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半封建"和"半殖民地"概念是革命导师恩格斯与列宁最早提出来的.中共的理论家在将这"两半"概念舶入之初,恪守了列宁所确定的理论界定标准与含义.1926年蔡和森第一次将"两半"概念联在一起用来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进入30年代后,"两半论"逐步成为中共理论家和史学家的共识;毛泽东这期间对此问题多次作出过全面、系统和深刻的阐述,从而使"两半论"作为共产党人观察近代社会的总理论而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以蔡和森、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精辟概括。这一概括科学正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早已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买办是中国近代伴随外来入侵势力侵略中国而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 ,是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买办最早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前的广州 ,在广州处理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当时的买办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为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 ;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当时买办一职 ,受到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 ,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 ,而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随着外来入侵势力的增强 ,这一限制被打破。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 :雇觅跟随买办及延请通事等项 ,由外商…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只经历过五种社会形态。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性质来看待 ,是将表示国家地位、国家关系的社会属性混同于社会的根本属性 ,提法缺乏科学命题内涵的唯一性 ,违背了历史学科体系的统一性和同范畴历史概念的同一性原则。从社会制度考察 ,由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及其持久统治地位的确立 ,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操纵地位 ,因此可以推定 ,这个阶段中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而 1 840— 1 91 2年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和理论创造。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从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个演变和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过程。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对于正确制定革命党人的战略和策略,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正确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吕振羽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有机统制,使得中国不可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但是在完全的社会主义建成之前,中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期间"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居领导地位,还有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存在的社会.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一方面创设社会主义,另方面完成资本主义这个阶段的任务,为社会主义的实行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如何看待和实施过渡阶段,这是社会主义者的一个难题.吕振羽的主张符合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关论述,即使在今天仍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扼杀了中国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结构的某些破坏,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独立发展的力量,总是程度不同地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其前途必然是殖民地或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历史证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史学界有人撰文认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用‘半殖民地’采表述社会性质”,作为表述国家地位的“半殖民地”概念不能纳入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经过考证,确认以陈独秀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将“半殖民地”纳入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认为:将“半殖民地”应当纳入社会性质,理由是:只有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才能反映出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无不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同构,即半殖民地国家与半殖民地社会在表述上没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近代人权学说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多种思想因素积累、蜕变与融会的结晶。这些思想包括 :斯多葛派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和个人主义精神 ,罗马私法中形成的权利概念以及基督教的二元政治观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实行个人本位主义,中国传统社会则奉行家族本位主义,这是中西社会在立国基础上的重大差别。辛亥革命之后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运用西方以个人本位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的家族本位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中国现代的个人主义仍然是脆弱的,具有鲜明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技工学校的起源,大致有清末西来、民国改造、中共自创、苏联援建等说法,均有一定合理性。经查,清末艺徒学堂、匠首学堂是最早的技工学校形式。随后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时期各有创建,名为工业学校。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创办了一大批兵工署技工学校和各厂技工训练班。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接收并改造了民国遗留的技工学校资源,在铁路系统首开技工学校,在"一五"期间参照苏联做法创办了大批技工学校。随后,技工学校快速发展起来,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培养洋务人才,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科学技术学堂。从它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分配等办学状况来看,新式学堂都带有浓厚的近代职业教育的特点,揭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序幕。新式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滥觞--以戈鹏云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鹏云是中国现代较早提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父戈鲲化是中国第一个执教于美国高校的学者。戈鹏云早年在美国接受教育,回国后,又入著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中西书院。其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学术演讲、出版专著等,大力提倡家庭教育。其主要观点有: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其方法寓理论于实践之中,注重操作层面的实践;在内容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背景。他的思想从儒家而来,又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理念,体现出转折时期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和动物的关系史是一部残酷虐待和屠杀动物的写照。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里,西方社会在宗教神学和哲学文化这"二朵乌云"共同奠定的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论下,对待动物的态度与东方文明相比更加残忍。然而西方人同情和保护动物的思想自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近代西方的仁慈主义思想更是日益引起了同情和关怀动物的人们的道德共鸣,随着知识和文明的进步,现代西方动物解放运动得以蓬勃兴起,从而揭开了西方社会善待动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道德生活面临诸多问题,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没有完全成为有效的生活秩序,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些生活秩序却与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其原因在于:道德要求泛化、道德空场的存在以及多元文化并存使社会主义道德的秩序性转化受阻;制度设计不足,尤其是制度执行不力,使制度的有效性不足;不良社会习俗的存在使社会习俗的价值导向偏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络的生物学来源与中胚层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进化和胚胎学方法建立中国经络的中胚层理论 ,探讨经络的实质。在现代医学上 ,经络是植物神经反射网络。在进化和胚胎学上 ,经络与血管、微循环、内脏在中胚层时期同时发生同时进代 ,四位一体不可分割。植物神经主要由B类和C类神经纤维组成 ,缺乏髓鞘 ,因而传导容易泛化 ,此可解释经络存在的潜在性和客观性。中胚层理论不仅解释了经络的生物学来源 ,而且为中国经络奠定了现代科学基础。B类和C类植物神经纤维的生理 ,将成为经络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