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氏物语》是11世纪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的巨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峰巅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恰如我国的《红楼梦》。我国学术界日益重视对它的研究,陶力所著《紫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理论研究专著,该书1994年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学术评奖专著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官方主流以多种政策鼓励迁台知识女性投入写作以配合政治需要。但那些片面追求文学的现实干预功能的作品在读者中少有市场。读者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有品位的女性文学作品生产的内在动力。在女作家及编辑们纯正文学品味的坚守下,众多女作家好作品丰富了50年代的台湾文坛,并进入了读者视野,影响了此后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阿拉伯女性文学是研究阿拉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本文将概述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对阿拉伯女作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对阿拉伯女作家小说研究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的梳理,指出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研究的特点和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文学初始 ,就有“女性写作”。虽然这种写作被称为是“第二性”的 ,但却是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胚胎型或幼婴型的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创作 ,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群的集体突击 ,整体性地完成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奠基工程 ,并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2 0世纪的 80年代 ,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二个高峰 ;而 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完成了臻于成熟的多元发展 :其表现 ,一是文本的多样化 ,二是理论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以往台湾文学史著论及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多以上世纪50年代大陆迁台女作家的群体崛起为标志;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开始将目光延伸到日据时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事实上,1927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上,随着左翼文学不断高涨的情势,叶陶、张碧珚、黄宝桃、张碧华、张泪痕等女作家崭露头角,文学意义的女性书写由此登场。本文拟从婚恋议题开掘、女性角色认知以及殖民地境遇描摹等层面,来发掘并彰显台湾女性文学出发伊始的行动路线。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对"王娇蕊"这一形象的描画,肯定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自然层面"和"文化层面"这三个维度的觉醒,突显出张爱玲本人的女性意识。但与此同时,也较为冷静地审视了当时女性意识的局限性,即在男权社会下女人依附男人的劣根性尚存,女性的心理痼疾并没有根本祛除,女性自身观念和行为仍需再定义、再提升,这对于中国女性意识研究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的研究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洛特·勃朗特是19世纪重要的英国女作家之一,西方学界对夏洛蒂作品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夏洛特·勃朗特的《维莱特》,以它独特的学术意义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夏洛蒂小说研究出现了多样的新观点和新方法。本文拟从这本小说中最突出的因素——鬼魂意象入手,来探究主人公露西·斯诺的心灵成长历程,讨论鬼魂是如何作为另一个自我外化促进露西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简述荒林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的传播,无论如何是绕不过中国外文局这座巍峨的高山的。如果说,《天下》杂志代表着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和以吴经熊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合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尝试,那么中国外文局的历史则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上的一个代表。本文仅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外文局古代作品翻译出版史做一个简略的回顾。第一个阶段:1950—1976年  相似文献   

10.
一部名为《世纪巴金》的大型画册最近与读者见面了!它记载着文学老人巴金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坚持为文学事业艰苦跋涉的历程,它让读者充分领略巴金晚年远离喧嚣,甘于寂寞,在病中校阅《巴金全集》(26卷本)、《巴金译文全集》(10卷本)时的那股认真劲,以及同家人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的许多美好场景。 翻阅着这部大型画册,往昔我因工作关系近距离接触巴老,一段时间甚至与巴老朝夕相处的种种情景便一幕幕地在脑海里翻腾……  相似文献   

11.
岳芳 《职业圈》2010,(11):189-190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正>在中国大陆,系统性的性理文学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成果。首先,在某些中国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的著作中有部分章节概述了宋元明理学家的文论和诗文创作情况,如刘扬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对"宋代理学诗"有所论及。其次,出现了一批研究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理学家诗文创作的专著,如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莫励锋《朱熹文学研究》、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等。再次,在理学家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性"自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伊始,学术界就将其应用到中国文学全球发展的论述中。其时,中国正在经历从朝代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观念因此得以创生。郑振铎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世界文学的学者,他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一文,认为人类文学虽有地域、民族、时代、派别的差异,但基于普遍的人性,文学具有了世界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当中,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是非常多的,而王安忆正是其中一位,著名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小说《长恨歌》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解构了男性中心文化霸权,诠释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封建社会的精神病态,颠覆封建礼教的精神压制,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这是文学的转身,也是历史的转身,由此产生了中国文学新的形式和内容。黑格尔说,艺术家为一个理念,必须找到具体的形象。历史就是这样的艺术家,这一次它的变局带来的不再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而是《狂人日记》《呐喊》《彷徨》《野草》《雷雨》。历史不仅是通往文学的途径,更是通往作家以及作家心灵的途径,这正如残雪笔下的"垂直的阅读";而文学又是历史的时光机,它将历史的片段重现于当下。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选目谢玉娥编一、中国古代文学寄宿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论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周乐诗《文艺争鸣》2期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文学评论》3期五光十色的古代才女之作陈敏《文史知识》3期论中国爱情文学中的“女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应外国友人要求了解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状况,《中国文学》英文版于1951年创刊。第一辑于同年10月问世,刊载了沙博里翻译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杨宪益及其英籍夫人戴乃迭合译的  相似文献   

18.
一、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意识:“史识” 就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就个人的学术道路来看,我以为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更能够代表他的水平和功力。《中古文学史论》不仅在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于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实践,在近代学术史上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我在这里无意判断这两本书的价值,我只想围绕《中古文学史论》,探讨一下王瑶先生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思考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实证精神和方法的一些努力,并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香港女作家西西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描写一名入殓师的内心独白,表达自己对待爱情和生活的态度,向读者展示20世纪80年代香港社会一群特殊职业工作者的真实内心、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面对不同人的态度,文中的“我”得到对生活与职业的全新认知。该文从各角度解读了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认为整部小说饱含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自我认知、自我成长,且结尾的开放性引发无限的可能,文中“我”内心的成长和带给广大女性读者的思考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20世纪中国戏剧史》英文版第一卷出版问世。此书由英国著名的罗德里奇学术出版社(Routledge)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译者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强。该书英文版第二卷也即将出版。《20世纪中国戏剧史》英文版的海外合作出版机构是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该集团有着强大的全球市场销售和推广能力,旗下学术分社罗德里奇(Routledge)在国际市场更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