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阵地。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与积极的心态下,化苦学为乐学,化唯分数论为知识技能齐头并进,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佳发展,进而让初中数学课堂高效而精彩,值得我们思考。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教育界较时髦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1.精细重组教材,认真备课备课越充分,上课越其乐融融,师生越能找到幸福感。教师需要从初中三年、或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角度对教材进  相似文献   

2.
数学在每一阶段的升学考试中都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初中数学的学习则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格局和更合理的教与学关系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们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小学数学的学习进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之后,数学的学习便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变成了更为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实际应用.因而,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加深,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使该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积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交流分享,努力把数学课堂打造成"探究和分享"空间。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与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幸福的课堂中,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课堂的细节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心态,体现在教师的投入,体现在对自己职业的幸福感和为人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锻炼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科目,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将"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导入问题、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及教师评估等环节,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究数学知识当中增加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发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初中生数学学习时的积极主动性很多时候被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所左右.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遵循原则以及提问策略的优化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初中数学学科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知识量非常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及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建立高效课堂对教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根据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2):47-48
分层教学是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教学方式。它因符合"因材施教""生本课堂"的理念,一直被教师重视、认可。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参与度现状不容乐观。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那些能使生命变得更加有价值的事物,如愉悦与积极体验、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等。以积极心理学为出发点,分析提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创设温馨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课堂参与的激情;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精心设计分层教学课堂活动环节,增加各层次学生参与的机会;精准帮扶,体验成功,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在每一阶段的升学考试中都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初中数学的学习则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格局和更合理的教与学关系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们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小学数学的学习进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之后,数学的学习便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变成了更为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实际应用.因而,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10.
吴翠婵 《中国教师》2014,(16):27-28
<正>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则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结一般作为总结本课,开启下一课的钥匙。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受到时间、学生心态、教师课堂设计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在运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问题。究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究活动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也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1]。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成为义务教育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目前,各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都有探究活动设计,各有特色。数学课堂探究的氛围也很浓,老师总是尝试着将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获得,甚至有“逢课必探究”的味道。这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但其中不乏探究活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活力成为当前众多老师研究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初中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深受初中生的喜爱,他们将初中数学课本内容以及数学课堂都变"活"了,这种充满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课堂也积极进入了改革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吸引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从而实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应使师生都能体味到幸福,但现实中师生的幸福感均不太高。对于严谨抽象的数学而言,数学教学中师生的幸福感水平更是不容乐观。其实,教授数学是数学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学习数学也是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捷径。为使师生的幸福感得以同步提升,教师可在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淡化分数观念、倾听学生心声等方面充分展开工作。初步的创新实践表明,教师的心态积极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表明师生的幸福感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属于是一门较为枯燥、无趣的学科,数学教材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公式与抽象的概念,若是教师仅仅是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存储罐,在课堂上强行将所有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却缺少交流和互动,则必然会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在此种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甚至是出现逆反心理,向着厌恶数学、不愿学习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  相似文献   

17.
几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的一个版块.时代在发展,现在的课堂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从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走向互动化、智能化的智慧课堂,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智慧课堂强化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体验,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F0004-F0004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课堂、来自学生,学校积极倡导鼓励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以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就感,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目前学校已构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以“自学加展示”为特征的“1+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理念在数学日常教学中的主要体现。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不只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也是一门情感教育课,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情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就简要介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