映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而当今的教师隐喻能反映出更适合教育发展的教师社会角色,教师社会角色的这一变化将促成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多尔等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将教师定位为"平等者的首席"的后现代教师观,对于重新解读教师问题、进行教师职能定位、塑造新型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面前,必须清醒地直面这一思潮,借鉴后现代教师观提供的新视角反思教师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揭示教师存在的现代性弊端,使教师角色由外烁的、强制的、灌输的,转变为理解的、唤醒的、激活和发现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6.
每个社会个体在不同场合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每个角色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境域,这一境域的主要角色就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是教师和学生角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社会功能,就必须研究角色理论、教师角色及功能定位。用角色理论审视教师功能,可以发现教师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合作者及合作功能、督导者及督导功能、创新者及创新功能、反馈者及反馈功能上。  相似文献   

7.
教师角色的特征受到学校教育功能的制约。学校教育工具性功能的膨胀导致教师角色中人性的萎靡,教师被抽象为社会需要的符号,教师"自我"被严重遮蔽。当代学校教育意义性功能的补缺,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唤醒与健康个体的养成,它需要教师"自我"的回归,需要教师角色中人性的开掘。  相似文献   

8.
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而社会也赋予它很多的称谓:教师像园丁一样培育鲜花而自己默默无闻;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像火箭一样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而自己毁灭……这些比喻共同讴歌了教师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9.
1993年9月全国各中学推广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新教材,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强化记忆者”、“示范表演者”、“指挥、组织者”、“裁判、监督员”、“帮手、助手”。这不仅给现任中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师范教育的师范素质培养带来了新课题,要求师范教育培养具有角色功能的初中英语教师.笔者多年从事外语系基础课教学,在自己的教学中对放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10.
教师角色失调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整个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一个人生活于社会中,扮演着一种或多种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标志。但是,人在角色扮演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师隐喻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共生关系,将教师置于圣人之位而忽视教师个人的本真生活。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传统教师隐喻存在着单一生态因子论、个体生态简化论与个体生态失衡论的特点。传统教师隐喻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单一职能的执行者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当合理看待教师角色,将教师看作是多重生态下的生命者、个体生态的主导者与群体生态的协调者。  相似文献   

12.
冯雪琴 《山东教育》2002,(15):37-38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正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反映周围的现实事物、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使用角色语言、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而促进了语言、认知、理解以及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游戏角色的扮演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和活动兴趣,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与外部世界的情感冲突,促进儿童的心灵自由发展以及行为“社会化”,能让幼儿体验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人际关系。角色游戏实际上就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有方式,一种学习和成长环境。那么…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的影响下,大学教师作为科学研究者角色和社会服务者角色凸显,而作为教育者角色式微。高等教育的生活哲学观秉持重创造、过程、个性、差异的生成性思维,重视教师的自我生成、学生的自我生成以及教学相长之师生之间的自我生成,为大学教师育人角色的重塑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必然要求教师的功能、观念也要实现相应的转变,以利于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层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树立不同的角色意识,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人才培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文化”,它反映了社会大众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蕴含了大众的评价和期待。随着时代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隐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侧面向教师群体提供了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一系列变革.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式.国外许多研究者通过隐喻分析对教师角色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以中小学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为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补充半结构语句、问卷调查、撰写隐喻文本、创作视觉隐喻、半结构访谈、分析教学日志、分析自传体叙事、小组对话等.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创作的隐喻内涵丰富、类别多样,普遍包括知识提供者、养育者、制造者、指导者、爱和奉献的榜样、变革的推动者和权威者七种类型;不同性别、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的教师创作的隐喻具有一定的差异;隐喻分析在促进教师角色反思上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研究者应采用混合、规范的方法,加强从隐喻分析视角对教师角色进行的研究,并促进隐喻分析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从"主导者"转变为学习者、组织者、引导者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但是,目前教师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角色失调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本文在探讨教师角色失调所产生的影响情况下,提出调适教师角色失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中坚力量,帮助教师建构适当角色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政策与干预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提出教师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应承担关怀者、学习者、参与管理者、预防干预者、互动者等角色。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影响教师角色建构的障碍性因素,包括政策期待与现实期望冲突、“校园欺凌”概念存在混淆与泛化、治理目标与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等社会因素,以及教师认知不足、动机不强等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和教师个体两个层面提出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角色建构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构建有效治理机制,细化各参与主体职责,帮助教师形成正确认知、提升动力、提高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