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出席“一大”上海会议的代表,一般认为是十三人,他们是: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也译:李克诺斯基)也出席过会议.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开会,马林、尼柯尔斯基和陈公博肯定没有参加.值得探讨的是李汉俊和何叔衡是否出席.  相似文献   

2.
《绥化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F0003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绥化学院学报》2011,(4):2+193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党的一大闭幕日期是八月二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党的一大闭幕日期,目前有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5日等说法。究竟哪种说法比较准确呢?笔者认为8月2日闭暮说比较准确。一、从嘉兴南湖闭幕会议地址安排人王会悟的历次回忆来看:关于一大的情况,出席会议的十三人中,除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汉俊去世较  相似文献   

5.
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各地推举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12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  相似文献   

6.
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中学生:邓恩铭韩长代77年前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12名正式代表中,有一位来自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的学生——邓恩铭,他是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当时还不满20岁。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又名黄伯云,...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12 名正式代表是:毛泽东、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何叔衡、陈公博、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周佛海、董必武。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  相似文献   

8.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共“一大”是在 192 1年 7月 2 3日召开的 ,可为什么中共把“建党节”要定在 7月 1日呢 ?由于当时中共“一大”是秘密举行的 ,中共的活动处于“地下”状态 ,因而“一大”文献没有发表。随后又经历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 ,恶劣的环境使得中共无暇顾及此事。随着中共日益壮大 ,纪念中共诞辰也就提到了日程上来。但此时 ,“一大”的文献找不到了 ,众多的当事人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也记不准确了。193 6年 ,中共“一大”代表、时驻共产国际代表的陈潭秋为纪念中共诞生十五周年 ,发表了题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的文章 ,指出中共“一大”…  相似文献   

10.
对中共“一大”代表人数的新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代表的人数问题,近年来“十三人”说大有代替“。十二人”说的趋势。但是,我在接触有关材料时产生了以下疑问:“一大”代表就是十二个或十三个吗?他们代表的党员,全国就只有五十多个吗?出席“一大”代表中有没有江苏代表呢?党史工作者十分重视“一大”代表人数的争论,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多一个或少一个代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在党史编写和教学工作中要不要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什么观点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邓恩铭的研究比较少,目前研究资料有两本,以两本资料弄清楚邓恩铭研究中的六个问题:一、邓恩铭的籍贯,一说安徽歙县、一说云南、一说贵州荔波。经查证是贵州荔波;二、邓恩铭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一说1900年12月15日、一说1901年1月5日。经查证是1901年1月5日;三、邓恩铭所属民族,一说苗族、一说汉族、一说水族,经查证是水族;四、"邓恩明"并不是邓恩铭的原名,"黄伯云"的名字,缘于邓恩铭的祖父有一胞弟,过继给了其姑母黄家;五、邓恩铭根本没有见过列宁,相关的论著明确指出,列宁只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张国焘、张秋白、邓培3名中国代表;六、邓恩铭的妻子侯玉清,在益都城仓廒女子学校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因闹学潮被女校开除学籍,后认识了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邓恩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对若干史实的看法和研究介绍: 1.关于党的“一大”闭幕时间 目前有几种提法:一是根据周佛海回忆是七月三十一日;二是根据董必武给何叔衡信及张国涛回忆为八月一日;三是根据会议安排者王会悟回忆是八月二日;最近又有人根据新材料认定大会是八月五日闭幕。 2.关于包惠僧的代表资格问题 “一大”会议代表一直有十二人和十三人之说,分歧在于包惠僧的代表资格。包参加了“一大”这一点已得到肯定。但根据苏联移交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档案,李达与陈公博回忆及毛泽东与董必武后期回忆,包不是正式代表;而根据“一大”七位正式代表的前期回忆和包在建党前及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看,包应是正式代表。教材实际上是肯定第一种看法的。  相似文献   

13.
在位于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第三展厅,介绍中共“一大”十三位各地代表和两位共产国际代表的版面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中14位出席者的履历、照片和人生故事,都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4.
请跟我来: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1,(7):4-6
请跟我来: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  相似文献   

16.
1923年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形势变化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在孙中山建立了革命政权的广州召开中共“三大”,“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并掀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为此.中共中央机关也从上海迁到广州。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到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项英、罗章龙、何孟雄、陈潭秋、向警予、徐梅坤、邓培、冯菊坡、阮啸仙、朱少莲等4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7.
王会悟女士通过自己早年的刻苦学习与努力工作,有幸初识了中共“一大”的重要人物之一李达,并与李达结婚。之后,由于李达工作忙,王会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包括给各地代表寄发会议通知、确定“一大”会址及安排各地代表住宿;“一大”召开期间担任警卫工作,使“一大”代表转危为安;建议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安全地点(即浙江嘉兴南湖)进行;担任南湖会议的安排及警卫工作,使得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为何没出席党的“一大”,学术界有因事、因伤、安全考虑、对大会的意义认识不足等说法。这些说法都不是李大钊没出席“一大”的真正原因。李大钊缺席“一大”的真正原因有二:一是李大钊及北京小组的成员把“一大”看作一次正常的组织活动,召开选举参加“一大”代表的会议,李大钊既没参加也不在被选之列。二是在李大钊心目中,陈独秀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最佳人选,这是他没出席“一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一大”前的党组织,在成立的时候,没有哪一个的名称叫做“共产主义小组”,那么,作为统称“一大”前党组织的“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是何时提出来的呢? 1979年,沈庆林同志在《关于共产主义小组》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最早见于1936年陈潭秋写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 1981年,王来棣同志在《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1936年,陈潭秋、米夫等共产国际代表,在《共产国际》杂志(俄文版)上发表纪念中共成立十五周年的文章。他们按照国际的惯例,用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从此,我们的党史也把‘一大’前成立的党组织,改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20.
12月 6日 ,由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赵文化研究所主办的“赵文化研究 1 0 0周年学术纪念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文物局、北京师范大学、河北省社科院、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亚平应邀到会并发表讲话。副市长辛宝山委托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兴玉代表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邯郸市各有关部门、各高校的负责同志 ,当地的学者和专家及部分师生。会议由院长王志勇教授主持。院党委书记岳平代表学校致辞 ,热烈欢迎各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