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岁岁过年,今又过年。收到许多贺年短信时,春节便临近了。大街上,人们摩肩接踵逛商店,购年货的氛围浓烈起来。除夕夜与大年初一交会时刻,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告知人们新的一年已然来到。待到正月初五鞭炮再次响过,意味着大年就过完了。而今年的年味,是淡是浓?  相似文献   

2.
人们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从春节的传统习俗入手,与现在的春节习俗相比较,看到被人们淡忘和忽略的传统习俗,以及时代赋予春节新的内容。可见民俗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时代带给民俗不同的变化,我们既要继承和保护原有的文化传统,同时要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的变化,才能使民俗在创造和更新中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当年关临近,人们心里满满是回家过年的想法。有时想起春节的种种热闹节目,有时想念故乡的亲朋好友,或者儿时的过年情景。这些想念,有如提前上映的贺岁电影,越想念,越怀念。年的味道,是一种思念的味道,源远流长,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4.
年味     
小时候,总是盼望过年。天气刚刚转凉,我们就掰着指头数着过年的距离,我想我最初的数学概念就来源于对年的期盼吧!看着家里的粮囤慢慢变小了,直到把剩余的谷粒装进几只小袋了,年猪却渐渐肥壮的时候,我知道,快过年了。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节日春节年味的淡化、西方竞技体育与强势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存在问题,系统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嬗变,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式,明确提出文化立国、文化兴国,社会发展终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内涵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文化张扬与文化回归,保持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酥角 年味     
维尼 《大学生》2020,(3):90-91
2018年的春节,我在伦敦,这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不在家过年。在英国:外国友人撑起一台春晚,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异国他乡过年,那些往日不在意的过年习俗突然被我重视起来,看春节联欢表演便是其中一项。伦敦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城和数量庞大的华人群体,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年味还是比较浓的。伦敦中国城一月初就挂起了春节大红灯笼,不少学校也组织了春节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7.
年味     
日薄西山,浓橙色的光辉在淡淡的薄雾中穿行,把农历中一年的最后一缕明艳和温暖送到每个人的手心中,脸颊旁。我不紧不慢地提着一塑料袋沉甸甸的年货,向奶奶家走去。路边的烟花摊虽有顾客,却零零散散。一旁堆放的大箱烟花已落上一层灰,这几位顾客买的都是小型鞭炮。  相似文献   

8.
闻“年味”     
郑燕 《作文大王》2014,(1):58-59
丁丁一天比一天郁闷了,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可家里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 妈妈知道了丁丁的心思,神秘地说:“走,我带你去外面闻闻‘年味’吧!”  相似文献   

9.
年味     
时隔一年,我又踏上了这片土地——我的故乡,皖南一个名为山门的千年古镇。  相似文献   

10.
齐桂玲  陈健 《文教资料》2008,(19):58-60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近年来人们感到年味越来越淡了,综合来看,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是对年味淡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展开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年味     
家乡过年最有年味了,那是积淀千年的厚重文化底韵。大学士王安石曾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吹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幢憬。  相似文献   

12.
《教师》2018,(4)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进行了制灯谜、猜灯谜、赛灯谜的活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一平台,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深厚,更了解祖国的文字,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珍视。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之友》2017,(1):26-28
梁实秋:年夜饭特别丰盛年菜即是大锅菜梁实秋在《过年》中写道: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竞教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我们做这个题目,就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每个人都可以为‘春节申遗’做出贡献,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相似文献   

15.
乡村年味     
我60年代初出生在农村,留在脑海里的春节,仿佛春夏秋冬是一根椭圆形的网环,从正月初一绕到腊月三十,那链条的接口就是春节。  相似文献   

16.
好久没有感受绥宁的那种浓浓的年味了……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中的中国年 自从1985年10月去英国留学之后,我已经有27年没有在中国过春节了。但每当春节来临,过去在中国过年的“年味儿”仍会不时在脑子里显现。  相似文献   

18.
童年的年味     
又是一个新年将至,当年的气息丝丝缕缕地逼近眼前时,总有一种牵动心弦的情愫,在心底微微轻颤……  相似文献   

19.
年味的元旦     
朱枫 《教学随笔》2010,(1):28-31
现在我们要过两个新年,阳历年的元旦和阴历年的春节。同是过年但过法却不同。中国人习惯于过阴历年,阳历年的元旦好像只是机关的人放几天假,过年就像没过似的,一点年味儿也没有。  相似文献   

20.
腊八粥     
俗话说,大寒小寒又一年。从进入腊月开始,春节的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可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年的腊八,哥嫂们都不能赶回家来,于是春节里补上的那锅腊八粥,也就成了我们过年餐桌上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