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聋生的心灵世界,用一双可以洞察学生心理的眼睛去扫描他们心里的每一个角落,用一颗挚爱的心去读懂他们,宽慰他们,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
当下,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丰富师生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真诚关爱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4)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5)充分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及时捕捉师生深度交流的契机;(6)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家校合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尤其是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为学生的心理“把脉”,指导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惘.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绿化我们的校园,净化社会风气,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乐学并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走进学生心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倡导“走进学生心灵”的师德实践活动,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当班主任十多年,成功的经验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每周的班团课,我是高效率的利用,在整整一周的时间内,通过三种渠道来备班团课。  相似文献   

6.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刚迈入青春期的门槛,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学生心理上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学校教育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担负着为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的指向牌的重任,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让思想品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让青少年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李兰芬 《成才之路》2009,(11):75-75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的确,如果教师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那你就能时常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8.
祁瑞英 《教师》2011,(27):84-84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刚迈人青春期的门槛,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学生心理上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学校教育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担负着为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的指向牌的重任,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让思想品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让青少年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教学成果,同样对于教师而言,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上,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只有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知道他们的思路及内心活动,才能很好的走进他们的心灵,与其成为很好的朋友,进而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行之有效,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朱礼 《新课程研究》2007,(11):27-27
时光匆匆,一转眼我当班主任已有多年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好回报。而要得到这种回报,必须作到如下几点。第一,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  相似文献   

12.
沈红 《成才之路》2013,(5):76-76
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学校德育工作纷杂,而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十个手指都有长短,更何况是学生,个别差异性是十分显著的。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使得在教育上加大了难度。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是最好的方法。一、倾听的重要作用1.增强学生的自信,满足自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钱理群 《中学教育》2006,(12):10-15
北京大学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走进中学讲堂,为中学生们讲授鲁迅,激起强烈反响。他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情?他怎样让鲁迅从“神坛”走进中学生的心田?钱理群先生为此在上海建平中学作了一个演讲,其中有许多东西不仅仅是搞科教育的老师应当关注,所有教育工作都可以从中接受启迪。 现将演讲全刊载如下,希望能够引起读的关注——若干字为了简洁的目的,略作调整。[编按]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年的教育教学,我渐渐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走近你,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晓晖 《中国德育》2013,(17):78-79
面对学生的自私行为,一个老师疾言厉色历数自私的危害,明言谁再自私就惩罚谁。对此,学生无动于衷,一如既往。而另一个老师则是语重心长地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的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原因。他说:"我提灯笼照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讲完故事,全班同学鸦雀无声,若有所思。后来自私的现象真地减少了。第一位老师采用的是"说教"方式,  相似文献   

16.
马继红 《快乐阅读》2013,(11):101-101
从教十多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法宝。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吐真言,说真情,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17.
案例呈现李明,男,16岁,2006年来我校学习,分到我班。开始一段时间,这孩子的基本表现为:表情冷漠,不爱说话,也不和别的同学交往,上课总是低着头,也不主动回答问题。当时我认为这也许是他对环境还不熟悉造成的,适应之后会好的,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两个月后他却经常缺课,后来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躲避别人。此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现在的学生思想变化大,自我意识强,真可谓是个性十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教育轻则无效,重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这也是现在多数班主任管理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情。对于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情感,把握时机,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笔者从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的新课标教材,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这四个字的内容.教材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现实生活着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进行学习,并且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锻炼了学生的动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技能是教师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走进学生心灵的关键因素,在2008年开始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贴近,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