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新 《浙江档案》2007,(4):36-37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传播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城市雕塑的组织和领导,也是新中国雕塑的奠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美术事业尤其是雕塑事业做出的奉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如果非要走一百条路、过一千条河、翻一万座山,人生才能大彻大悟,如果所有到不了的果真都叫做远方,那么,只有当人冲破人生的常态,真正踏上旅途的时候,才能真的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敞亮。因为,唯有遵从内心的澄明,才能得到由衷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3.
11月底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华人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5万港币成交,创下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最高纪录,中国画作世界拍卖最高纪录以及蔡国强个人作品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4.
2000年起,我们目睹了一个巨大的“真人秀”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蔓延,进而成为西方世界最火爆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吴芳吉死于1932年,三年后,其弟子周光午将其1913年回川途中经三峡时所撰《蜀道日记》连载于《国风》杂志第六卷第三四号合刊和第五六号合刊上,并附校阅记云:"此先生民国二年,由宜昌行乞入峡日记,适流落北京之翌年也。先生时年十七,笔端情感至富。其所记峡中形胜,及舟行之险,尤可供地理家之参证。先生少年思想,亦可于此窥之。时先生既归白沙,同里有朱茀皇者,方见宠于项城袁氏,声势煊赫,一时无比。乡里为之歌日:  相似文献   

6.
出版人的职业追求不只体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体现在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责任。文化传承的内涵解读与行为自觉,总是融和着人生求索的过程。人生的顿悟往往会将信念、志向、哲思物化为毅力和智慧,在艰难困境中寻找传承文化的路径。我的一段出版生涯,兴许正印证这一点。1994年春,我正在南通市委招待所约见编辑、作者,统筹上海、江苏、四川、湖北等四省市人民出版社合作的出版工程《长江画集》,被局党委紧急召回,调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据悉,上级领导决定调动的理由是,我搞过美学,与美术出版相通。其实,我的美学体验和学养修  相似文献   

7.
艺术报道,相对于其它报道领域,可说是个冷门;但在综合性报纸的文化新闻中,它又是不可或缺的门类。综观目前的某些艺术报道,自然地与金钱(money)、博物馆(museum)、市场(market)这三M党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有读者反映,现今的艺术报道,不是把艺术家和艺术行为或作品神化,让艺术场成为名利场,为艺术作品的顺利增值提供舆论支持,就是让艺术报道偏  相似文献   

8.
但午剑 《新闻窗》2009,(6):88-89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借力经济强势、技术强势、传媒强势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广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这对于非西方文化而言的中国文化是福是祸?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本文对此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廖国存是香港八卦掌的重要人物之一,近代中国著名的武学大师。他始终将推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将其作为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由于廖国存的不懈努力,其指导的中国武术文化成绩显著,新西兰政府还授予其东方文化奖。  相似文献   

10.
在抗战时的重庆,她就作为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而闻名。她是著名声乐家黄友奎的高足,傅雷大师也给了她艺术的滋养。1942年,她毕业时的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轰动山城,一下子成为大后方音乐天幕上熠熠发光的新星。那晚她唱的全是外国歌曲,法文的、英文的,其中有一首俄文歌曲《夜莺》,听得很多听众拭泪。然而,她的命运如同著作中的茶花女一样悲情。她就是被称为东方茶花女的张权。  相似文献   

11.
正刚从诞生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英国回到中国,就邂逅了这套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旅德作家程玮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异国风情与本土气息交融着扑面而来,读着读着,这股熏风就让我欣欣然地醉了。卡洛尔笔下的英国小女孩爱丽丝跟  相似文献   

12.
陈楠 《大观周刊》2010,(40):10-10
若不是他亲口告诉,我是绝对看不出,这是一位对墨香情有独钟的人。因为他看上去和一般都市人无异,他开车,他穿着适宜得体,甚至有些绅士感觉,他不是让人可以从衣着上判断出身份的人,但却有着一副抹不去的古文人气质。  相似文献   

13.
评传何其芳的“文学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知识分子而言,“20世纪就是在一个启蒙与反启蒙的文化囚笼里挣扎着的困兽。他们所走过的逶迤精神之路更多的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从“20世纪文化名人精神评传”丛书主编丁帆教授的序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策划这套丛书的初衷。我手中的其中一本《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贺仲明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展现给我们的正如传主的名字一样,是一个令人深深思索的问号。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严复的看法,文化体系从来都是完整且不可人为分割的,中国学西方或学东洋,要么完整接受,要么全盘排拒,因为中西各有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梁启超1899年在《自由书》写过,"中体西用"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他相信这个思想"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中体西用"路径依赖。当然不是梁启超这样彻底否定所能解释的,因为"中体西用"  相似文献   

15.
赖晨 《湖北档案》2013,(6):37-39
小说《红岩》中的华子良在狱中装疯瞒过特务,从早到晚傻笑疯跑。为执行中共省委领导长期潜伏、帮助狱中难友越狱的指示,他忍辱负重,十几年如一日,利用特务对他放松监视、常叫他出去买菜的机会将狱中情报送出去。最后,他成功越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郁闷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高奏经济大国凯歌的当下,利益博弈中的不同成色的郁闷,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在一个缺乏价值信仰的时代里,这种博弈、倾轧,最终不会有赢者。那么,中国突围  相似文献   

17.
任火 《编辑之友》2011,(5):17-20
"走出去",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如果我们将这一命题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相对于我们的物质产品、物质文化的"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似乎有些滞后。我们的物质产品在全世界儿乎随处可见,到处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记,我们因此而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美誉。但是,在以英语为主流的文化世界里,我们的文化产品却是不多见的。不仅我们的汉字符号显得罕见,就是用英文表达  相似文献   

18.
由于把此前的中国史看做一部愚昧史,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不可能从中国史中借用隐喻来命名自己所从事的这场运动,而必将自身比附于西方史中的某场运动,如胡适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而诸如陈独秀等人更愿以"中国的启蒙运动"名之。不过,"中国文  相似文献   

19.
前些年翻看余世存先生的《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对作者独出心裁的编排方式下潜藏的微言大义与哀怨之音常常默契会心,读完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20.
成放 《新闻实践》2010,(9):79-80
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作家袁鹰为《各具生花笔一枝——高集与高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写的书评后,就急切地想求得此书。因为,书中提到的高汾,我有幸与她同在大公报有过一段短暂的共事;高集是早年大公报著名记者,后来的人民日报大记者,早知其名,却缘悭一面。于是,就向此书的作者去电索书,不久书就寄至我手中,一读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