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萨克.辛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双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国内的辛格研究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萌发、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的沉寂和21世纪初的兴起。与国外的辛格研究成果相比,国内的辛格研究还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特点,综合介绍了研究者对比较图书馆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描绘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档案学理论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历程.从民国时期的初具雏形到建国后的步入正规,从六七十年代的独立、反思到80年代的恢复发展,从80年代中期的不断成熟到90年代的深入发展,直至今日,站在21世纪的阶梯上回望,我们可以说: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经驶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更是发展迅猛、成就辉煌,理论论著琳琅满目,研究成果难以数计.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播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传播研究基本确立了以效果为主导方向,大致遵循了李普曼在20年代初就提出的控制思想。被美国传播学界忽视的不仅是芝加哥学派有关传播的思考,也包括李普曼的奠基人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回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传播学确立效果研究为方向的历史,呈现出其暗合"控制"思想的脉络,并讨论奠定传播学科主流思想的李普曼为何最终没有成为学科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试论图书馆学研究方式的多样性及其统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馆学研究方式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学界的热门话题.分析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误区,指出了图书馆工作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及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客观要求,论证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统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了第一批舆论学著作。如果说在8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舆论研究还不能称为“学”的话,那么,80年代末以后这批舆论研究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开始形成。虽然,有关新闻舆论监督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新闻学界及业界早已展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编辑学研究徘徊不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编辑学研究起步、崛起的年代,那么90年代即20世纪最后10年则是编辑学研究深化、发展,结出更多硕果的年代."①仅就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而言,学者们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及其他等多个视野展开了论述.②不过,我们同样发现,到目前为止,编辑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基本概念和问题,如在编辑概念,编辑学学科性质、体系、范畴,研究对象及其具体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论和分歧.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史研究取得的进展,其研完成果之多、涉及范围之广、研究探讨之深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并展望了今后研究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9.
刘兢 《新闻记者》2015,(7):19-27
本文试图爬梳1950年代至200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议题在美国大众传播研究里流变的历史。作者提出,这段时期的美国中国传媒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整合、社会发展、新闻业与改革、传媒市场化、全球化等议题。它们的变迁不仅与中国传媒自身相关,也与美国中国研究的变迁有关,更是对美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些讨论对大陆传播学人熟悉在美式大众传播研究进路下审视中国传媒,并进而反思其局限和问题,应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后期国外目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目录学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外目录学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小高潮期、70年代未-80年代中的过渡期和8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稳定发展期。研究主题包括国外书目和书目工作、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史、中西目录学比较、西方目录学分支理论和研究综述6个方面。研究中出现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内容从单一肤浅走向广泛深入、研究队伍相对集中与总体分散”等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贯穿于传播研究历史的“功能主义”不仅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而且在价值特征上含混模糊。本文将功能主义置于社会理论与传播研究的源流演变中进行追溯,首先梳理了1940年代社会科学视野变换背景下,拉斯韦尔与默顿各自表述的功能主义涵义;接着探讨了赖特与卡茨如何在此基础上对功能主义进行再加工,并给传播研究贴上“功能主义”的标签;在此标签下,作为学界走出短期效果研究桎梏希望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和效果研究殊途同归,标志着功能主义的固化。随着1960年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强调系统均衡的功能主义因素被逐渐重构,传播研究吸收了融合更多理论传统的功能主义取向,在断裂与延续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人语  韩滨 《图书馆》2012,(2):105-107
老唱片作为有声资料的先驱,不仅在载体形态方面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为研究近现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鉴于老唱片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本文从版本研究和目录研究两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学的研究思路。在版本研究方面,详细论述了版次研究、年代研究和版本价值研究的具体内容;在目录研究方面,分别介绍了书目研究和编目研究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蓓 《当代传播》2011,(6):40-42
传媒伦理研究发端于美国,这一点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至今,美国媒体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大量传媒伦理专著和前沿学术思想,还包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许多大学开设传媒伦理系列课程。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研究相对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关传媒伦理研究才刚刚出现,90年代以后才有较快发展。总结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以概念、内涵及研究范畴为主的学理研究何谓媒体伦理?我国媒体伦理学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如何确定?目前学界还尚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来,编辑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进展。它主要表现在:专业刊物又增加了《编辑学报》《科技编辑》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新刊是编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对其研究的促进。研究论文有所增加,专著出版活跃繁荣,新添了十几种,编辑学研究队伍,由老编辑扩展到中青年编辑,形势喜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其对象和内容的确立,以及移植与外延、概念与论证、理论与实践等。我国编辑学研究,于80年代兴起,中期形成热潮,目前表面冷落但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预期90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热潮。为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体系,深化应用研究,重视编辑史学,加强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5.
扩张与虚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50年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957年和 80年代初是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两次高潮期。从 50年代的“要素说”、60年代的“矛盾说”,到 80年代末“图书馆应该是什么”的研讨 ,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被动的诠释型向能动的创新型的转变 ,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扩张与虚化的过程。虚化与扩张仍将是今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的主旋律。参考文献 1 4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我国期刊编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期刊编目的发展历程及90年代以来期刊编目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是谋求发展,还是自取灭亡——浅谈档案学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纽约,后经不断演变,而今成为了各个学科领域深化发展而倚仗的重要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学科间的预没界限,使不同的学者能够以一种多元化的视角去解释人类已知或未知的客观事物与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期刊论文和资助项目两个角度,对1994年以来我国区域性文献共建共享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计量统计和分析,包括期刊论文的年代分布、研究对象分布、主题分布和研究地区分布,资助项目的年代分布、地区和级别分布、研究对象和主题分布,全面揭示了自1994年以来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为今后区域性文献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国内近年来研究Human Library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相关文献的年代和主题分布态势,对相关主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总结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搜集了1949年以来大陆学者关于台湾出版的研究论文,在分析其年代、数量、主题及视角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