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扬子古大陆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项目为“华南扬子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子项目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下达的基础科研项目。项目于2011年启动,历时3年,系统收集分析了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第二代区域地质志资料以及涉及该区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年代地层、旋回与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重新修订了该区域新元古代“南华系”区域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件,并利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探讨了盆地形成演化的大地构造环境,综合分析了陆缘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式,总结了盆地演化与矿产资源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多个钻孔分析,将延安组地层划分为四段,并对各段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井田所处区域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本井田的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胡家河井田位于陕西彬长矿区中北部,侏罗系中统延安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煤层是4号煤层,厚度较大,局部存在冲刷现象。本次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频谱分析技术对侏罗世时期古河流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该时期河流的演化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层序地层的角度对孤南洼陷下第三系地层形成和发育、演化等进行了分析,为该区下步的勘探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该剖面的认真观察,结合沉积物特征、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综合分析,认为此段页岩属晚奥陶世深水斜坡原地沉积;且岩性特殊,可独立建立地层组  相似文献   

7.
刘晨曦 《内江科技》2011,32(7):130-131
哈拉哈塘作为轮南低凸起的一部分,整体是在前震旦变质基底上形成的长期发育的巨型古隆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地层、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和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地层。哈6区块奥陶纪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其发育演化受控于该时期的构造演化、海平面的变化以及陆源物质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沉积规律。盆地西部以河流环境形成的砂岩体与东部三角洲环境形成的地层体,呈锯齿状交互;为补偿型沉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明确了垦东-青东地区第三系地层沉积所受的控制因素、分布特点。通过分析认为,垦东-青东地区下第三系地层受沉积构造控制主要发育在垦东12断层以南,受构造抬升影响青东地区缺失沙一段、东营组地层,并且通过断裂分析将该区断层分为四种类型,即垦东断层、反向段块、北东向次级断层、差异压实形成的断层。  相似文献   

11.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恢复地层剥蚀量的方法很多,但均受特定条件限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求取地层剥蚀厚度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即结合地震资料利用地层法恢复地层剥蚀量,包括地层趋势分析法、厚度对比的方法、地震地层综合法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为研究重点,总结了该盆地下白垩统的岩石地层序列,分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自下而上共包括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伊列克得组以及大磨拐河组四个组级地层单元。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多方面资料的综合解释,总结讨论了拉布达林盆地构造特征和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概况,将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充填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了早白垩世拉布达林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背景。上述认识对深化拉布达林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及对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与勘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轮古东地区石炭系巴楚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了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若干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层序的演化以及层序格架内砂体的分布,预测了砂体尖灭线的可能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50-350
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中生代中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现的带羽毛恐龙化石为研究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相关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关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研究员、山东大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馆长和地科院地质所尤海鲁研究员等.观察和分析了保存于不同种类的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标本上的羽毛形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赤峰市解放营子地区各个时代地层构造,重点对志留系中变质岩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的研究;野外工作过程中查明了志留系地层中的岩石基本组成及岩相特征;室内重点对志留系地层中的变质岩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探讨,查明了该区志留系地层中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分为3个时期,并以此对兴蒙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舒兰盆地的具体分布情况与地层构造演化特性,对舒兰盆地的聚煤规律做了相关的探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吕龙  颜家强  吉风宝 《西藏科技》2024,(1):24-39+46
拉萨地块东部连续出露石炭—二叠系海相地层,研究其物源对揭示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工布江达娘蒲和林芝龙得地区石炭—二叠系地层开展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定年结果表明该套地层最年轻的年龄簇为314 Ma~322 Ma,指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晚石炭世。综合对比前人报道的澳大利亚Canning和Perth盆地石炭—二叠系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拉萨地块内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岩浆作用记录和增生杂岩碎屑锆石年龄谱,笔者认为该套地层中石炭纪年龄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岩浆作用;工布江达娘蒲松多群(AnOs)地层与直孔—松多地区的松多组(C2P1s)为同一套地层,是松多古特提斯洋增生杂岩的一部分;林芝龙得地区诺错组(C1n)地层与当雄来姑组(C2P1I)地层类似,是松多古特提斯洋边缘稳定沉积。  相似文献   

19.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兰村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共含煤16层。以9号煤层底板砂岩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段。本文在总结以往地质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龙潭组上段含煤地层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区进行沉积体系的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研究表明:龙潭组的沉积体系为滨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泻湖和潮坪沉积相类型。并对含煤地层沉积旋回及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图。最后,根据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特征,总结出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