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推理及其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了将经典逻辑应用于人工智能中进行知识推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经验论的发展,但如果一味突出数据经验,忽略人的能动性,强调大数据的相关性,轻视甚至抹去数据间的因果关系,则会让人工智能逻辑的发展面临困局。在今天的人工智能中,演绎不再居于支配地位,非演绎的成分越来越多,统计机器学习,依赖于语境的机器学习正在蓬勃兴起。可以预料,演绎与非演绎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局面必将形成。在人工智能以及一切领域,逻辑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兴旺。但是我们要记住理性、形式化、演绎是不可或缺的,但光有一面是不够的。演绎主义有局限性,非演绎主义也有局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二者之间探寻合理张力,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4.
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阶段,其中蕴含着四个基本的变革逻辑:在技术上,它体现为底层技术与应用技术的叠加效应;在理论上,它表现为学习理论与人工智能理论彼此支撑;在应用上,它从辅助教学不断向人智协同拓展;在制度上,它呈现出积极发展与风险防范的两难平衡。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依托底层技术的突破方向模糊不清;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供给不足;指向人的发展的实践应用缺乏边界;存在利益博弈的教育政策易于摇摆。因此,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技术突破,注重聚焦智慧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恪守确保人机协同的技术善用边界,不断加强防范风险的政策制度保障,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5.
技术伴随人类发展历程,但教育基本理论长期对“技术”缺乏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成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新的基本问题。从“技术”视角回顾不同时期的教育,可以发现,技术革新是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因。在这一意义上,技术逻辑是教育内蕴的基本逻辑,表现在它对不同时期教育目的、课程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上。沿着人工智能技术逻辑发展下去,教育有可能走向“成人之事”的反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虽然不能摆脱技术逻辑,但可以进一步彰显人文逻辑,努力取得两种逻辑之间的平衡,着力唤醒人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对自己的认知和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体系时自我的坚守,使人从技术压迫之下解放并成为生命自觉之人,这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最高使命。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将心灵与机器两种不同属性的物质联系到了一起。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通过若干哲学问题的澄清,把世界的逻辑构造分为“自我的心理对象”、“物理对象”、“他人心理的对象”、“人文社会的对象”四步,为构造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逻辑学的奠基者,他提出的三段论在逻辑学的发展中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逻辑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三段论得以改造。文章就数理逻辑的发展使亚氏三段论中19个完全有效式只存在15个,以及制约逻辑给亚氏三段论建构了一个既完全合乎原貌,又易为人理解接受的较彻底的形式语言系统,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未能摆脱以语法决定语义的思维定式,同时也与人类实际的语言思维能力存在着差距,现有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类似于人类主体那样的意向-语义理解能力。在人工智能的语义学系统中,符号化的语言编码必须考虑语境要素和条件对于概念、命题意义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各种具有语用特征的信息集合也可以为人工智能的运作机制提供一种基于事实的计算语境。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而言,与之相结合的以语境论思想为基础的语义学研究能够为人工智能突破理论瓶颈、破解实践难题起到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系统性构建的重要一环,形塑着学生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价值观。职业世界正朝向智能化转变,但当前的职业启蒙教育范式难以追赶快速更迭的职业世界,致使职业启蒙教育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不足、数据生态运作效能低、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缺失、整体性治理系统观缺位等问题。人工智能具有赋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技术条件,可从构建职业启蒙教育整体智治格局、职业启蒙内容算法推荐、职业启蒙教育的制度设计、嵌入职业启蒙教育全过程、建制多源数据整合平台等维度,重塑符合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逻辑学的发展历程考察了逻辑学发展的认知转向。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为信息科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了方法,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为带头学科、以逻辑为基础、以认知为对象的研究方向,从而导致认知逻辑这一研究新课题的产生。认知逻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逻辑和心理逻辑,其研究方法涉及哲学思辨、心理实验、逻辑推理、计算机模拟和数学方法等。我们从认识逻辑、心理逻辑、人工智能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了解认知逻辑的研究现状。当前对认知逻辑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将会在若干领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与人工智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模糊教学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讨论了模糊数学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人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章指出模糊集合论,基于模糊逻辑的推理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质蕴涵的提出引起学界极大争议,蕴涵怪论一直是争论焦点之一。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构造排除蕴涵怪论的形式系统。制约逻辑和相干逻辑均成功避免了迄今所知的一切蕴涵怪论。因制约逻辑系统、模态逻辑系统以及与严格蕴涵、相干蕴涵相联系的E系统都采用entailment这个词来表征,故易被误认作相近的系统。事实上,制约关系与相干蕴涵不同;制约逻辑接纳而相干逻辑排斥选言推理,故此二者殊异。认为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等价,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4.
从人工智能看当代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是21世纪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面貌。至少在21世纪早期,逻辑学将重点关注下列论题:(1)如何在逻辑中处理常识推理的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2)如何使机器人具有人的创造性智能,如从经验证据中建立用于指导以后行动的可错的归纳判断;(3)如何进行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特别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库以及各认知主体相互之间的知识而进行的推理;(4)如何结合各种语境因素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人的自然语言与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信息遍布全球的时代,我们需要依靠网络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传播消息,寻找材料等.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络的存在使得人们的生活能有序地安排、进行.而在信息量激增的当今社会,网络数据庞大,人们如何能准确、快捷地从大量的数据信息里找到所需的信息,如何便捷地进行经验、信息交流等活动是当今网络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针对网络平台的优化问题,现业内已经有很多转接着手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语义Web.本文借鉴专家对语义Web的研究成果,结合网络平台的现状,浅析语义Web如何更好的为网络平台服务,并分析实现语义Web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与逻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逻辑学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根本观点与方法,而逻辑方法则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形式化工具。笔者从逻辑学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出发,讨论了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专家系统的水平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系统的知识表示和处理的理论、方法上没有取得突破。如何获取不准确或不确切的知识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结论就成为专家系统所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两个分支:一部分学者认为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为一阶逻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是二阶逻辑。这两种观点之间没有得到统一。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不仅与一阶逻辑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二阶逻辑,一阶逻辑和二阶逻辑作为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不存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述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进展和发展方向。以“自然机制加算法”这样一种新兴计算模式为视角重新审视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和人工免疫系统的机理、算法和应用。在详细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异同并做出哲学上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与空间须臾不可分离。相比以往,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镶嵌在一个更为复杂的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网络之中。人工智能不仅创设并呈现出更为丰富而复杂的空间,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形塑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人工智能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与实践空间。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是借助于先进的智能技术手段,把道理学理哲理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生产得更好、运输得更好,以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消费”与?“精神需求”。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需要做好转变空间思维、优化空间设计、深化空间交往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